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40周年】「輸不起的大投資,就到臺灣來」 如何打造媲美高科技搖籃的基地?

【竹科40周年】「輸不起的大投資,就到臺灣來」 如何打造媲美高科技搖籃的基地?
1995年竹科園區十五周年慶,園區營業額已接近三千億臺幣。圖片來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2020-11-30
9490
「竹科當初規劃的參考典範,除了矽谷,還有波士頓、北卡三角研究園,是當時亞洲首創的新模式。」科管局第八任局長顏宗明表示,但這個模式由於太過創新,一開始竟乏人問津;可是到了今天,竹科已聚集超過500家以上的企業,從一開始的乏人問津,到全球廠商都想擠進來的高科技「麥加」,一路上科管局的貢獻不能抹滅。

1980年竹科剛成立時,儘管有識之士不斷大聲疾呼「不能期待竹科有以前加工出口區的旋風式勝利,科技成長是緩慢痛苦的」,但仍擋不住國人熱烈的期待,整個風向都希望竹科能快速帶領臺灣走出經濟成長、產業轉型的困境。

根據當時初版的「三期十年計畫」勾勒,竹科必須要在1980-83年間,引進30-50個科技公司,帶來整套的密集技術、人才及製造經驗,而且希望在第三年時能有成品進軍國際市場!而這艱鉅任務的壓力,就落在科管局首任局長何宜慈的肩上。

為了吸引擁有技術的海外學人回國,何宜慈親自帶著建築師的設計圖,以及當時僅有的四棟建築的相片,風塵僕僕於美國各地做簡報,「那時園區做的是『推銷』,只要有一、兩家成功就沒問題了。」何宜慈回憶道。

寧缺勿濫 精選入區廠商 

在美國各地的走闖,竹科順利吸引了許多海外學人的目光,但何宜慈並非來者不拒,他要找的是未來產品能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而且是能「讓我們的科技人才,在國內能找得到挑戰性工作的廠商。」

但何宜慈的精挑細選,在當時甚至還造成了政府不支持留美學人回國創業的傳言,1980年3月在芝加哥全國電腦展向何宜慈提出申請的王渤渤認為,那是因為當時很多申請要在科學園區設廠的留美學人,提出的計畫都不具體,產品的界定也模糊不清,卻指望政府能提供一半以上的資金協助設廠,當然很難被接受,「這些人的基本心態都有問題。這樣就完全失去當初回國開發的意義了!」

初版的「三期十年計畫」規劃,希望竹科在第三年時能有成品進軍國際市場!而這項艱鉅任務的壓力,就落在首任局長何宜慈的肩上。由左至右為何希淳、瞿寧若、何宜慈及李東陽慶祝園區三周歲合影留念。 

竹科第一年,入區公司僅七家,「在竹科的實驗中學,一到三年級都招不到一班。」台揚科技榮譽董事長謝其嘉說,那段日子可以拍蒼蠅。不過何宜慈的精兵策略後來也印證了其正確,到1983年,竹科不但達成目標有37家廠商入駐,而且園區中倒下去的公司不到10%,遠勝於加州矽谷50%的失敗率。

迎來爆發 廠商趨之若鶩

因為初期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所以竹科一開始招商並不一味選擇大公司,而是瞄準成長率較高的公司,以減少風險性。

但小資本的公司,自然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科管局第九任局長顏宗明表示,「由於高科技產業投資期長,風險很高,一開始進來投資的廠商很少,園區空空蕩蕩。」為了活絡解決這個問題,竹科引進創投,「科學園區若要成功,風險性投資公司必須存在。」時任科管局副局長的童虎大聲疾呼。

後來李國鼎找交通銀行董事長謝森中一起推動此事,成立8億元的「投資創投基金」,竹科許多廠商都曾獲得創投協助,包括聯電、華邦、旺宏、茂矽等,這些廠商的成功,也讓整個產業體系得以成功建立,從此申請進入竹科的廠商趨之若鶩。顏宗明說:「我印象相當深刻,1987年時,竹科廠商家數才50幾家,1991年100多家廠商,營業額700多億,1993年我進來以後就急速成長,每年快速在往上爬。」


台揚科技榮譽董事長謝其嘉,一路陪著園區成長。 

竹科當時最火紅的產業是電腦及周邊產業,營業額占科學園區整體營收比率曾經高達七到八成。「竹科第一次年產值突破新臺幣1,000億元,總共花了約莫13年的時間。從1,000億到1兆,約11年,變化一直很快速。」曾任中科管理局局長及竹科管理局投資組組長,現任科技部參事陳銘煌娓娓訴說電腦周邊產業紅透半邊天的盛況,「還記得李登輝擔任總統的期間,科管局曾接獲通知,需配合安排總統視察竹科參訪高科技廠商行程,當時竹科宏碁電腦已聞名全球,電腦及周邊產品如竹科生產掃描器(scanner)之世界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於是安排李登輝總統參訪全球掃描器市場主要生產廠商,包括全友、鴻友、力捷為園區主要掃描器廠商。」

顏宗明表示,他見證了在創投基金的挹注下,廠商申請入園與園區營業額急速上升的歷史時刻。 

外商眼中最佳的政府夥伴

多國籍企業在臺灣經濟發展歷史上一直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提供了資金、技術、管理及市場,所以竹科自開始就很積極地引進外資企業,以協助高科技產業掌握世界潮流。

但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海外歸國的創業家,似乎都難以適應跟政府打交道,「公文程序太慢,管制關卡太多」讓要求日新月異的資訊工業怨聲載道,甚至有一家外商在報紙專欄上寫道:「政府似乎對辦事效率沒有興趣,只是想如何防止犯錯。」鴻海董事毛渝南,當年在產製電子交換機的臺灣標準電子公司擔任副總,就嚴厲批評,「這根本是拿未開發國家的體系,要做已開發國家的事,還想開花結果。」

但在竹科,科管局大大降低了外資企業與政府溝通的門檻,即使當時大家認為科管局屬於國科會,協調各部會有困難,但科管局的表現卻大大出人意料,1984年《天下雜誌》特別展開對外商的問卷調查,在調查中外商對政府機構效率的評級遠遠落在「滿意」以下,幾近「差」的階段,可是外商們卻都提到有家機構必須表揚,「最高的讚譽應屬於SIPA(科學園區管理局)。」

「當時政府的作為,幾乎是百分百正確啦!園區的設施、住宿、實驗中小學的設立、成立公會、在園區有海關銀行等等,真的很了不起。」謝其嘉直接了當的形容當時科管局的作為。科管局專業化的管理,加上竹科的高素質人才、產業群聚效益,讓越來越多外商選擇來竹科投資,「輸不起的大投資,就到臺灣來。」飛利浦的魯業琦表示臺灣強大的工程能力,使先進國許多投資大、需要量產的計畫,就想到臺灣。如杜邦、羅門哈斯、應材等外商,均在竹科有相當好的發展。

推動產業不斷創新

隨著時間演進,進入成熟期的竹科,不再追求廠商擠破頭的盛況,而是把竹科當搖籃與基地,科管局第四任局長王弓解釋搖籃的做法,是把竹科定位成一個提供新公司孕育成長的地方,等到這些公司具有規模後,就搬到外面發展,把廠地留給後來的新公司;基地的做法,則是廠商把技術研發等核心工作留在園區做,生產廠房則移到外面蓋。

王弓認為,真正做事的態度,應要認真分析問題,才能提出正確的對策。 

進入新世紀後,正如前文〈海外菁英歸國創天下〉中所提到矽谷開始新的轉型,竹科的招商策略也開始因應調整,以推動竹科產業的新陳代謝。像是推動IC設計園區,並積極與駐外單位接洽,希望由竹科派人長駐矽谷,建立招商窗口,「2002年我們去矽谷招商,在矽谷佛里蒙的會議室就擠了三、四百人!」第六任局長李界木回憶說。

近期,生物科技產業成為竹科新的成長主力,新竹生醫園區吸引了大批新創企業進駐,而科管局在這新一波生技候鳥返台中,更是主動出擊。在工研院生醫領域多項研發成果技轉衍生出新創公司(spin-off),以及科技部推動STB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的助攻下,根據統計,2019年竹科新核准40家廠商,總核准金額為176.12億元,較2018年成長34.07%,其中生技類就有15家占37.5%,可見如今生技產業的確已接過火炬,成為維持竹科熱度的生力軍。

蔡英文總統參訪新竹生醫園區並參觀新創公司的智慧醫材主題館,深入了解國內生醫產業發展現況。

【延伸閱讀】
【竹科40周年】李國鼎:臺灣應該要成立怎樣的新半導體公司? 那些年回國創天下的科技人才
【竹科40周年】宏碁下的棋是沒有邊界的圍棋盤 從中華商場出發的科技巨人
「榮耀竹科 飛越40」 竹科園慶14、15日重磅登場
【竹科40周年】傳承奠基石 開創新未來:竹科國際論壇報導
【竹科40周年】新加坡都來取經的科技廊帶 1980年代讓國際驚艷的發展策略
【竹科40周年】「我們賣的不是一顆IC,而是臺灣的產業競爭優勢」 科技產業持續進化成冉冉新星
【竹科40周年】「方向正確,就會吸引更多人進入這城市」從硬優勢與軟實打造新竹人文科技城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