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哪些正在實驗中的智慧城市服務?

台北有哪些正在實驗中的智慧城市服務?
2016-10-12
文・鄧凱元
16453
非請勿入的公部門,能做出哪些新科技應用?這四個創新服務,你真的都用得到。

每次颱風過後,大台北總面臨用水混濁的問題。

台北有了新方法。九月中,頂著強風,翡翠水庫的上空,一架無人機緩緩升空,循三角形路線飛向水庫中心,再從一百多公尺高的主壩旁飛回陸地,操作人員在岸邊接收無人機拍攝的即時影像。這是翡翠水庫第二度有無人機飛上空,測試輔助現有的水質檢測機制。

「我們要把整個城市當成實驗室,」台北市副市長,也是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召集人林欽榮說。

如何把非請勿入的公部門,轉變為新科技的舞台,以民間為主,公部門為輔,「由下而上」推動智慧城市?

去年底,台北市政府在資訊局下編了預算,由台北市電腦公會、資策會、商發院、律師事務所共同設立「台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

智慧城市辦公室擔任媒合平台,引進民間最新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進入公部門場域實地測試。

台北正逐步建立智慧運輸系統,整合公車動態資訊、停車場空位、路況、交通號誌狀況等,提供市府即時交通實況,幫助決策。(劉國泰攝)

從交通、防災、銀髮服務等領域,台北市政府鼓勵新創團隊自己提案,把城市當成實驗場。左圖:綠創新科技研發的無人機,飛行距離五公里、載重五公斤,搭載攝影機或感測器,可協助判定水庫的水質狀況。(劉國泰攝)

由下而上:70多個民間團隊參與

半年多來,從銀髮服務、智慧公宅、交通、防災等領域,共有七十多個團隊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幫政府解決問題,也證明開發者提出的方法不是空口白話。

這種由下而上,由民間推動智慧城市的做法,是全台首創。好處是,讓公部門有新科技的刺激,而民間也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服務。「這比傳統智慧城市的做法更進一步了,」曾任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的都市計劃學系教授林峰田說。

負責督導智慧城市辦公室,台北市政府資訊局長李維斌解釋,業者也需要城市作為舞台,讓外界看見。但公部門習慣在發包時,選擇最熟悉、但不一定是最與時俱進的資訊科技服務,專業辦公室可以突破這個慣性。

但要讓業者進入公部門場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李維斌說,公部門深似海,業者要找到對的人已經很難,公務員又怕與業者接觸,因此才需要成立不是公務員身分的智慧城市辦公室,到產業界打滾蒐集資訊。

首度進入翡翠水庫測試自家無人機的綠創新科技執行長蔡錦鴻說,透過戴爾電腦,他們聯繫上專案辦公室,才有機會在多次簡報後,進入水庫實測,「外界要看到實測才會相信。」

不只開放水庫,今年三月台北市也和中研院、瑞昱、訊舟、華碩合作,在北市一百五十個國小,佈設民間捐贈的「空氣盒子」。

這台能檢測PM2.5、濕度、溫度的空氣盒子推出不到半年,讓其他五都爭相引進,從南到北已有超過兩千個據點,甚至還賣到新加坡去。

「台灣可以成為華人社會優質生活的輸出國,」林欽榮期待。

目標:智慧城市的輸出國

他表示,台灣的中小企業能製造出很棒的單一產品,但欠缺系統整合,以及適當的城市當展演場,把成果拿到國外打仗。

要成為智慧城市的輸出國,還要有基礎建設輔助。

去年十一月,台北市率先在十二個區公所架設功率遍布全台北的「LoRa」物聯網基地台(長距離、低功耗傳輸技術)。

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說,比起無線網路,LoRa頻寬小,耗電量低,是智慧城市很重要的基礎建設。

在十二個LoRa完成後,只要通過審核,開發者就能免費使用台北LoRa頻寬,測試自己的服務。

舉例來說,過去台北市失智老人要有定位服務,必須有手機外加網路門號,成本至少三、四千元,但運用Lora的發報裝置卻只要兩百元,也不需時常充電。

李鎮宇說,開放這樣的基礎建設,就是要讓開發社群發揮創意,在城市實驗無限的可能。

富有智慧城市實驗精神的,除了由下而上的微型創意外,台北市府主導的大型方案,也很有冒險精神。

冒險是為了要面對台北市的人口老化與交通堵塞。

林欽榮說,台北市將在二○二二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比全國人口的平均值還要提早三年,而台北的人口密集度也將再攀升。

在市長柯文哲所宣示的五萬戶公宅中,佔十分之一的五千戶,即將導入銀髮族需要的新科技,成為智慧銀髮健康宅。

五千戶智慧銀髮健康宅

林欽榮說,過去以房養老推不動,必須想新方法。

他們統計發現,台北市的銀髮族平均使用五、六十坪的房屋。坪數過大維持不易,城市資源也無法釋出。因此健康宅要鼓勵的是,銀髮族搬到十多坪大小,有全新科技的健康宅,政府幫忙代租代管原有的房子,多出來的租金就可以當成生活費。

智慧宅如何把智慧科技帶進去,也是一項挑戰。林欽榮說,要鬆綁採購法,採最有利標的精神。

他表示,世界各國在推動智慧城市時,都面臨政府法規僵化,無法引入新科技的問題,因此他們七月為智慧公宅訂出了「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區建置規範手冊」,僅規範智慧住宅的「必修」,保留空間給開發者自己提「選修」。

以青年住宅為例,只規範必須有智慧電網、光纖到府、電動汽車停車區充電系統等,其他如托育中心需增設視訊系統等,就由民間自己提案。

「今日技術,明日落伍,我們不應該被採購法綁死,」林欽榮說。

台北市想做的事很多,但是否真能做得來,考驗的是柯市府上任後外界擔心的協調能力。

林峰田認為,智慧城市已是一條必須走的路,有人走得快,也有人走得慢,重點是身為大腦的決策中心,能不能集中資源抓準方向,並有效率地協調各局處,「這會決定城市推動的成敗。」

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表示,台北市歷任市長,已經打下穩固的基礎,市府應該做好整合前後任市府所推動的智慧城市方案,「市政要連貫。」他舉例,如果只規劃台北車站,而未將北市超過百個捷運站,以及未來的雙子星「國門」計劃一併考慮,智慧交通恐怕會事倍功半,「速度已經慢了。」

當智慧城市已成為城市的必修課,首善之都台北能否抓到市民的需求,集中資源顛覆城市樣貌,各界都期待。

台北有哪些正在實驗中的智慧服務?

智慧實驗1:「空氣盒子」防空污

以往,北市民眾要知道住家附近PM2.5的濃度,只能仰賴環保署建置的八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今年三月,結合瑞昱、訊舟、華碩及中研院等團體。北市府採由下而上,公私協力的方式,由開發者捐贈300個空氣感測器,建置在台北150個國小,其餘則發給一般市民、社群開發者及環保局。全台北等於多了300個監測點,能得知住家附近的空氣品質。

智慧實驗2:智慧交通三部曲,U-Moto、U-Car要來了

在YouBike微笑單車之後,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說,十月下旬要再推出U-Moto,提供電動摩托車A地借B地還的服務,明年一月後要推出U-Car,預計要和80個停車場結合。

台北車站也將導入智慧導引系統。只要下載app,走進車站手機就會將旅客導航到目的地,還能即時彙報列車資訊,讓旅客不需在地底狂奔,順利優雅搭車。

智慧實驗3:還原歷史,穿越時空遇上蔣渭水

台北市仍保存清朝至今的歷史與地政資料,搭配AR/VR技術。十月將要用AR技術重現蔣渭水在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的經過,並且以虛擬技術還原歷史建築。

智慧實驗4:關懷生命,TNVR流浪犬追蹤試驗專案

台北市是亞洲第一個在首都架設「LoRa」智慧城市實驗平台的都市,LoRa具有長距離、低功耗的傳輸特性。

以社子島作為試驗場域,台北市在流浪犬身上裝設GPS定位系統,定時10到30分鐘回傳位置資訊,觀察流浪犬的行為與群聚狀況,及追蹤疫苗有效期,並有預警系統,能通知公部門定期施打疫苗。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