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學生需要哪種校園?交大30年老宿舍變工業風青旅 畢典、校慶也大改造

未來大學生需要哪種校園?交大30年老宿舍變工業風青旅 畢典、校慶也大改造
交通大學12舍交誼廳改造後呈現嶄新面貌,翻轉大眾對學生宿舍的印象。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2020-06-02
文.張基義 圖.交大學生聯合會
30038
最近,交通大學公開了新竹光復校區「12舍交誼廳」的改造成果,其多元通透的空間規劃,與年輕活潑又具質感的風格樣貌,旋即在網路社群上引發關注與討論。

位於有30年歷史的老宿舍,12舍交誼廳實際上是地下室空間,早期曾為餐廳,後改為腳踏車停車場、簡易交誼廳及讀書室。雖幾經改建修繕,但空間機能不足、設備日漸陳舊,早已不敷學生們的生活需求。

12舍交誼廳自去年起展開改造計畫,然而此次改造,並非表面或局部的修繕,而是大刀闊斧的革新。在專業建築設計團隊的操刀下,原本的老舊地下室,搖身變為摩登明亮的多功能交誼空間;其多元卻不相互干擾的靈活機能規劃,更跳脫了一般對於宿舍公共空間的既定印象。(延伸閱讀|這間教室好像星巴克!9張改造前後對照圖 美感校園讓人想重讀一次小學

交大12舍交誼廳一景。圖片來源:交大學聯會交大12舍交誼廳一景。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12舍交誼廳的改造,在交大並非個別特例。

我在交大擔任總務長期間,參與推動「交大美感校園」運動,小至校園指標使用的字體,大至宿舍交誼廳的全面改造,都在改變的範疇;讓交大從過去理工學校給人的刻板印象,由裡到外開始有了嶄新的形象。

這些進行中的改變,都是一個個種子,期盼由此引發校園空間的質變運動。而其中的核心議題是:未來人才需要的校園空間,會是什麼樣貌?

「交大美感校園」運動,從校園指標使用的字體開始改變。圖片來源:交大學聯會交大宿舍改造計畫中,字體運用也有所改變。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給未來世代的校園空間

過往台灣的高等教育,多以專業分工為人才培育導向;但這樣的單一導向,可能越來越難以面對世界快速變動的挑戰,跨領域人才的重要性與需求將與日俱增。

然而若回顧台灣高教的發展,大多將資源投入教學和研發。這並無對錯,但校園環境對於學生如何思考世界、感受未來,其影響可能相當深遠。大學實際上就是一個微型社會,我認為在校園裡如何配置資源於整體環境、公共空間的改善,對於學生們五感能力的培養,也同樣關鍵。

近來我們看到國外有許多學校,投入了大量資源改善學生基本生活空間,更開始重視宿舍、教室或實驗室之外的「第三空間」的營造,如餐廳、交誼空間等。在滿足基本需求之餘,激發更多使用彈性與可能;不只兼顧教學與研發,也期望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懂得如何生活,並在生活實踐中培養自身能力。(延伸閱讀|漂流宿舍:三週完工、可拆可搬的奧地利學生湖濱住宅,能解決亞洲都市居住問題?

交大12舍交誼廳將舊校門融入設計,展現校園的歷史文化。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交大12舍交誼廳將舊校門融入設計,展現校園的歷史文化。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2016年起,為因應未來人才培育,交大在教學上有所創新,如2018年起正式開始招生的「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即以不分系、跨域學習及實作為特色, 培養多視野的「非典型人才」;或增設短期密集或假日開設的「微學分課程」,以工作坊帶領學生發現和動手解決問題。

同時,這些嘗試也促使師生們開始思考改變學校空間的品質與使用方式,展開了「交大美感校園」的改造運動。

交大12舍交誼廳一景,創造學生討論空間。圖片來源:交大學聯會交大12舍交誼廳改造後,保留不少學生的討論空間。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我們從交大校園中的細節開始改變。如校慶的入口意象,從以前臨時性、缺乏特色的充氣式拱門,改為「I Love NCTU」的裝置藝術,現已成為具代表性的校園地標;舉凡畢業典禮的整體細節、通訊錄、停車證等,皆統一字體、顏色等視覺設計,建立起交大的品牌識別。

接著開始改造空間,從小單位的校園佈告欄起,開啟一波學生宿舍的改造更新,並逐步擴及圖書館、餐廳、交誼廳等公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校園生活環境。

其中12舍交誼廳的改造,即有指標性的意義。

先前校內宿舍群大型公共空間改造的成功經驗,使校方更積極推動相關改善計畫。在選定12舍地下室作為未來南區宿舍群的交誼中心後,校方廣納學生意見需求,共同擘劃對於空間的想像,也藉此計畫提出的機會,檢視了宿舍交誼空間的角色與價值。

一個理想的宿舍交誼空間,可以為寢室之外的私人時光,提供獨處、思考的所在;有別於圖書館的安靜,它是自在討論課業的輕鬆場所;不同於球場、運動場的好動,在這裡能從事室內運動、視聽影音等輕型休閒活動;跳脫了教室的限制,它可以是教學場所的延伸,無處不學習。

除此之外,它更可以是社團或社群的共享空間,或共創的基地,許多互動交流和創意發想在此發生。(延伸閱讀|全台首座9米高棒球溜滑梯!地方媽媽花3年,改造天母運動公園成「夢想樂園」

交大12舍不只是住宿交流空間,更規劃運動空間。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交大12舍不只是住宿交流空間,更規劃運動空間。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揉合了閱讀研討、休閒娛樂、共廚享食與非傳統教學之機能需求,這樣看似不太「典型」的交誼空間想像,在建築設計團隊的專業規劃下,以大膽新穎的手法予以實現,成果也超乎預期。

12舍交誼廳改造的意義,重要的不只是整體翻新帶來的舒適,或閒置空間的活化利用,更期盼藉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交誼空間,讓學生享有更開放、彈性、有品質的校園生活,成就更優質的校園環境。(延伸閱讀|設計師與新北教育局聯手,從聯絡簿改版校園美學

美感校園推動關鍵

交大校園 美學 宿舍改造 交誼廳 交大宿舍交誼廳。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從校園指標到宿舍改造,一次次的創新和改變,讓交大開始有了更具質感的新面貌,也逐步建立起學校的品牌形象。從這幾年成功推動「交大美感校園」運動的經驗中,可以歸納出「首長重視、建立共識、注重細節、找對專業」這四個重要的關鍵。

首先,第一要務必定是首長的重視,能認同校園美感與改善環境的重要性及價值,並願意投入或支持改變。

第二,有賴全校建立共識,從首長、校友會、學聯會、師生等學校裡的每一份子,都有追求學校品牌及更優質校園環境的共識;並在這樣的共識上,建立起採購流程與尋找專業的機制。

第三則是找對專業、相信專業,讓優秀團隊願意進到校園裡提供專業的服務。如12舍交誼廳的改造,即延攬二度入圍ADA新銳建築獎、以「2018台中花博遊客中心」獲選台灣建築獎的新銳團隊境衍設計事務所操刀,讓他們運用自身在教育設施及公共空間的設計經驗,將老舊空間徹底翻新,帶出亮眼的改造成果。

最後的關鍵是,改變校園的文化,從小細節就開始做起。如這幾年交大統一了各式輸出物使用的字體,從公告、標示到停車證等,建立起品牌一致性與識別性。

這幾年交大統一了各式輸出物使用的字體,從公告、標示到停車證等,建立起品牌一致性與識別性。圖片來源:交大學聯會從細節設計改變,就能建立起校園品牌的識別度。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品牌或許是相對抽象的概念,但不斷要求細節、追求品質、達成共識,在這個持續進化的過程中,品牌會逐漸成形、累積高度,這些經驗也將讓品牌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我們能否提供更開放、有彈性、有品質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其中好好生活,並將生活實踐與感知環境的經驗,轉化為未來面對世界、因應變動挑戰的能力,始終是近年「交大美感校園」運動的核心命題。

交大美感校園活動,讓交大12舍活化起來。圖片來源:交大學聯會交通大學12舍交誼廳改造後呈現嶄新面貌,翻轉大眾對學生宿舍的印象。圖片來源:交大學生聯合會

未來人才的培育,不只在教室或實驗室,也在校園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堅持這樣的理念與實踐力,用對方法、找對專業,一點點的改變單點看來也許微小,甚或並不顯眼,但涓滴積攢起來,會醞釀出巨大的動能,也將有更多機會推動教育的革新。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