地方創生別淪為「從彼此口袋掏錢」!他把「幹細胞級冷凍台灣農產品」賣全世界|城市治理創新沙龍(下)

地方創生別淪為「從彼此口袋掏錢」!他把「幹細胞級冷凍台灣農產品」賣全世界|城市治理創新沙龍(下)
2019-10-08
整理.許鈺屏
27016
未來城市@天下於八月30日舉辦第二場「城市治理創新沙龍」,主題為「未來科技翻轉地方創生」,希望藉著產、官、民的城市治理交流社群,共同探討單一基地如何透過科技再串連與擴張,升級成有經濟效益的生態圈。

會中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組長黃天佑、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與臺灣金融科技公司創辦人王可言,從各自專業分享地方創生個案觀察。

【延伸閱讀】老車站改成冰菓室、吸引600人山村換宿—沒落小鎮成「有收房租的IKEA」|城市治理創新沙龍(上)

以下為活動內容摘要: 

拓寬科技開放平台,成為資源稀缺者的強力後盾

主講:台灣金融科技(股)公司創辦人  王可言

地方有許多充滿特色的地方創生計畫,但同時也應思考,他們如何走向經濟規模——就算未來政府停止補助,他們仍能永續經營。

國發會擬定的「地方創生五支箭」,包括企業投資故鄉、整合部會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與科技導入等五點目標。

其中,我認為科技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善用科技,便能強化其他四支箭、創造新價值。

但想應用科技,首先會遇到的挑戰即是成本問題。

科技與技術的成本很高,應用於地方產業時更容易遇到門檻;且我們也發現,如果每個鄉鎮分別投入,成本將大幅提升。

綜上所言,我們決定選擇積極地運用開放平台,整合不同資源,讓資源稀少的地方也能使用、串接不同技術,最終加速跨域、跨業地發展數位經濟。

因此,我們公司「Fusion$360」開創了金融科技交易平台——開發並整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應用程式介面(API)等技術,希望數據分析與金融得以普惠化,不只大公司能用,較無資源的中小企業也能方便導入。

為了吸引更多人使用,我們建構平台朝兩個目標前進:降低使用門檻且整合更多資料。

若要取得更多資料,最重要的就是「開放」,而不是成為「Walled Garden」——有很美的花園,卻被圍牆圍著,反而畫地自限、無法快速成長。

此外,這個平台強調的是「生態圈」概念,意指在地上畫個圈、相同理念者都能跨入。因此,圈內才能快速擴散、把你的顧客變成我的顧客、彼此分享想法... ...最終一起變得更強、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同時,我們能快速地將這些解決方案模塊複製到新產業與新企業,支持更多中小企業擴張。

我們也認為,這些科技不只公司能用;因此,去年開始,我們與地方產業合作、協助他們導入平台。

例如,我們與主打自然農法的中小社會企業「Blueseeds芙彤園」合作,發行「芙彤幣」。最近,他們舉辦一場社企嘉年華,共有20家社企參與,我們便首次嘗試導入區塊鏈的「微支付」應用。

在活動現場,「芙彤幣」就是唯一支付工具——每位攤商只要有一張QR Code即可開張;而顧客輕輕一掃就能體驗無現金、安全又快速的代幣經濟。

在這過程中,我們的合作夥伴不需要通盤理解眾多複雜科技名詞,確實地降低了使用門檻。

透過我們建置的資源與模式,不只讓交易更方便、安全,還能規劃出為生態圈貢獻的獎勵機制,使代幣經濟有機會成為生態圈內的價值分配工具。

如此一來,可更有效地協助生態圈快速發展,也讓地方中小企業找到得以永續、實踐地方創生價值的新方式。

【延伸閱讀】LINE 串接區塊鏈 — 以代幣獎勵讓用戶賴著不走

在地方組一支國家隊!連結全球市場,升級地方創生規模

主講:崇越集團董事長  郭智輝

台灣農漁業正在面臨的困難是氣候變遷;加上農業還無法完全機械化,少子化導致的缺工也是產業致命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項產業該如何實現地方創生?

想讓地方「創生」,我認為是經濟規模問題——規模太小、企業做不大,人也回不來。

台灣的地方創生應與全球連結、做大市場,與全球70億人口連上線,才能賺到錢、活化地方。否則,停留在「我賺你口袋的錢、你賺我口袋的錢」,效果會非常有限。

我的公司「安永生技」在高雄彌陀設立了世界級的水產加工廠,專門協助養殖漁戶處理、加工、包裝與外銷養出的魚。

這座生產食品的工廠,設備、流程當然都得更嚴謹!

我們結合完整生產鏈、搭配食品安全評鑑監督審核機制;同時,也申請到各式認證,就連清真認證也有——因為我們極力達成外銷市場規格,更透過這樣的加工出口模式,讓漁民維持穩定收入。

為此,我們還引進世界最新革命的冷凍技術「CAS(Cells Alive System,細胞活存技術)」,並建蓋世界第三座、亞洲第一座的大型CAS保管倉庫。

這套技術即是「冷凍幹細胞」的技術,完整保留食材鮮度、味道與色澤,解凍後如同現撈的鮮度,再現食材最初的風味與口感。

而CAS技術不只能保存魚,其他肉類、花卉也得以保存,有機會解決農業冷鏈問題、提升農產品質。我們導入之後,也能藉此協助台灣產業遇上的類似困境。

不只投入高規格的生產設備,我們還能不能為產業創造其他附加價值?例如,我們將魚做成了非常營養的「魚精」,受到很多人喜歡。

此外,我們也花了十億、在宜蘭蓋了結合科技與綠建築的觀光工廠「安永心食館」。裡頭結合食品安全、科技互動、環保節能與AR互動遊戲,希望藉此推展海洋環境和生活美學教育,形成在地的知性旅遊景點。 

我們都希望地方各具特色,而我推動的就是養殖漁業——讓漁民安心養、我專心加工研發,目前的魚貨有七成出口、三成留在國內,並專推無毒、無人工調味料加工品,做出市場分眾。

總言之,地方經濟要如何快速拉抬?透過國際市場,地方創生才能創造價值、走向國際,而非打到原本的供應鏈。

位於宜蘭的安永心食館透過科技互動推廣海洋教育。 圖片來源:安永心食館

交流座談

問:政策從中央傳到地方,該如何確保核心精神能確實地傳達給地方?

陳美伶答:首先,我要求同仁在外面跑、接地氣。在還沒做地方創生前,我們就跟新創團隊、年輕人互動,思考要打造什麼樣的環境與未來。

其實有時候,地方能量大於中央——因為城市間的競爭相當激烈,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鄉鎮市公所都想投入,但需要有資源做為後盾支撐。因此,我們鼓勵推動「公務員認養故鄉」,讓更多公務員回到故鄉、協助地方創生事務。

未來,更有希望透過國土計畫,讓中央部會走出北部,透過調挪,使台灣各處都能均衡地擁有好的工作機會。

總而言之,最踏實的作法仍是走出辦公室,而這也是和過去最不一樣的地方。

【延伸閱讀】鄉鎮回春三寶:老屋、舊街、小農?

問:工研院在第一線接觸到很多廠商,你認為他們最需要的資源是什麼?

黃天佑答:就我的觀察,在地企業最初的需求往往不是科技,而是他對創新充滿熱情,卻缺乏各方資源、人脈網絡等非科技的資源挹注。

此時,我們就不一定拿「錢」做解方,例如竹山換宿計畫就是很好的典範。

一步步釐清之際,再從旁輔導專業技術、培養管理技能等,企業經營就會慢慢升級到下一階段——接著,他們才需要邁入數位化、品牌化、行銷力... ...有了前方的基礎,這時導入科技便更事半功倍。

問:回到十幾年前,你認為是哪一項關鍵決定,讓「竹山小鎮」得以長久持續?

何培鈞答:就從「不要管別人的眼光」開始。

我們常聽別人說什麼事情不能做,但是,我一旦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便積極溝通。很常時候,我們的資源總是不足,所以我不需要別人再告訴我有什麼問題,我只想知道還有什麼機會。

我也很努力地把竹山提升到「讓全台灣人都想來」的標準,同時慢慢邁向「國際標準」,希望連通國際渠道、收納華人市場。不只讓他們進來竹山,我也能出去分享台灣20多年來的社區營造精神,繼續跨域、跨齡、跨界的連動,讓更多鄉鎮都能發生美好的故事。

問:地方創生業者該用什麼指標來衡量自身的科技能力?

王可言答:我認為,他們首先要想的是:「為什麼需要科技?我的事業模式是什麼?為何需要擴張?」思考後,再開始尋找適合的工具。

例如,我們提供的平台就適合資源較少、又想導入科技的團隊。我們把許多小團隊、小資源合在一起,讓你能在這裡提出困難並解答需求;同時,平台湊集並分享各家顧客,若有一百個小團隊,那大家的績效或許就能獲得百倍成長。

問:若想加入養殖漁業國際盃的行列,需要具備什麼能力?若要自行挑戰,又要有哪些能力?

郭智輝答:只要你願意加入、願意專心把魚養好,我就能幫你處理,甚至用你的品牌、幫你賣到國際市場。這是專業分工概念,你專心養、我專心加工出口,甚至能一起升級到生技產業,也才賣得了錢。其實,在日本、韓國,都已有大貿易商在做這件事情。

而要自行投入地方創生,更要把能做的事情定義清楚。例如,大公司有能力開拓國外市場,在國內則要建立垂直的專業分工,留住地方人才成為供應鏈,並為此體系建立共享、分潤的概念。

同時,每個產業都應組國家隊,以「健康產業」為例,就能從醫療、藥學、生技、飲食、運動等支線一一收集整合,共構出一個更全面的發展方向,同時培養相對應的人才,打入國際市場、帶動整體繁榮。

問:地方創生是跨部會整合,中央怎麼做跨部會整合?地方政府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陳美伶答:中央部分,我們請各部會主管、業務單位都來國發會,親自溝通、了解地方創生的核心與實行方式。同時,同仁和我一起走訪各地、解決各縣市的問題;國發會還有地方創生特派員計畫,不只專屬對接地方,也能帶領相關業務單位觀摩成功案例。

而在地方政府,每個縣市的分工不一,但依各單位內部考量為準,例如,許多縣市直接由副首長擔任統合、與國土處對話的窗口等要角。

至於地方政府的工作定位,其實不是延續發包、寫計畫書等舊思維,而是希望他們能盤點、提出問題,再帶入國發會解決。

簡而言之,地方政府是「中介」角色,應幫助鄉鎮市公所找出問題;而國發會則擔任「平台」角色,解決法規疑慮、發展能量不足等瓶頸。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