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前傳:為什麼台北有香榭大道,我不知道?|城市冷知識#07

中華商場前傳:為什麼台北有香榭大道,我不知道?|城市冷知識#07
2020-02-05
文.許鈺屏 首圖設計.高偉倫
16727
台北西區有座消失的地標,一說到「這個」關鍵字,可以馬上開啟老台北人的記憶,滔滔不絕地倒出當年最潮的回憶。

猜猜是哪裡?

1990後的人或許滿頭問號,但經歷過這黃金時代的人絕對能秒答出「中華商場」。

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是台北西區的經典地標。圖片來源:文化部網站

1961年,這座八座三層樓、連棟式的大型商場在中華路一段誕生,也成為後來的台北經典地標。

【延伸閱讀】告別敦南誠品|台北最美好的意外!一場持續了21年不打烊的大冒險

中華商場從忠孝西路口延伸到愛國西路口,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綜合商場;櫛比鱗次的商家囊括了民生所需,想訂製西服、找舶來品、買最新唱片、算命問卦、尋找美食... ...來時下最潮的中華商場準沒錯。

這股人氣帶動台北西區的繁盛,展開西城崛起之路。

但在風風光光的中華商場現身之前,這一帶原來是軍民安置區?

催生出城市裡最貴的帳篷區

中華商場前身的棚屋聚落。圖片來源:擷取自《臺灣之城市與工業》

時間倒轉至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期,大批軍民湧入台北市,卻流離失所。

因此,政府和台北市警民協會便協助安置,在中華路的鐵支路兩側空地搭起俗稱「竹子厝」的臨時棚攤,希望集中管理到處尋求生計的攤販。

根據1954年專刊《臺灣之城市與工業》的考察,這些棚屋本來連牆壁都沒有,但幾個月後,不少民眾乾脆自行建牆壁、搭起不規則的樓房,直接「擴充」出一個個住所。

就這樣,一千多戶的人們在這裡落腳,賣起東北大餅、麵條等中國家鄉味與民生雜貨。

這是中華商場的前身與雛形,也見證了城市新鬧區的興起。

【延伸閱讀】大安森林公園以前長這樣!台北人:住了30年現在才知道

圖片來源:擷取自《臺灣之城市與工業》

圖片來源:擷取自《臺灣之城市與工業》

當時,錢潮跟著來,棚屋也就越蓋越多,「房價」甚至跟著水漲船高;根據學界與美援總署當時的統計,西區一帶曾是全台北地租最貴的「帳篷區」。

【延伸閱讀】為什麼台中要把螢光棒放在路上?|城市冷知識#01

台北割盲腸,讓西區繁華崛起

然而,棚屋聚落越擠越多,環境也漸漸變得髒亂。

《台北城中故事》便提到,西區的棚屋衍生衛生與市容問題,甚至影響火車視線及人車安全,還常發生火災,被形容為台北的「盲腸」;就連視察的蔣中正也被嚇到,指示應徹底整治。

因此,當時的台北市政府及相關單位立刻動起來「割盲腸」,組成「中華商場整建委員會」,決定拆除鐵道旁三列棚屋,蓋出八棟現代化水泥樓房。

中華商場一到三樓都有店面進駐,商店依照類別群聚於各棟。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短短八個月的施工,凌亂的違章建築群被夷為平地,搖身一變成為嶄新亮麗的中華商場,再次與世人相見。

商場的八棟樓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進駐了1,644個店面。同時,商場與城市間還有陸橋,連接中華商場、西門町一帶的人流。

連接商城與城市的陸橋時常人潮滿滿。圖片來源:文化部網站

新生的中華路一段不只成為那一代人記憶中的黃金歲月,也映照當時的庶民生活。

「旺福樂團」主唱姚小民就為了小時候生活的中華商場寫一首歌,包括算命仙、西裝皮鞋店與天橋路邊攤林立的熱鬧盛況;他喜愛逛的唱片行則從黑膠唱片買到變成光碟片,足見時代的變遷。

此外,饕客慕名而來的「點心世界」、「真北平飯館」等讓人垂涎的小吃攤;不只有電器、電子類零件商品,蘋果早期的電腦「Apple II」也曾在此上市,吸引不少人來朝聖;還有古董家與遊客愛挖寶的玉器、藝品店。商場的每一角都讓台北人流連忘返。

而絢爛奪目的霓虹燈招牌也成為夜晚地標,照亮了台北不夜城。

中華商場又回來了?

後來,台北開通了忠孝東路二、三、四段,帶動台北東區發展,新興的商業區則轉移了西區的人潮。

【延伸閱讀】年輕人不去東區了?大稻埕從沒落到新創熱區的華麗變身記

陳舊的中華商場與西區正面臨經營瓶頸,甚至影響都市景觀,時任台北市長黃大洲決定拆除屹立31年的中華商場,「把中華路變成台灣的香榭大道」,也便於後續捷運施工。

1992年,怪手進駐,十天內陸續拆除了八棟樓房,台北人的集體記憶變成一堆破磚瓦石,經典地標就此走入歷史。

今年,改編自吳明益作品、公視將推出的新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斥資8,000萬搭回80年代的中華商場光景。

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考究史料,打造出中華商場片場。圖片來源:老屋顏

圖片來源:老屋顏

圖片來源:老屋顏

受邀參訪的「老屋顏」便在粉絲專頁上分享,「不管是書報攤上道具報紙的舊日期至唱片行的卡帶陳列;從鐵捲門的逼真鏽斑至卡在磁磚牆上的陳年廣告,真假難辨的技術讓喜愛老物的我們雞皮疙瘩直起。」精巧的復舊與考究,將眾人帶回中華商場的黃金年代。

圖片來源:李明璁

圖片來源:李明璁

社會學者李明璁也在臉書上提到,中華商場在汐止一塊空地上被夢幻重建,「我在天橋上眺望著2020的晴空與1980的場景,暗自激動想流淚,原來當年突然就被斷線拔除一切記憶的失落,竟是如此巨大。」

現今的台北西區,從撤退來台的軍民安置區,轉成五光十色的中華商場,又演變至今日的西門商圈,乘載了各時代市民的生活記憶。

現在,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西區門戶計畫」,平衡東西軸線的發展重心。未來的西城,除了永存老台北人心中的經典地標,又會蛻變成什麼新容貌呢?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