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李友專:疫苗至少還要等1年,但科技能做4件事降恐慌

武漢肺炎》李友專:疫苗至少還要等1年,但科技能做4件事降恐慌
2020-04-23
文・劉子寧
10517
2019年底起自武漢的一聲咳嗽,不只咳去了16萬條珍貴的生命,也咳掉了我們對正常生活的勇氣;而連帶飄出的飛沫,甚至蒸發全世界6%GDP,帶領全人類迎向1930 年代大蕭條後最慘澹的一年。

病毒只是引發災難的火種,真正讓惡火不停延燒的,是我們對這場瘟疫的恐懼。

4月14日舉辦的「台灣防疫外交展望論壇」中,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同時是國際醫療資訊協會(IMIA)預備主席李友專,就以AI為題,分享了科技降低恐懼的四個方法。

【延伸閱讀】確診數太少  疫苗、快篩恐難產! 下階段超前佈署:以口罩外交爭取入WHO國際隊|李崇僖專欄

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同時是國際醫療資訊協會(IMIA)預備主席李友專,分享如何以AI科技減少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圖片來源:截自台灣防疫外交展望論壇直播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同時是國際醫療資訊協會(IMIA)預備主席李友專,分享如何以AI科技減少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圖片來源:截自台灣防疫外交展望論壇直播

以下為李友專的口述整理:

因應疫情的爆發,「國際醫療資訊協會」特別召開了緊急會議,我們向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寄出一封建議信,總計有四大重點:

第一點,用AI精準預測

在這次的大流行中可以看出,傷害人類最大的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恐慌。

因為我們對這個疾病所知非常有限,導致許多措施無法針對性的實施,只好讓所有人都待在家裡、只好暫緩全部的經濟活動,這對全世界經濟的傷害遠比疾病本身還要高。

光是美國,已經有1,000萬人請領失業救濟金,但並沒有1,000萬人得到武漢肺炎,背後原因就是恐慌所造成的經濟傷害。

AI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風險最高的人,只要針對這些人做預防,其他人就可以免於恐懼。

AI也可以幫我們加速疫苗及藥物的開發;當然,不管怎麼加速都不可能一蹴可幾,即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加強審核速度,藥物治療至少還要半年、疫苗更是要一年。

在藥物及疫苗出現之前,AI能做的就是幫助我們降低恐懼感。

4月初,北醫團隊參加了一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針對新冠病毒的黑客松,共有8,000多組團隊參賽,最後篩選出1,000多組。我們最後以「在家AI快篩」贏得一個分組獎項。

大家都知道快篩很困難、需要的時間很長,甚至要花很多錢購買試劑;如果能用AI進行居家快篩,就能更容易找出高風險族群。

我們分析了這兩個月來累積的10萬多份研究報告,從中找出30、40個新冠病毒的風險因子以及其風險機率,計算過後就能知道自己的風險多高?需不需要去做篩檢?就像一個「快篩前的快篩」。

如果有這種風險評估的工具,AI就能降低大眾的恐懼,也就能降低對人類社會的傷害。

台灣快篩試劑持續開發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台灣快篩試劑持續開發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看報告不用等到下次門診!AI科技解決醫療難題 這四面向最值得關注

第二點,遠距醫療

這幾個月來,台灣大醫院的門診量已經掉了20%~30%;我們可以當作這30%的人本來就沒那麼緊急、不需要去醫院。但不去醫院,這些人的問題還是需要被解決,例如皮膚癢,不能老是拿檸檬出來抹著應急。

我們應該正式開放遠距醫療。台灣現在雖然有「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但還是有諸多限制。現在無論是防偽、防錯、防弊,技術上都不是問題,只是看法令能不能開放。

【延伸閱讀】李友專專欄|如何掌握醫療體系的「三不管地帶」?早覺醫療:醫療AI的新戰場(上)

第三點,資料分享

在疫情之下,各國是不是都願意把資料拿出來分享?若像台灣只有2、300個個案,很難自己研究。

大家還記得嗎?2000年的時候,全球共同發表了人類基因組計畫,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建立了一個共同資料庫「Genbank」,讓各國得以快速分享資料。本來解碼人類基因需要20年,但因為通力合作縮短到5年。這次的時間要縮得更短,因為人類已經在受苦了。

【延伸閱讀】2020大未來|智慧醫療|李友專:存下治療過程大數據,醫師更容易預測病人何時出院

第四點,整合夠細緻的世界級大數據

目前各國都已經分享數據。韓國優先在資料共享網站「Kaggle」上分享資料;微軟跟Facebook也在網路上分享既有相關文獻。

不過,其中最珍貴的還是病人的資料庫。尤其是「病人層次(patient level)」的資料是很難蒐集的,可以讓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料細緻度( granularity)。現在韓國、日本、義大利、美國都在分享資料,台灣當然也可以分享資料,雖然我們個案不多。

但是現在大家分享出來的格式都不同,內容也不一致。

像義大利分享的是各個都市的狀況,韓國雖然有每個病人的狀況,但卻只有很簡單的資訊。如果我們能將全球目前150萬的病例(截至4月22日,確診人數約為256萬)的詳細資料都累積下來,這些大數據將能對下一波疫情產生很大的幫助。

最後,許多人會關心科技防疫下的隱私問題。我認為,隱私權的自由,是在不破壞別人自由的前提下才成立。

以前有一個知名的隱私權例子:如果一對夫妻其中一人得到性病,需不需要跟另一個人講?不講是隱私,但就傷害到另一個人的健康權。

我想,只要潛在有傷害別人健康權的可能,隱私權就應該排在後面。

當然我不是法令專家,但我的直覺是,我們應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保持隱私,否則隱私權就應該排在健康權的後面。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