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也吃得到火龍果?屏東智慧農業發威,用AI拉長產期、再增3億產值

冬天也吃得到火龍果?屏東智慧農業發威,用AI拉長產期、再增3億產值
屏東縣政府利用AI發展智慧農業,讓火龍果進攻冬季市場、提升產值。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2020-06-30
文、圖.屏東縣政府
9323
火龍果的「果粉」注意,未來冬天也能吃得到火龍果!

台灣火龍果種植面積超過3,000公頃,屏東縣就占地逾四分之一,是全台火龍果的最大產地。然而,夏天的火龍果產量常供過於求,造成價格不穩定;加上少子化時代來臨,缺工成為未來農業的隱憂。

為了解決產銷問題,屏東縣政府、工業局和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等團隊合作,推動「應用AI協助火龍果冬季產果技術之擴散推廣計畫」。

未來,火龍果農民就能轉戰價格較好的冬季市場,並在每年12月至5月量產上市,增加收益。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強調,他們將以AI人工智慧發展數位分身技術,幫助農民轉型智慧農場,每公頃果園可增加60萬元收益。同時,縣府還會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農場,每年預估擴散推廣500公頃果園,總計增加3億元產值。(延伸閱讀|全球最大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在台灣

AI能發展數位分身技術,讓屏東火龍果產業年增3億產值。AI能發展數位分身技術,讓屏東火龍果產業年增3億產值。

這次,屏東縣與擁有20座農場智慧化成功經驗的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作。院長黃能富說明,未來的火龍果園能用大數據來精準種植,例如,導入AI人工智慧,應用在火龍果的光照管控、疏花授粉、施肥、收成、選果分級等作業。

有了前端的資料蒐集,後端收納數據更是關鍵。

台灣火龍果種植權威的屏東科技大學智慧農業中心也參與計劃,負責將種植技術和農場管理經驗,建置成完整IoT資料庫,並將資料倒入AI模組。

藉此,團隊能建構數位分身技術,將經驗分享給其他農場,讓更多果農無痛轉攻冬季產果,平衡夏、冬季產果量,同步建立台灣農產品牌價值,進軍國外與南向市場。更重要的是,能跳脫過去以補助協助農民的傳統方式,徹底改進產銷結構。(延伸閱讀|14萬身障者變AI數據生力軍 教老外結帳員辨識台味麵包

除了AI,智慧農業團隊也納入無人機,讓生產作業更省工。圖片來源:屏東科技大學智慧農業中心除了AI,智慧農業團隊也納入無人機,讓生產作業更省工。圖片來源:屏東科技大學智慧農業中心

智慧農業團隊率先在全台最大單一火龍果園、位於里港鄉的大龍王農場建立示範場域。目前,他們不只採用清大AIoT技術打造精準農業,也運用科技工具提升生產效率。

例如,果園內裝設環境微型感測器把關作物及人員動態;以無人機空拍火龍果花朵照片,再透過AI計算花朵數量,進行果實產量預測;也運用無人機、衛星空拍與影像分析,節省人力物料成本與掌握火龍果最佳採收期。

潘孟安期待,縣府整合專家、資金與技術來協助農民創新轉型,未來還能接軌到其他農產品生產流程,讓農民有更優渥的收入。


城市大小聲

這座城市正在改變,而你讓它被看見,歡迎一起來大小聲。新聞稿或活動資訊投書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部將視情況調整內文與標題)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