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施工奪走親子同樂的機會!鶯歌新公園在水泥叢林找回「自然」

不讓施工奪走親子同樂的機會!鶯歌新公園在水泥叢林找回「自然」
就像歐美英日等國,兒童能在公園自由運用非固定遊戲素材。圖片來源:特公盟提供。
2018-01-02
文・李玉華、王佳琪、張雅琳
9801
捷運三鶯線動工後,鶯歌區原本的綠地逐漸消失,至少要等到2023年才能熬過施工期,在水泥叢林裡如何打造一座保有自然生態、符合當地居民生活習慣的公園?

去年11月底完工、12月初啟用的新北市鶯歌鳳祥公兒三公園,是新北市政府自2010年升格開始的「公園2.0,點亮新北美樂地」計畫內容之一。

「新北美樂地計畫」目標是替新北市民完成32座公園,共計增加 9.7 公頃綠地。針對閒置廢棄、被私人違建占用的公有地,進行社區營造、活化再生、增加自然生態,讓在地居民走出家門,就有陽光微風花草。讀來,儼然很是一個「城市公共空間大規模 (large-scale)」總體社造的市政新嘗試。

對鶯歌區民眾來說,這一點想必尤其重要。捷運三鶯線動工後,鶯歌區原本的綠地逐漸消失,甚至要等到2023年,所有施工帶來生活品質低下的狀況才能得到紓解。因此,鶯歌居民對於公園設置最關心的,就是這座公園能不能歸還原有的自然、生態、綠地,及社區居民的休憩空間?

新北市鶯歌區鳳祥公兒三公園。(翻攝自工程圖輯隊臉書專頁)

一座迷你社區公園需要什麼?

2017年初,特公盟、親子共學團與三峽在地居民合作,直接在社區行政中心市長剪綵活動上,向新北市長提出重視兒童遊戲空間議題的訴求。關注新北市公園改造進程的人會發現,新北美樂地計畫因此開始變得趨向「兒童遊戲主體」考量。不只是鶯歌鳳祥公兒三公園,日前媒體露出的樹林鹿角溪公園、板橋富貴綠地公園,都是同一計畫,讓當地居民主體中的「親職+兒童」聲音出現,並開始試圖做多方需求磨合再調整。

舉例來說,鳳祥公兒三這個迷你社區公園,晚餐飯後休閒活動相對較多,從老到幼,收工回家的中生代、鎮日忙碌的主婦、甚至放學下課的大孩子,都能在安全步行距離內,來到公共空間休憩、遊戲及社交。因此,明亮的夜間照明設施就變得非常重要。

尤其在一個住宅區和工業區混合相鄰、社經階級不在頂層的社區聚落,成人勞動條件不佳、大半日子耗在維持家計,能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資費相對更少。讓政府還給孩子一個安心的公共環境,讓他們可以在自主遊戲中強健身體、發展心智、調節情緒且練習社交能力,是一種培力兒童且賦權的基礎建設。

根據社區鄰里公園活動型態,夜間照明設施非常重要。(作者提供)

從一塊被佔用的廢棄土地,變成多元豐富的遊戲空間

鳳祥公兒三公園位在鶯桃路的窄巷內,被小型工業區和密集住宅圍繞,前身是建商私有地、居民佔據種菜的兩塊地,以及夾著石門農田水利會的公有地。新工處協調水利會、建商提出捐贈,又收回居民佔地後,發現這個場域是「可以提供(available)並且可能(possible)轉換」成兒童遊戲空間場域的。根據這個區塊的性格和質地,讓它新生、長出有機的模樣,把過去居民可能因保守退縮而漠不關心的公共空間,注入兒童自由玩耍的活潑歡欣,同時融合綠地、植栽、體健、遊戲等居民需求,讓這個公共空間生出了多元豐富的生命力。

鳳祥公兒三的前身,是一處公私地目交雜濫用的廢棄空間。(作者提供)

除了成人體健設施和單槓,公園裡還矗立一座原創彩繪、造型特別的鯨魚滑梯,雖然不算高,但溜起來很滑順,孩子或陪伴的成人飛快溜下後,下面是鬆軟的礫石鋪面承接。特別的是,礫石鋪面上放了幾個輪胎,讓孩子可以自由移動堆疊、進行想像遊戲,導入歐美英日等國倡導兒童自由運用「非固定式遊戲素材」的概念。

而鯨魚造型磨石滑梯的一面入口,設計成垂直牆面的抱石攀爬,另一面則是拉出斜度的攀爬繩網,對孩子來說相當具有身體挑戰性。自然鋪面上的另一端是一座台灣遊戲空間中稀有的200 公分高鞦韆,並安排了兩種遊戲形式座椅——提供身體支撐的包覆式座椅,和能夠練習自主擺盪的皮帶式座椅。

一座台灣現況極稀有的 200 公分高鞦韆,有兩種遊戲形式座椅。(作者提供)

另一側設置了一座小沙坑,有兩支花朵傳聲筒,還有其它國家早已普遍設置的操作型玩沙桶和玩沙桌,為原本平面的玩沙遊戲行為,帶來其他維度的可能。然而,也因為玩沙桌擺放位置與使用歧異,新北市政府未明確陳述規劃設計脈絡,卻直接在新聞發佈時稱其特色為「共融」,引起輪椅使用兒童的親職團體「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推動聯盟(身障童盟)」陳情抗議,表示「共融」應為普世價值,沒有身心障礙族群參與、罔顧障礙賦權運動訴求,是一個違反特殊需求兒童遊戲參與權益的不良範例。

使用輪椅的兒童無法接近小沙坑的玩沙桌,成為鳳祥公兒三爭議點。(作者提供)

連結不同需求者,讓人人都能得到快樂!

在新北市,鶯歌鳳祥公兒三公園、樹林鹿角溪公園和板橋富貴綠地公園這三處,看來都願意嘗試運用「設計干預政策」(Design Intervention Policy),期望「專心聆聽在地社區每一個人的聲音」。政府公部門、設計師和廠商在練習的,是去聆聽且盡力實踐在地主體需求,協助積極參與的在地居民,建立公共空間歸屬感(Belonging)、所有權(Ownership)和使用者的共生關係(Mutual Relationship)。

由於都市空間資源短少,必須應對的是稠密人口及其多元需求,設計著重的,也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讀者可以試著揣想一下,鳳祥公兒三這個案子,試圖連結的是哪一些族群的關係?

在公園意象上,逗趣地取名「綠野長青」榮耀鄰里長輩。(作者提供)

從鳳祥公兒三啟用後,觀察到一個難能可貴的現象,不像其它公園常出現空間使用詮釋的角力拉扯,鳳祥公兒三對於在地長輩和兒童的需求,是可以共存融合的。長輩看著孩子擺盪鞦韆、從滑梯溜進礫石堆、堆疊可移動的輪胎……玩完了,沙坑旁就有水能清洗。這個迷你公園巧妙結合「自然鋪面」和「自由遊戲」,長輩樂得輕鬆,家長也能寬心放手地隔代教養,孩子身心則在規劃設計的豐富到位中獲益成長。

這裡也被設計成可以安心輕鬆帶孫的兒童遊戲空間。(作者提供)

在荷蘭蓋過 700 多座遊戲場的建築巨擘Aldo van Eyck曾提出一個研究方法:當設計師在每一條城市肌理中心,插入一個兒童空間,漸漸地,每一條城市肌理就會「以兒童需求為核心」來開展。

特公盟一路倡議親子/性別友善、遊戲培力賦權、親職壓力紓緩、公共空間歸還、社區主體營造、城市規劃正義以及兒童參與表意,遊憩輔具的硬體設施都是協助兒童透過公共遊戲空間和社會上所有其他人做連結。鳳祥公兒三公園可以說微型地實踐了Aldo van Eyck的「插入原則」,逗趣地在取名上榮耀鄰里長輩、在公園遊戲設施上滿足社區孩童,連結的就是跨世代的長輩和孩子這兩個實能攜手同歡的族群。

【本篇取自獨立評論@天下,原文標題為:公園不是「有就好」!從廢棄地到歡樂的社區公園,他們聽見在地需求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從台北到維也納,這四個城市用通用設計公園滿足每個大人和小孩共融遊樂園──我們一起玩,好嗎?遊戲場,也是孩子練習合作的社交場從一張告示牌開始,找回公園遊戲的溫度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