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最貴獨角獸商湯:二選一,你要給保安或AI監視?

中國AI最貴獨角獸商湯:二選一,你要給保安或AI監視?
2018-01-17
文・彭子珊
12307
2018年4月剛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的中國AI獨角獸--商湯科技,創下AI產業史上最高的投資額。這間由阿里巴巴、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等投資的公司,不只主打人臉辨識,更為中國以2千萬個攝影機,監視14億國民的「天網」監控工程提供技術、累積人臉資訊。中國各城市居民的通勤、金融、網路活動資訊將更透明。如此以來,個人隱私還存在嗎?商湯共同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在1月中旬在台灣接受《天下》專訪,他怎麼看這項AI技術對城市生活的影響?

科技部長陳良基在1月14日的臉書寫出長文,說他為見了中國最大AI獨角獸──商湯科技(SenseTime)而「感觸很深」。因為「商湯一開始創業企圖心就非常大,⋯⋯中國所有企業對高科技導入應用都是無所反顧的前仆後繼。」

其實,中國對AI科技導入最積極、最「前仆後繼」的恐怕是中國政府。近來轟動國際,引起BBC、路透社等外媒大幅報導的「天網」監控系統,其遍佈中國的兩千多萬個監視攝影機,背後所使用的AI技術,主要提供者便是商湯。據路透社報導,商湯的客戶包含多個中國公安部門。

商湯發言體系也對《天下》證實,他們為中國「天網工程」監控系統「提供部分技術」。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安控產業高階主管則表示,商湯應該與中國安控雙雄海康、大華並列天網的技術供應商。

當《天下》專訪商湯共同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問起政府無孔不入地監控人民的看法,這位語速極快、思考跳躍的電腦博士,忽然放緩語調,堅定地說明這樣反而安全,「你覺得是保安看到你的視頻安全,還是機(電腦)看到你的視頻安全?」

靠著世界一流的電腦視覺技術,商湯科技成立只花了3年多時間,就成為估值超過15億美元,當今中國甚至可能是世界最大的AI獨角獸。

商湯的傳奇事蹟從成立第2年開始。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主任湯曉鷗教授帶領子弟兵,在2015年的全球圖像辨識分類比賽ImageNet中拿下影片物體檢測冠軍,成為第一個奪冠的中國企業,震驚全球人工智慧產學界。

2016年,再度拿下影片物體檢測、物體檢測、場景分析等3項冠軍。湯曉鷗教授的實驗室,也從此名震中外,得了電腦視覺的「黃埔軍校」之名。

投資人也接踵而來。去年中,商湯以B輪融資4.1億美元,創下全球AI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接下來的C輪融資,高通(Qualcomm)則領投5億美元。《財經》則報導,阿里巴巴也向商湯投資了15億人民幣。

公司取名商湯,源自中國古代商朝君王商湯之名,為的是在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領域,重現商湯時代的中國文明盛世與向外拓展。創業不到4年,商湯不再只是AI視覺辨識的技術領先,而是員工規模800人,積極佈局商業模式,要把深度學習埋進金融、安控、零售等垂直應用。

商湯的技術特色,是能將演算法不斷壓縮,讓不同的裝置,例如監視攝影機、手機、物聯網裝置,都跑的動,直接在局端完成人臉或物體辨識,因此更快速、更省電。

中國網民的日常互動裡,不管是新聞類的今日頭條、微博,還是社交類的Snow、FaceU等,AR(擴增實境)特效的背後,都用到商湯的技術。

37歲的徐立,在上海交大電腦科學與工程系拿到碩士學位後,轉戰香港中文大學同科系拿到博士學位。經過微軟亞洲研究院、聯想研究院等歷練,徐立在香港認識了湯曉鷗研究團隊,進而加入商湯一起創業。

去年,徐立名列2017《財富》(Fortune)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1月11日,他來台灣參加一場論壇演講的空暇,接受《天下》專訪。

當AI人臉辨識碰上中國對安防監控的需求,徐立認為,未來要抓人將變得非常容易,「未來要解的不是破案問題,而是預防。」

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問:中國在人臉辨識技術上的應用,尤其是政府的「天網工程」無所不在的攝影機監控特別引發關注。許多人憂心,會不會政府過度監控影響個人隱私,您怎麼看?

答:我覺得攝影機的存在一定是不能避免的,如果不用人臉辨識技術,攝影機都是靠人在看。我記得我小時候樓下是公用電話,別人打來說,你媽叫你幾點去幹嘛。都是樓下一傳話,(整棟樓)大家就知道了。

傳統電話裡面不同頻道的所有對接,都是靠電話接線員手動。很多人會覺得資訊不安全,一廣播大家都知道了。但現在你說的每一句話都透過channel傳到網路上,透過各個電信業者經營的傳輸。電信業者擁有你所有的訊息,這樣反而安全,因為每個步驟,都是靠機器來做的,沒有人來干涉。

人臉識別也是一樣,大部分變成機器自動,因為機器做得比人準確。你要查黃色上衣的人、在哪個路口,但背後邏輯不會告訴你,這樣反倒安全。不然現在你大樓裡的監控影片,大樓保安每個人都看得很開心。你在大樓裡做的事情他都看得到,你覺得是保安看到你的視頻安全,還是機器看到你的視頻安全?

問:根據BBC報導,中國超過2千萬支監控鏡頭的「天網工程」,其中的「實時行人檢測識別系統」,可以通過路上的攝像鏡頭,識別行人的年齡、性別、衣著等資料。BBC的記者做過測試,將自己照片登錄系統之後到街頭遊走,7分鐘就被電腦揪出來。這樣的辨識速度是現在中國的常態了嗎?

答:不只是幾分鐘的問題。在中國,據說近兩年,已經沒有無法破獲的殺人案件,都是用技術偵查手段破案。所以未來電腦要解的不是破案問題,是預防問題,怎麼預判你要犯案。

因為抓人變得非常簡單,不只是攝像頭,還有手機,短信等等,只要你跟世界有接觸就一定能把你找到。

問:從2014年開始,AI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人臉辨識的準確率快速提升。現在是不是AI技術已經成熟,重要的是市場應用?

答:應用肯定是最重要的,但這一定是外界的曲解。AI要落地,還是要「過紅線」(大陸用語,意即「突破技術瓶頸」)。例如人臉辨識在安全監控、零售應用,不光是辨識,還要解決鏡頭擺放、成像模糊、圖像大數據的連接等等技術問題。解決問題,還要過紅線。很多行業的紅線,就是人臉的準確率。很多嚴肅應用對準確率的要求還是很高。

問:AI當前最熱門的應用場域是互聯網金融、安全監控。這也是商湯比較著重的領域嗎?

答:這兩個領域稍微靠前。人工智慧應用重點在替代人力,因為金融都是幾千人在做認證,有了這個技術,就等於裁員幾千人,擁抱替代人力(artificial labor)。安控也是,以前監視畫要人看,警察要看很久才能查,現在機器看得比人準。第一波能帶來產業價值的,一定是artificial labor,把人替換了,做得比人好。第二就是改變人機互動模式。未來一兩年,新的互動模式會產生新的遊戲、廣告入口、搜尋引擎等等,一定可以顛覆很多現有的app和流量入口,這是AI帶來的新的入口概念,

問:從營收來看,商湯在各個垂直領域的比重?

答:我們分四個方向,第一是IVA,就是Intelligent Video Analytics,包括安防、交通、零售、視頻等等,零售、樓宇這些本來需求就很大。第二塊,身份認證,包括票據、單據,OCR(光學字符辨識)認證,金融相關應用,這部分平穩增長。第三塊就是車內車外,車對於駕駛人的狀態、理解娛樂化,包括車外物體識別,ADAS(先進駕駛)分析,甚至未來無人駕駛,這是新增的需求點,2018年會有新的爆發。還有就是互聯網上新增的app,現在百度、今日頭條這些都是我們技術提供的,現在大概是這四個核心。

問:中國政府在哪些方面協助商湯?

答:政府來幫助科技企業是不靠譜的,科技投入一定很大,光靠政府投入是行不通的。

正確做法應該是產業升級的時候,就像以前有蒸汽火車頭,我跟你說要做運輸就要鋪鐵路,台北到高雄,但你是做馬車的,要你鋪鐵路,你會說有馬車就夠了。政府說你鋪鐵路,我給你一半的錢,鋪好之後你就會覺得火車厲害多了。一樣的邏輯,很多人要做AI,技術升級的時候,政府有專項的渠道,提供減稅什麼的優惠。政府應該幫助整個產業鏈,就會大大促進行業發展。

問:你怎麼看台灣市場?有哪些應用深具潛力?

答:台灣小,但城市化進程比較高,所有東西打通的成本低一點,比如說住宅區裡面,直接導入人臉辨識,或是去做零售體驗。台灣的電子支付不像中國普及,還是用信用卡刷卡,但可以跳級,台灣未嘗不可以直接跳到人臉支付,直接跳過刷二維碼的過程。錯過一個階段問題不大,問題是有沒有條件後發制人。

問:商湯跟台灣的合作現況?

答:有在談,零售業也有。

責任編輯:吳凱琳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專訪杜奕瑾:不犧牲個人隱私,就能做到人性化智慧城市AI出手 避免6000件未成年者性交易悲劇智慧攝影機也能算人頭 計算來客數不再耗時耗力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