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未來|政府美學|張基義|以設計驅動台灣企業與公部門轉型

2020大未來|政府美學|張基義|以設計驅動台灣企業與公部門轉型
2020-03-09
文.張基義
29042
近幾年來,在政府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設計」開始成為關鍵字,在許多面向和領域發酵出令人有感的改變。這些改變的動能,並非偶然的火花,而是醞釀自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設計的日漸重視。

2011年,為行政院訂立的「台灣設計年」。當年在台北舉辦的「世界設計大會」,平面、工業及空間設計三大領域首度會師,盛況空前,為台灣設計寫下了歷史新頁。

2016年由台北主辦的「世界設計之都」,更是設計改變台灣的種子——如何運用設計思考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的行動倡議,不僅讓民眾與公務人員深入認識設計,並在台灣各地生根萌芽。

這股集結眾多設計專業工作者的力量,也接著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2019台灣燈會等大型活動中,創造出超乎預期的成果。

從2011年到2019年,我們可以明確看見設計的力量,逐漸變成台灣社會的普遍共識。不論企業或公部門,都在嘗試透過設計重塑美學,甚或翻轉思維。展望2020,設計將在台灣帶來什麼新的樣貌和機會點?

【延伸閱讀】一月專題|醫療、設計、科技:2020大未來

校園改造。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校園改造。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

設計進場,大力驅動公部門創新

在最近兩年,愈來愈多政府部門或公務機關,開始將設計導入施政流程及公共服務。如曾備受批評的台鐵力圖求新求變,邀請多方設計專業人士,以設計導入美學觀點,從車輛、路線、服務流程、商品開發等面向,逐步改善百年老店的體質。初步成果已引發熱烈迴響,「台鐵美學復興計畫」後續看好。

以設計驅動的公部門創新,不只發生在組織本身,影響層面也在逐漸擴大。

教育部發起的「學美 ‧ 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以平台角色為學校與設計專業搭起橋樑,展開校園美感改造,打造更美、更友善的學習環境。

此外,在長達20年的努力下,台灣的資源回收率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作為國際重要環保標竿之一,如何透過設計將這樣的成果再往前推進,成為全球綠色或循環經濟的領頭羊,將是下一個十年的發展重心。

在過去十年,設計已經打破過去壁壘分明的專業分野,以更為整合性的角色,在城市治理、美感教育、公共服務創新或循環經濟等議題中發揮力量。設計也從企業或公部門的業務一環,逐漸成為總體策略與核心價值,滲透到不同領域。

2020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轉型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台灣多年來累積的設計能量,將會藉由資源的跨域整合與共創,推升到更高的層次。隨著設計即將進入大整合時代,在這關鍵的一年,將會是以設計能量帶動台灣轉型的全新契機。

去年底公開的「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由經濟部與交通部跨部會合作,從品牌路線設定、車體內外裝優化及資訊設計改善,創造第一個設計導入的公路運輸服務品牌,顛覆大眾過去對於客運的刻板印象,更為公共服務的創新立下標竿。

北花線遊覽車。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北花線遊覽車。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

【延伸閱讀】就坐「北花線回遊號」回家投票吧!10個單位半年打造「台九線最美移動風景」

「跨」成顯學,創新要打團體戰

自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以來,設計界展開跨領域、跨平台、跨世代的合作,成為明顯的趨勢。許多大型活動不再是由單一設計專業或團體完全主導,而是集結各種專業能量,以集體協作、共創的方式來完成。

2019金點設計獎標章作品「大溪大禧」。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2019金點設計獎標章作品「大溪大禧」。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

如近年的台灣文博會,除了由總策展人籌劃主題方向,也邀請不同領域人士擔任各場館策展人,引進多方專業觀點;2019年臺灣文博會「文化動動動」,即找來設計、表演藝術、音樂界等跨領域的創意人共同參與,打造出豐富多元的文化盛會。

台灣文博會。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台灣文博會。圖片來源:張基義提供

【延伸閱讀】文博會桃園館|桃花源設計事務所  光腳踩科技布料、聽工廠機械音

2019台灣設計展「超級南」,也同樣以跨域共創的方式,鏈結起地方政府、產業、設計師及社區民眾,一同發掘屏東的獨特魅力。這不只是一個地方性展覽,更是一個共創的平台,能讓許多人參與,齊力為屏東在地產業和與文化觀光發聲。

設計不需要單打獨鬥,透過導入與整合不同設計專業,我們能更有效回應複雜的社會需求或議題,並不斷激盪出創新的火花。

形成機制,設計種子遍地開花

在今日,設計也不再只是物件、產品或一次性的成果,更可以是無形的思維或機制。

如Gogoro所推出的,不單是一台時髦的智慧電動機車,還有電池交換站及智慧電池座構成的能源供應系統;這背後的機制,正是整體設計策略與價值所在。它改變了城市移動工具與能源使用的經驗,推動台北等現代大型都會,往智慧城市的願景邁進一大步。

對於企業或公部門而言,運用設計思考也能協助定義新的方法或流程,並將之導入傳統或過往習慣的專業分工體制,形成一個快速、有彈性的生態系,更有效地促成創新產生。

【延伸閱讀】Gogoro 推出低價電動車,不只是要賣車

「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即為一例,經濟部跟交通部跨部會合作,在一般公部門已是少見,這次客運業者、車體製造業者和設計師共同協作,其經驗將有助於發展出合作機制。「學美 ‧ 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則以減法美學為共同理念,在第一階段特別針對常見的校園環境進行改造,並從階段性成果中,提煉出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利於未來推廣與在不同校園中落實。

當新的機制形成與展開,才有後續設計師進場參與改變的空間,也讓設計有更多機會能進入我們的生活,在學習空間、交通工具、社區或衛生所等日常場景,帶來改變的契機。

循環永續,以設計擘劃更好未來

面對日益嚴峻的種種環境考驗,一如2015年聯合國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如何以設計應對人類共同的未來,將是設計師及設計產業愈來愈迫切的課題。

在近年許多知名國際設計獎項中,可以看到重視環境、循環永續的趨勢。

如2019年金點設計獎即以「23:59的饗宴」為年度典禮主題,傳達設計師能運用設計思考,將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轉化為激盪創新的盛宴。

事實上,循環永續的意識,這兩年已經開始在台灣社會或產業中漸漸萌芽,並小有成果。如春池玻璃從過去回收與再處理玻璃的傳統企業,轉向推廣「綠能玻璃」,並積極串聯設計與現代需求,將廢棄玻璃重新打造成日常用品,體現循環經濟的可能。

【延伸閱讀】什麼是SDGs永續發展城市?全台灣只有這兩個縣市在做

此外,在長達20年的努力下,台灣的資源回收率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作為國際重要環保標竿之一,如何透過設計將這樣的成果再往前推進,成為全球綠色或循環經濟的領頭羊,將是下一個十年的發展重心。

在過去十年,設計已經打破過去壁壘分明的專業分野,以更為整合性的角色,在城市治理、美感教育、公共服務創新或循環經濟等議題中發揮力量。設計也從企業或公部門的業務一環,逐漸成為總體策略與核心價值,滲透到不同領域。

2020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轉型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台灣多年來累積的設計能量,將會藉由資源的跨域整合與共創,推升到更高的層次。隨著設計即將進入大整合時代,在這關鍵的一年,將會是以設計能量帶動台灣轉型的全新契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