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命也是命」燒遍全球!為何美國選出首位黑人總統後,種族主義卻變本加厲?|城市圖書館

「黑人的命也是命」燒遍全球!為何美國選出首位黑人總統後,種族主義卻變本加厲?|城市圖書館
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事件,讓全球燃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0-06-23
文・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摘自《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圖・Shutterstock
27913
【編按】5月25日,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事件,讓全球燃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爭。美國作家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指出,美國引以為傲的立國精神其實建立在奴隸制之上,白人至上主義正是這個國家無可迴避的本質。接下來,美國人該如何止息衝突?

克萊德.羅斯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哥哥溫特癲癇發作,被政府帶走,送往「帕奇曼農場監獄」(Parchman Farm),一座位於密西西比三角洲、佔地2萬英畝的州立監獄。

「他是個溫和的人,」羅斯回憶自己的哥哥,「他對每個人都很好。發病之後,他無法控制自己。政府認定他是危險人物,把他帶走。」

帕奇曼農場監獄建於世紀之交,原本應該是個先進的、改革的「黑人犯罪」問題解決方案,結果卻成為密西西比州的古拉格集中營(gulag),讓密西西比三角洲的美國黑人聞之色變。

20世紀初,密西西比州長詹姆斯.瓦達曼(James K. Vardaman)為了自娛,將黑人囚犯放到監獄四周的荒野,自己帶著獵犬獵殺他們。

大衛.奧申斯基(David M. Oshinsky)在《比奴隸體制更惡劣》(Worse Than Slavery)一書中寫道:「在整個美國南方,帕奇曼農場監獄是懲罰與暴力的同義詞,而且名不虛傳……帕奇曼是最道地的農場監獄,是南北戰爭之後最接近奴隸體制的地方。」

後來羅斯的家人去接溫特,監獄當局告訴他們溫特死了。羅斯的家人要求領回溫特遺體,監獄當局聲稱已下葬。羅斯的家人再也沒有看到溫特。(延伸閱讀|【城市的轉型正義】德國・法蘭克福|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

黑人總統當選,美國種族主義卻變本加厲?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當選後,種族主義反而變本加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當選後,種族主義反而變本加厲。

歐巴馬當選之後,備受期待的後種族年代並沒有來臨。相反地,種族主義反而變本加厲。

歐巴馬總統事業遭到的反撲與種族因素密不可分,不熟悉美國政治的人,可能會認為是歐巴馬鍥而不捨地推動激進種族改革,才引發反撲。

其實不然,賓州大學政治學家丹尼爾.吉利昂(Daniel Gillion)長期研究種族與政治。他發現,歐巴馬擔任總統前兩年談論種族議題的次數,比1961年以來任何一位民主黨籍總統都少。

歐巴馬的種族議題策略一點也不激進,他並沒有利用總統地位談論種族主義,反而著重於歷史悠久的黑人自我打壓傳統,嚴厲抨擊黑人文化廣為人知的弊病。

此外,在新興的茶黨活動上,人們高舉標語牌指稱「歐巴馬將奴役白人」(Obama Plans White Slavery);茶黨紅人、愛荷華州聯邦眾議員史提夫.金恩(Steve King)批評歐巴馬「偏愛黑人」。

高唱白人衰亡論的拉許.林堡聲稱歐巴馬的總統任期會出現「白人小孩遭到毆打,黑人小孩在一旁歡呼『打得好』。大家都會說白人小孩罪有應得,他是天生的種族主義者,他是白人。」

除了發動種族攻擊,其他人則選擇抨擊歐巴馬出生地或美國公民身分,從根本否認美國選出一位黑人總統這回事。

這一切的一切,目的都是要否定歐巴馬總統地位的合法性——只要歐巴馬不是真正的美國人,那麼美國就還沒有出現黑人總統。(延伸閱讀|有了女總統,選出30年來最「男」內閣也沒關係?你該小心「補償心態」的陷阱!

憑種族主義崛起的川普,代表什麼黑暗意涵?

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事件,讓全球燃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爭。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事件,讓全球燃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爭。

歐巴馬連任總統,但是白人的憎恨情緒並沒有冷卻。且這種憎恨並不是共和黨的專利。

當年稍早,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41%選民投給一名白人重罪囚犯凱斯.賈德(Keith Judd),他在10個郡擊敗歐巴馬。該州聯邦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與州長艾爾.雷.湯布林(Earl Ray Tomblin)拒絕參加今年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也拒絕承諾會把自己的一票投給歐巴馬。

西維吉尼亞州是《紐約時報》撰稿人賽斯.史蒂芬斯(Seth Stephens-Davidowitz)的研究中,種族主義程度最高的州,該州的民主黨人有五分之一表明,種族因素會影響他們的投票。(延伸閱讀|為什麼這些國家的投票率都超爆高?|城市冷知識#05

維繫白人榮耀與白人身分,至今仍是美國自由派的核心思維,左派政治人物也無法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中常見強烈的偏見言論。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中常見強烈的偏見言論。

川普充斥強烈偏見的選戰獲得勝利,帶來了一幅光怪陸離的景象:連一個種族主義者都能成為美國總統,或者更糟——憑藉種族主義可以當選美國總統。

其所顯示的意涵顯示,體系化的強烈偏見仍佔據美國政治核心、也顯示美國容易受強烈偏見影響。

這同時也意味,我們在文化與政治中大肆宣揚的「善良老實美國老百姓」,其實和那些在私刑處決照片中獰笑的美國人,不過是一丘之貉。(延伸閱讀|【城市的轉型正義】瑞典・隆德|臺灣如何「慶祝」二二八?瑞典如何不慶祝「國慶」?

面對種族主義家醜,美國最該做的是自揭瘡疤

想瞭解我們國家將黑人視為次等公民、次等美國人、次等人類的可恥歷史,如何留下經久不滅的影響,最具啟發性的統計數據就是財富差距。

黑人社區的貧窮問題使這族群被更加推離。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國家的歷史,藉此探討賠償的正當性。

賠償目的是要縮小這道鴻溝。

也許,在經過一連串的討論與爭辯後,我們會發現美國永遠無法完全賠償黑人。但是討論過程中,我們有更多發現,那或許是最讓我們害怕的地方——賠償的構想會威脅更深層的事物:美國的傳統、歷史與國際地位。

因此,我們必須想像一個新國家。

我們應該正視國家的歷史,藉此探討賠償的正當性。作者認為,美國人應該正視國家的歷史,藉此探討賠償的正當性。

在這國家裡,賠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賠償在此指的是完全接受我們的集體歷程及其結果),如此我們才能夠正眼看待自己。

試圖戒除酒癮的酒鬼,很可能一輩子都要與後遺症共處,但至少他本身不是一個醉醺醺的謊言。賠償讓我們不再沉溺於傲慢心態,正視美國的本來面貌:一個由會犯錯的人建立的國家。

賠償會不會使我們分裂?我們本來就已分裂。財富差距只是一個數字,代表我們只能感受卻無法言喻的事實:美國的繁榮來路不正、分配不公。現在該做的是掀開家醜、面對過往的幽靈、癒合美國人的心靈、驅除白人的罪惡感。

我的主張不只是彌補過往的不公不義,不只是施捨金錢、花錢消災、被迫行賄。我的主張是一場全國的反省檢視,將會導致精神的復興。

賠償意味我們不會再繼續在獨立紀念日一面大啖熱狗、一面否認我們傳承的歷史事實。賠償意味我們不會再一面大喊「愛國精神」、一面揮舞南方邦聯的旗幟。

賠償意味一場美國意識的革命,調和我們作為民主體制推動者的形象與我們的真實歷史。


《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

書名:《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作者: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9/09/11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