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基隆:明日城市平台與構築     

共創基隆:明日城市平台與構築     
基隆市府結合民眾力量,打造美感設計城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0-09-29
文・徐燕興(基隆市都市發展處處長) 圖・基隆市都市發展局
17092
城市學(urbanism)是歐州文化孕育出的學門,她與都市規劃(urban planning)是不同脈絡生成的專業學門。西方甚少人深究其間的差異,更何況是亞洲現代城市與建築專業間。

城市學談的是一種主義,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城市學則是一種文化內涵的總體表現;而都市規劃處理的,是一種生產都市的理性方法。

亞洲城市在快速的城鎮化下,搬移西方的現代性,誤以為理性的都市規劃就是城市學,導致城市的混亂與忽略城市的地理、集體的歷史經驗與心態,使得亞洲城市既不現代,也不傳統,呈現一個特殊東亞性。

從文化或人類學研究,上段能產出數萬篇有趣的研究。但作為城市治理與作為空間專業者,要如何面對與介入?既是挑戰,又充滿想像的志業。我們無須師法西方,也不用自限經驗,而應該回到城市學最核心的價值與關懷。

城市最可貴的,就是關係性的集體生活、和諧分享可持續的經濟生態網、濟弱扶貧的社群網。而城市發展史中,世代間的流轉形式,則會深深影響當下城市發展狀態,是世代間的冷戰、衝突或合作,將影響城市發展的結果。

而後全球化與網路社會來臨,世代間的矛盾,來自不同經濟結構與價值框架,生活想像與資源使用產生不同。

過去百年的工業化與全球化進程,城市成為服務全球經濟的工廠與臥房,加上戰後嬰兒潮的人口紅利,老年化與低生育率,使原有城市運作的資源、價值、體制也截然不同。城市,需要創新的城市學。

因此,不思改變的城市,又老又窮,危機四伏;遍布高速公路、持續擴張的國際機場與愈廣愈深的金融體系,城市人才加速移動;不思改變的城市,心臟與器官瀕臨停滯,接近死亡。這現象,也發生在台灣頭——基隆。

台灣位於太平洋環鍊的中心,基隆則為台灣的最北端,天然的海港與極富戰略意義的地理,幾百年前是閩北、琉球群島與東北亞的要道,大航海時代更曾經是西班牙與荷蘭的要塞與據點,分別於現今的和平島建立防禦設施;台灣東北角的礦脈,尤其是煤礦,更吸引法軍來此爭奪煤礦資源,與清軍在此有了海戰與丘陵戰。

19世紀末,日本為控制太平洋島鏈,有了要塞建設,在台灣建立最為綿密的砲陣地與要塞建置。基隆為台灣北部最好的良港,為了貨物運輸與工業化台灣,台灣第一條鐵路與貨港,從清朝就開始規劃,日本據台時更加速建設與興闢。

同時,日本還在基隆正濱漁港,興闢台灣第一個現代漁港。現代與工業化的建設還不只這些,火力發電廠、第一條高速公路的起點、第一個國家轄管工業區、第一處文化中心,陸續在基隆發生。

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基隆市曾是工業化台灣的窗口與門戶:1970年代,基隆市為台灣最繁榮的省轄市,更曾是全球第七大貨櫃港。基隆就是亞洲港市現代化的縮影,充滿遺跡與故事。

基隆因地理位置與天然地形優勢成為重要據點。基隆因地理位置與天然地形優勢成為重要據點。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4年12月,我有機會回到基隆,擔任都市發展處長。上任前,把基隆過去的規劃報告找出來,仔細閱讀,洋洋灑灑,台北有的規劃,基隆都有;但基隆的都市發展,似乎一籌莫展。

基隆旁有中央政府、台北、新北與桃園,在中央統籌分配的制度下,基隆可支配預算不足。非直轄市的基隆,公務員職等低,爭取人才是不可能。建築職系,多年來高考都無人選填;都市計畫、都市設計、住宅管理科室,鮮少由專業者擔任。

中央競爭型計畫與預算,因缺乏規劃與人才,基隆不想、也無法爭取足夠預算,進行市政與軟體建設。在制度設計缺陷下,公務人員對於全球脈動和首都圈的重大城市議題,沒有管道理解,領導者也無培力計畫。

幸運的是,地方因為多年困境,許多人開始,倡議,甚至行動,包括歷史古蹟保存運動、基隆在地報、基隆導覽散步的團體。小巷內幾間的咖啡廳,有如公共沙龍;每晚川流不息的年輕人,在台北辛苦工作後,仍聚集在一起,討論基隆議題,找尋出路。基隆的仕紳也逐漸從冷漠,轉而願意聊公共議題,蠢蠢欲動。

基隆不是沒有動能,而是缺乏整理;我們需要是未來的平台,構築好關係的能力與方法。為此,基隆開始嘗試投入「基隆的城市學」。(延伸閱讀|基隆的時光轉身:如何在一座小城市實現設計翻新?

建立世代間、多元互動的空間關係性網絡

基隆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深度的人文與自然山海城。矛盾的是,在地仕紳與空間專業者說到過去榮景和家鄉美好,總是提出基隆山海一體與歷史故事;但說起未來,則要師法台北、東京都、香港、新加坡或紐約的高樓與巨大建設。顯見對於城市學意識與體認不足。

基隆整體規劃過去做了縣市綜合計畫、總體發展規劃、區域計畫等等,各項規劃報告書可堆起數10公尺,但對於基隆規劃的問題意識,仍非常薄弱。

1985年,喻肇青老師主持的「港都山城是我家」,則是以基隆為主體,發問基隆要怎麼發展。因此我一上任,開始與當初參與教授與市府團隊,進行再次盤整。

盤整結果,於2015年7月12日舉辦「2015基隆都市景觀策略論壇-海港山城的契機與展望」,邀集國內景觀、都市設計界與地方青年團體與仕紳,討論尋求共識。

2015年基隆都市景觀策略論壇。2015年基隆都市景觀策略論壇。

並以此共識,在規劃層次啟動「基隆市都市再生策略計劃」,作為後續各項行動的框架;在公共建設與地方環境改善層次,成立市長親自主持的「基隆市景觀整合平台」,副市長、秘書長與相關局處首長與會,每兩周召開會議,整合市府重大公共建設,以市府高度與格局,整合資源並解決問題,調整採購與行政積習,讓設計專業得以發揮。

這樣的調整,使基隆市陸續在各項設計、建築與不動產開發的大獎。林右昌市長榮獲2018年「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梁豫章建築師的基隆東岸廣場設計,並榮獲108年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獎」首獎。許多優秀作品刻進入工程階段,更好的公共建設與空間將陸續展現,可見市府這樣的調整卓有成效。

同時,市府以港城丘的空間戰略,整合港口、城市與山丘的空間,串聯成山海軸線,回應基隆的地域特色。而非過往雖有「港都山城是我家」的規劃論述,但所有建設各行其是。(延伸閱讀|基隆出現網美打卡熱點!本土新秀設計師為二線城市打造未來建築

基隆東岸廣場榮獲108年「台灣建築獎」首獎。基隆東岸廣場榮獲2019年「台灣建築獎」首獎。

為建立社會的對話與平台,修改「基隆市社區規劃師計畫」,開放社群與在地議題青年,投入社區規劃;同時,拜訪基隆資深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的前輩,建立互信與合作平台。

一方面引入新血進入社區改造,建立世代間互動的網絡,並逐年加強地方人士對空間規劃的知識,逐步將點的改造,串成線與面,並賦予整體規劃的概念與思維,進行規劃賦權於地方的準備;並主動與社會處、文化局、教育處與環保局等局處合作,除有效運用,更將社區規劃資源進入社區長照、校園的空間,用「共創」改造社區,以共工而相互理解,形塑新的社會空間。

另外,2015年開始與北部各大專院校建築、景觀與都市設計系所合作,以「開放基隆」為題,提供場域。如2015年9月與實踐大學建築系合作,以「昨日之島」的工作坊與競圖,以基隆正濱漁港為題,成果並在基隆西二、西三倉庫展覽

這也是第一次基隆在海邊與歷史建築辦理展覽。後續促成21所國內外大學來基隆參訪或工作坊。每次工作坊,都邀請在地文史的導覽與說明、在地青年與旅外基隆青年的參與,並有公開展覽。據此建立世代間、多元互動的場域。(延伸閱讀|基隆東岸廣場改造擺脫「天空競技場」惡名  奪台灣建築獎首獎

實踐大學建築系於西二三倉庫舉辦競圖成果展。實踐大學建築系於西二、西三倉庫舉辦競圖成果展。

為使關係性網絡得以落地,除了「基隆市社區規劃師計畫」,2014年底開始辦整低度使用眷舍,選定基隆田寮河底的警察宿舍,於2015年暑假與淡江大學建築系合作,進行設計擾動與地區環境調查,2015年8月17日正式成立基隆首座設計公寓,至今已經舉辦180場次活動與工作坊。

86設計公寓初期,提供基隆在地與旅外設計青年的交流空間,也成為基隆都市設計對外的窗口,不定期展覽基隆對於城市設計階段成果;並逐步與產業發展處合作,讓地方創生與文創產業政策與有興趣人士,相互理解與認識。86設計公寓,扮演著基隆市未來城市再生與產業的連接器

隨著這幾年的努力,基隆的規劃與公共建設陸續到位,但民間設計與建築品質與屬於基隆的地域建築討論,缺乏機制與平台;內部針對建築管理與建築相關自治條例,進行問題盤整,並由建築管理科於2017年開始每年進行「山海建築美學論壇」,作為地域建築的法治化的準備。

另外,2017年將基隆車站後側山丘上停辦的太平國小,作為「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成為市民、建築師公會等相關專業者公會的討論平台;藉由大評圖、基隆地域調研、地方美學行動與空間專業論壇,打開基隆的空間想像,讓民間活力參與基隆城市學。

歷史、認同與集體療癒

我在2014年底進入市政府,當時下了很大的決定,保留了基隆港的西二、西三碼頭倉庫。

在規劃層次,原本交通部規劃西三倉庫保留,西二倉庫拆除,讓基隆火車站都市更新計畫,得有比較大範圍招商。但這個更新計劃誤認為,總樓地板極大化,就是都市更新成功要素;由於基礎建設、公共設施與市場性不足,故多次招商流標。

計畫沒有考量附近開放空間系統、山海城特性與政府基礎建設有系統地投入,原案很難推動,也無法扮演海港山城再生的火車頭。

在歷史層次,西二、西三倉庫的是台灣與世界接觸重要碼頭,也是當時日軍撤台、國民政府來台的進出碼頭,係我國近代史重要入口節點,也是台灣鐵路與港口現代化的起點。

日治時期的基隆碼頭倉庫。圖片來源:https://bit.ly/30eL8DQ

然而倉庫的空間格序,已經拆除過半,但西二與西三倉庫保存著一部分空間格序,其歷史空間意義在於國家現代性、東亞政治轉移的社會性與初期現代港口的工業運作空間格序。

與交通部與港務公司協調後,保存西二與西三倉庫,接著就和實踐大學合作,思考如何透過展覽「打開」倉庫空間。2017年10月,在舊倉庫辦理產業博覽會,呈現城市將來的可能風貌,市長還親自做導覽

2015年,基隆都發處與文化局舉辦工作坊,邀請建築學者喻肇青與中原大學,結合地方文史與在地青年。這樣的工作坊也於2016年於西岸白米甕、仙洞個辦理兩場,製作模型、整合歷史資源,並同時想像歷史與現代生活的可能;結果並轉換成2017年「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向文化部爭取競爭型計畫,並獲選為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示範案例。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即是以文化資產為核心,以空間治理為本,「由點而面,再擴大為廊帶」的概念發展;盼望能連結與再現土地、歷史與人民之間的關係;透過整合國家與地方空間發展規劃,把歷史文化景「點」的資產連結成「線」,再經由統整各部門的相關計畫,進行全「面」的保存,並成為基隆生活態樣。

基隆市港發展願景。基隆市港的發展願景。

基隆現代化過程,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多是戰場與資源爭奪地方;到國民政府為了海防,「海禁」政策造成市民畏懼大自然的心理;冷戰格局與台灣經濟起飛,造就基隆的繁華卻又衰敗,多雨的憂慮印象,形成基隆「不快樂」的集體心理印記。

因此,在空間的設計上,初期都儘量朝「快樂」想像去做。比方說現在去正濱漁港,可以看到一座金黃色的橋和一排彩色屋,展現不再灰暗、多雨的色彩。過去基隆的橋大抵都是灰色或藍色,但現在嘗試用不同色系,營造快樂的氛圍。

當然,這不只是色彩塗布,而是跟社區一起找尋色彩的過程。同樣的過程中,我們邀請在地市民、旅外基隆設計專業者、專家與社區營造種子,一場場色彩學與地方色彩採集工作坊,希望這些過程,與市民共同建立對基隆的認同和榮耀感。這樣的工作也同時應用在市區的台電變電箱與陸橋,以色彩作為集體療癒的方法。(延伸閱讀|變電箱大賞來了!從不起眼到街頭亮點,台電能靠它們翻轉街頭美學?

正濱色彩採集工作坊正濱的色彩採集工作坊。

未來的想像

基隆城市空間治理,已經邁入第6年;基礎的盤點與第一期的城鄉環境改善,陸續進入工程階段。

城市地域主體性與社會共創共享的關係性網絡,雖見雛型,但挑戰還在前沿,這需要一棒接一棒的公務人員,持續推動。因此,公務員的職能訓練與格局養成,勢必要加緊腳步,持續推動。(延伸閱讀|未來政府美學|如何喚醒公務員的熱情?設計首長:投資基層人才,讓創新被看見

講授都市設計與都市建築

另外,城市的永續,人才與經濟缺一不可。如何提供新經濟的氛圍,打造人才移居與留才的生活環境與住宅供給?

基隆一方面向中央爭取創新產業的計畫,與精進下世紀產業園區的都市開發法,如基隆港創新產業園區、北五堵研發新鎮規劃與開發;把中央的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老舊房屋整修、住宅補貼、青年住宅補貼、社會住宅建設、騎樓整平、人本環境改善與社區規劃等各項補助計畫,進行資源整合,設計導入並有效運用資源,打造友善與進步的社區與住宅環境。

基隆希望在未來成為更友善、宜居的城市。基隆希望在未來成為更友善、宜居的城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但我們不能忽略,台灣未來空間治理問題,能源、氣候變遷的議題,也相當嚴峻;須將社區能源與韌性社區導入日常,以社區規劃與社區營造的平台,勾稽都市計畫與重大建設,持續推動與精進。

最後,法制化的工作也要持續。一方面推動「基隆市景觀自治條例」,討論老屋使用與維護的法令;同時修訂「基隆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讓基隆重要歷史與景觀得與活化與保存,老屋使用與維護得以取得合法身分和適當的補貼,並讓基隆建築管理可以有地方特色建築。

這些工作非常繁雜,但作為政府工作者,一步步務實地內部訓練、外界溝通與建立平台,才能讓空間與建築專業,成為支持台灣永續的堅定人才。

(授權轉載自《建築學會會刊》)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