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竹、蕨、芒草等冷門植物 混搭出歐洲老城的新秘密花園

【圖輯】竹、蕨、芒草等冷門植物 混搭出歐洲老城的新秘密花園
德國城市杜塞道夫的「12座中美洲式交通分隔島」,運用廢棄輪胎與植物,創造城市裡截然不同的綠色景觀。圖片來源:麥浩斯
2021-01-05
文、圖・喬納斯・萊夫(取自《常綠城市》)
14275
除了行道樹、公園綠地,我們還能如何營造一個常綠的宜居城市?

細細觀察一座城市,住宅越蓋越高,住宅間的空隙也越來越少;但我們仍然能在市區找到活用空間,並運用植物美化空間。而發掘與活化表面上看不見的空間,就成為了景觀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建築師與其他相關領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接著,我們就要判斷這些空間能否長期使用,例如屋頂空間、建築物間的縫隙或是內院,又或者只能夠短暫使用。後者適用於未來短時間內可能會開發,或是未來使用性質仍不明確的土地。

國際城市中有哪些設計師,巧妙運用你沒想過的狹小一角,驚喜創造出一片宜人綠意?

德國・像卡丁車賽道的交通分隔島?

城市:德國 杜塞道夫(Düsseldorf)
設計規劃:緹塔・吉斯

我們如何在街道中進行高品質的植栽綠化?街道植栽最重要的就是必須符合機能需求,除了行道樹,也包含樹籬、地被植物與景觀草坪。同時,街道空間也越來越受重視,特別是圓環。

在德國,混合不同草本植物的植栽方式在道路綠化中越來越受歡迎,隨著時間推移,它們擴大了生存範圍,並且發展出類似草地的特徵。但這真的適合城市嗎?

這35年來,德國城市杜塞道夫已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規劃者吉斯在市中心完成了她的第一個景觀設計案。從此,所有的汽車、卡車與電車彷彿穿梭在一座叢林中——一座由棕櫚樹與高達5公尺的竹子所構成的叢林。冬天時,當其他街道行道樹都枯萎凋零,這裡的棕櫚樹與竹子卻能保持著美麗的綠色,也使當地居民十分驚訝。

在這期間,杜塞道夫也完成其他的景觀設計案,使這座城市成為歐洲城市綠化的新興中心。(延伸閱讀|你的城市適合哪一種原生樹?林務局公布106種台灣原生植物指南

杜塞道夫的「12座中美洲式交通分隔島」捨棄分隔島常使用的路緣石,改以廢棄輪胎搭配1公尺高的王蘭,這令人第一眼聯想到了卡丁車賽道,也吸引駕駛注意力。該路口重新設計以來,交通的事故量減少許多。杜塞道夫的「12座中美洲式交通分隔島」捨棄分隔島常使用的路緣石,改以廢棄輪胎搭配1公尺高的王蘭,這令人第一眼聯想到了卡丁車賽道,也吸引駕駛注意力。該路口重新設計以來,交通的事故量減少許多。

與電車平行的交通分隔島上佇立許多棕櫚樹,以及外貌被修剪成與之相似的火炬樹。與電車平行的交通分隔島上佇立許多棕櫚樹,以及外貌被修剪成與之相似的火炬樹。

在德國柏林的恩斯特・羅伊特廣場中,匯集著許多交通繁雜的道路,好不容易剩下的小小的交通分隔島,卻還必須容納路邊停車的車輛。2013年,吉斯在一塊狹長地段上,運用各種孟宗竹屬植物,其中還種植了掌葉笹竹、大虎杖、蘆葦與許多不同的開花植物。在德國柏林的恩斯特・羅伊特廣場中,匯集著許多交通繁雜的道路,好不容易剩下的小小的交通分隔島,卻還必須容納路邊停車的車輛。2013年,吉斯在一塊狹長地段上,運用各種孟宗竹屬植物,其中還種植了掌葉笹竹、大虎杖、蘆葦與許多不同的開花植物。

在這個中美洲式的交通分隔島上,除了圖片前方主要的喙絲蘭,還種植許多王蘭屬植物。其之下則生長著柳枝稷,而它整個冬天中都會呈現出強烈的米黃色。在這個中美洲式的交通分隔島上,除了圖片前方主要的喙絲蘭,還種植許多王蘭屬植物。其之下則生長著柳枝稷,而它整個冬天中都會呈現出強烈的米黃色。

義大利・老城區裡的綠色廣場與巨型盆栽

城市:義大利 貝加莫老城區(Bergamo, Altstadt)
設計規劃:安迪・斯圖真(Andy Sturgeon,2015年負責維奇亞老廣場的設計,每年會變換主題與設計師)

義大利的城市貝加莫坐落在阿爾卑斯南邊的山腳下,風景如畫,擁有「旅遊寶石」的美譽。其中的老城區環繞古老的文化景觀,2006年,這裡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候選名單。

如同其他義大利北部與中部許多典型未被破壞的老城市,貝加莫城牆內植栽較少。但這個景觀情況每年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原來,2010年起,貝加莫每年9月都會舉辦一場園藝與景觀建築界的國際藝術節「Arketipos Festival」。除了有專業人士會議與為學生舉辦的國際工作坊,這項計畫還提供大眾參與的展覽活動。

為期三週的活動裡,數不清的老城巷弄會充滿巨大盆栽,並種植繁多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可容納400公升草類的植物盆栽,而這也是當地苗圃的特產之一。(延伸閱讀|改造台北40年老公寓 台中花博策展人吳書原:我在露台養一座森林

義大利貝加默老城區的維奇亞老廣場,是當地一年一度藝術節的活動中心。義大利貝加默老城區的維奇亞老廣場,是當地一年一度藝術節的活動中心。

在貝加默的藝術節裡,被裝入大型容器中的草類植物總成為眾人焦點。除了在9月盛開花朵的眾多芒草品種,血紅色葉子的白茅栽培種「紅色男爵」也十分令人嘆為觀止。在貝加默的藝術節裡,被裝入大型容器中的草類植物總成為眾人焦點。除了在9月盛開花朵的眾多芒草品種,血紅色葉子的白茅栽培種「紅色男爵」也十分令人嘆為觀止。

漆成黑色的木頭構成了一座架高花圃,其中種植許多茂密的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這些被精心安排的植栽吸引人們駐足欣賞漆成黑色的木頭構成了一座架高花圃,其中種植許多茂密的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這些被精心安排的植栽吸引人們駐足欣賞。

此外,活動期間,老城區中心的維奇亞老廣場也會化身成一座「綠色廣場」,廣場兩側有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建築——市政廳與城市塔樓;連著名的建築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也曾稱其為「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

每年,主辦單位都邀請不同設計師規劃這座廣場,且設計會呼應藝術節不同的植栽主題。而為了保護具歷史價值的廣場舖面,設計師也會採用人工草皮作為上層盆栽植物的緩衝基礎。

維奇亞老廣場在藝術節期間被稱之為「綠色廣場」。除了植物,實體道具如圓草堆,也是設計師的拿手好戲之一,甚至連歷史悠久的水池也成為了這片臨時景觀的一分子。維奇亞老廣場在藝術節期間被稱之為「綠色廣場」。除了植物,實體道具如圓草堆,也是設計師的拿手好戲之一,甚至連歷史悠久的水池也成為了這片臨時景觀的一分子。

並非每個廣場角落都會完全使用植物,例如,邊緣地帶僅局部運用草類植物,為孩童創造出了生動活潑的遊戲空間。並非每個廣場角落都會完全使用植物,例如,邊緣地帶僅局部運用草類植物,為孩童創造出了生動活潑的遊戲空間。

2015年的藝術節主題是可食用植物。當時,維奇亞老廣場變成一座茂密的稻田與水果花園。從此次成功的規劃中也可看出,幾乎沒有植物不能運用於城市臨時地景。2015年的藝術節主題是可食用植物。當時,維奇亞老廣場變成一座茂密的稻田與水果花園。從此次成功的規劃中也可看出,幾乎沒有植物不能運用於城市臨時地景。

老城區的小廣場也成為一場草類植物博覽會。在夜晚時分,燈光照明會使這些草類植物樣貌更加奇特,也讓人們更印象深刻。除了許多芒屬植物,柳枝稷、銀蘆與知風草也以不同面貌出現。老城區的小廣場也成為一場草類植物博覽會。在夜晚時分,燈光照明會使這些草類植物樣貌更加奇特,也讓人們更印象深刻。除了許多芒屬植物,柳枝稷、銀蘆與知風草也以不同面貌出現。

瑞士・城市綠建築的蕨類森林

城市:瑞士 蘇黎世歐洲林蔭大道21號(Zürich, Europaallee 21)
設計規劃:火山工作室(Studio Vulkan)與英戈爾德園藝&綠化(Ingold Gartenbau & Begrünungen)

有反差的事物總會吸引人們注意力,而在瑞士城市蘇黎世的這個庭院中,就存在著許多反差:深色的建築立面、米白色的殼灰岩和在建築最低點的小淺池。

雨天時,四周建築的屋頂雨水都會匯集在這個淺池中,待累積至一定的量後,再做為灌溉用水使用;若降雨量過大,過量的雨水還會被存入地下水道中。(延伸閱讀|台北怎麼變「海綿城市」?土地多吸水一公分,就能容受1000座游泳池水量

堆疊的石灰岩板中爬滿了蕨類與苔蘚植物,令人聯想到中美洲馬雅文明的金字塔。堆疊的石灰岩板中爬滿了蕨類與苔蘚植物,令人聯想到中美洲馬雅文明的金字塔。

然而,其中最強烈的反差來自於這棟現代建築本體與植栽之間——多樣的蕨類、苔蘚植物、些許的草類植物與鳶尾,都能在石灰岩板的縫隙中茁壯。

在這樣濕氣穩定的地方,植物看起來正以勢不可擋的速度蔓延,屆時,整個庭院雜草叢生似乎只是個時間問題……但是,設計師藉由灑水系統局部供水,巧妙控制植物的生長區域,就能避免雜草叢生。(延伸閱讀|你的城市該種多少樹? AI 搭配 Google 街景算給你看

在蕨類植物群中也能夠觀察到鮮明的對比:例如單葉、葉革質、翠綠色的對開蕨與具有二回羽狀複葉的多鱗耳蕨,或具有灰色葉片的鬼蕨。此外,苔蘚植物如同蒴苔屬、灰苔屬、金髮苔屬與曲尾苔屬,也能生長在此類濕氣穩定的地方。在蕨類植物群中也能夠觀察到鮮明的對比:例如單葉、葉革質、翠綠色的對開蕨與具有二回羽狀複葉的多鱗耳蕨,或具有灰色葉片的鬼蕨。此外,苔蘚植物如同蒴苔屬、灰苔屬、金髮苔屬與曲尾苔屬,也能生長在此類濕氣穩定的地方。


書名:《常綠城市:地價高漲與氣候變遷下,都市景觀綠化的設計規劃及實踐案例》  作者:喬納斯・萊夫(Jonas Reif)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0.11.21

書名:《常綠城市:地價高漲與氣候變遷下,都市景觀綠化的設計規劃及實踐案例》
作者:喬納斯・萊夫(Jonas Reif)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0.11.21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