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哥哥、姐姐們,在陰暗的廠房中排成一整列⋯⋯」看見這一幕,產業龍頭總經理決定帶夥伴智慧轉型

「一群哥哥、姐姐們,在陰暗的廠房中排成一整列⋯⋯」看見這一幕,產業龍頭總經理決定帶夥伴智慧轉型
工廠內陰暗的環境與手工作業帶來的震撼,讓上銀開始思考台灣傳統產業該如何發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05-11
文・陳泳翰(摘自《智能工廠來了!》)
15433
工業4.0的口號在台灣喊得滿天價響,其實上銀董事長卓永財自己全然明白,包括上銀自己,都還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只因對台灣產業發展的使命感,讓他認定上銀應當接下這個任務,「我們今天做這件事情,不是要去接一筆生意或訂單,要把它當成上銀作為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去思考。」

這項任務是由經濟部交辦,希望輔導水五金和手工具產業的轉型計畫。

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不能接受,那就動手做!

這兩門傳統產業在台灣都有數十年歷史,卻都同樣面臨工作人員老化、人才凋零的潛在困境。政府單位希望找一家研發能量比較雄厚的企業,出面帶領這些傳產業者朝「智慧自動化」轉型。以坊間流行的術語來說,就是引導業界邁向「工業4.0」,提早為更加劇烈的國際競爭做準備。

而被工業局挑中的領頭企業,正是經營規模扶搖直上的上銀科技。

對全力投入機器人產業的上銀科技來說,如果能將機器人系統的研發,與這份被交辦的傳產轉型升級計畫結合起來,即便計畫本身難以獲得金錢上的實質利益,至少不會偏離公司本來的業務太多。在這個前提下,將整份計畫的現場執行任務,交到執掌機器人研發單位的吳文加手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上銀-智慧工廠-智慧製造上銀科技積極投入於機器人產業。圖片來源:上銀科技粉專

但說不清楚為什麼,上銀總經理蔡惠卿就是一直下不了決心。

她將吳文加叫進了辦公室,希望先透過書面資料瞭解一下,目前篩選出來的合作夥伴,大概是些什麼樣貌。不看則已,一讀完資料後,蔡惠卿難以掩飾第一時間的失望。

最後被挑選出的這幾家公司,不論是資本額、營業額和廠房規模,都比她本來預期的還要小,那當下,蔡惠卿反而更加躊躇,更加猶豫不決了。

她自言自語道:「我是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有那麼多重要的責任在身上,而這四家企業規模那麼小,真的非要我騰出時間和管理能力投入嗎?」即使上司和部屬都有意願,蔡惠卿依舊找不到非將頭洗下去不可的堅決動力。

兩天後,她又將吳文加喚來,決定直接到四家廠商的工作現場走走,心想或許來趟實際接觸,能夠讓自己找到切入的動機和想法。

而她果然被眼見的一切給重重衝擊。蔡惠卿沒料到,台灣從經濟起飛的年代到現在,已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受足了國際化的洗禮,怎麼還有中小企業的工作環境,依然停留在數十年前的水準原地踏步?

「當我看到一群年長的哥哥、姐姐們,在陰暗的廠房中,排成一整列以手工做拋光時,突然間心頭一陣震撼。這和我的想像落差太大了,從這群人手中交出去的產品,不是都要交給世界知名品牌嗎?為什麼員工無法擁有一個更理想的工作條件?

蔡惠卿正色道:「坦白講,這樣的環境我非常不能接受。」

那個當下,她感覺自己腦袋總算接通了卓永財念茲在茲的企業社會責任,這才下定決心非將整個計畫接下不可。

她轉身對吳文加說道:「我覺得我們有責任,讓年長的員工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讓年輕人願意進入環境改善後的傳統產業。只要有年輕人願意進入,這些傳統產業就有改變的希望。」(延伸閱讀|30年老紡織廠如何全球佈局智慧工廠,扭轉夕陽產業?

贏得信賴+吸引人才=挑戰智慧自動化的無形效益

「大家不要害怕挑戰智動化,連我這沒念過多少書的人都辦得到了。」對此,上銀的工程師們也能負起佐證責任,經過這段時間的耳濡目染,已近退休年齡的吳佾達,談起諸如MES製造執行系統之類的新穎名詞,也能講得頭頭是道。

在水手計畫的最後階段,將工廠裡的軟、硬體做最後整合,是上銀和隴鈦團隊花費最多心力耕耘之處。

新近購入的數十組機台,現在全部都要用雲端串接起來,由一台電腦下指令,啟動自動更換刀具、夾具以及自動上下料和自動檢測功能,如何透過程式設計,讓機台之間能夠溝通順暢,不致彼此干擾,是件有一定難度的工程。

上銀-智慧工廠-智慧製造透過程式設計,利用雲端串接各機台,保持溝通順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但終究大功告成,而且還有餘力讓混線生產的規格,從原先設定的三種,增加到了四種。

許多同業都對機器手臂拋光感到濃厚興趣,畢竟這段流程,確實是頂番婆水五金產業最大的痛點所在。

在此之前,上銀和工研院的工程師團隊,仍然分別從機械和軟體端,持續優化機器手臂的動作,讓它夾持工件拋光的模樣,越來越逼近人類真實動作的韻律和節奏,毫無刻意卻又賞心悅目。

儘管如此,上銀工程師王虓也承認,以機器手臂拋光,目前還不是萬能。在拋光過程中,砂帶會跟著磨損,但是機器手臂並不知道,仍然持續以相同的軌跡和力度夾持工件拋光,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拋光品質的穩定性。

要改善這個狀況,就必須在機器手臂上增加壓力補償機制,但這在短期內並不容易做到,也是讓王虓略感遺憾與美中不足之處。

即便還稱不上完美,黃柏睿說,現在的隴鈦,已經是和水手計畫執行前完全不一樣的公司了。

兩年前,他的父親和創業夥伴吳佾達,管理公司的方式是坐在辦公室裡,面對一整排的閉路電視畫面,監視著產線上的最新狀況。

但是花了兩年將軟、硬體整合完畢後,年輕一代的隴鈦主管,管理介面已經換成了平板電腦,透過螢幕上的顏色和圓餅圖變化,就能即時掌握每一處加工站點目前的產能變化。

「許多人私底下都在詢問,隴鈦投資智動化總共花了多少錢?如果只看有形的金錢投入和產出,我相信大多數人應該聽完就會被嚇跑。可是實際上,我們獲得的無形效益太多了。」黃柏睿說:「現在經銷商和客戶都會來參觀,知道隴鈦已經有能力做到更精密的產品時,對公司的信賴度就會提升。」

事實上,最近黃柏睿就接到了一筆來自高階客戶的新訂單,新客戶產品的終端售價,是隴鈦過去客戶的十倍,打破了他有印象以來的最高紀錄。

不只是新客戶,越來越多二、三十歲上下的新進員工,也是新廠房和智動化產線為隴鈦帶來的無形效益。過了先前那段轉型陣痛期,如今人員的流動總算穩定下來,適應不良的情形也鮮少再出現。(延伸閱讀|九成德國企業也怕工業4.0 梅克爾政府怎麼幫?


上銀-智慧工廠-智慧製造

書名:《智能工廠來了!:一場水五金與手工具的創新實驗紀錄》
作者:陳泳翰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1/04/28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