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相距200公里,花蓮如何用科技連起智慧照護生活圈?|徐榛蔚專欄

南北相距200公里,花蓮如何用科技連起智慧照護生活圈?|徐榛蔚專欄
花蓮縣在2021健康城市大調查中,成績大幅進步,奪下非六都的第一名。圖片來源:花蓮縣政府
2021-10-07
文・徐榛蔚(花蓮縣縣長) 圖・花蓮縣政府衛生局
12182
花蓮在2021年《康健雜誌》健康城市大調查表現亮眼,成為非六都的第一名。

健康城市大調查透過「社會經濟」「醫療服務」「健康環境」「整體成果」等四大構面共19個指標,全方位檢視都市生活環境是否健康。

我們很欣喜花蓮的努力被看見,總排名也從去年的第十名躍升至第四名,其中環境和醫療服務構面更名列全國第一。能獲此殊榮,是全體同仁與鄉親的支持,這也表示花蓮不只好山、好水、好健康,更是一個宜居的幸福城。

揹起運動舒包,老人有肌力更健康

要打造一個宜居的幸福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對於鄉親最擔心的醫療照護及長照安老等問題,花蓮縣透過智慧照護系統來補足地勢狹長、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輩健康安老,是我上任以來念茲在茲的重要課題。截至今年八月底,花蓮縣65歲以上長輩占總人口18.04%,比台灣整體較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甚至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因此,若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就能讓長輩健康老化。

有鑑於此,我們從2018年首創「運動舒包」,內有彈力帶、復健棍、彈力球、沙袋等工具,也在社區長者據點推動。

我們結合復健科團隊與健身專業教練指導,半年內長輩的握力平均提升了1.22公斤,五次坐站所需時間縮短為平均9.93秒。

我們不僅鼓勵長輩出門到據點使用運動舒包,還可以交朋友、轉換心情,迄今社區據點已發放上千個舒包,長輩的行動力跟健康都有顯著的進步。

我們也具體落實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計畫,讓長輩的飲食更具營養均衡和美味好吃。近期,衛生局的長照科結合物理治療師,研發全國首創的「我協助、你好吞」方案,利用有趣好玩的遊戲方式來彈跳舌頭、舞動雙唇、鼓動雙頰和伸展咽喉,以達增強整體吞嚥的能力,來解決長輩吞嚥困難,降低因嗆到造成的呼吸道問題。

善用科技,打造智慧的照護生活圈

由於花蓮地形狹長,南北距離200公里,因此極需運用資通訊智慧系統與IoT物聯網,打造一個「智慧的照護生活圈」,讓醫護人員能及時掌握鄉親的健康狀態。

在縣府同仁們努力推波助瀾下,花蓮積極發展遠距醫療。花蓮慈濟醫院在2018年率先跟秀林鄉合作「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建構「健康戶口名簿」,將全鄉民眾都納入慈濟的醫療照護系統,並以此模式逐步推向全縣。

目前,吉安、光復、鳳林、萬榮跟卓溪等鄉鎮也都已經擘建完成。預計2022年完成全縣鄉親的「個人行動健康帳戶」,可快速了解病患在不同醫療院所的狀況、疾病分布、健檢狀況等,以協助縣府提早規劃健康對策。

此外,全縣多個社區據點更布建「智慧量測-寶貝機」,首創「照專管理便利APP」「醫療院所及里長轉介通報APP」等數位工具,希望將花蓮打造為一個更安心友善的幸福城;這些努力也獲頒衛生福利部「109年高齡友善城市─創新獎」的殊榮。

另外,每萬人擁有合格照服員的數字更是名列全國第一,以及長照資源使用率同步列全國第一,讓花蓮的長輩能有最全方位的關照。(延伸閱讀|太魯閣號事件百日省思——孤城花蓮,4年如何練就災害自救力?|徐榛蔚專欄

智慧診間,發揮遠距醫療的能量

雖然花蓮各項資源不若六都豐沛,但我們的執業醫師和護理師服務人數在《康健雜誌》的調查排名分別為第四跟第三名。

很多人認為,花東地區請不到醫護人員,但我們逆向思考,邀請喜歡花蓮生活節奏、沒有孩子升學負擔、充滿對偏鄉服務熱情,想回饋社會的資深醫生來花蓮;他們經驗更豐富,可提供民眾更完整的診斷。

沒想到反應熱烈,目前全縣各衛生所醫師已呈現滿額的狀態,對偏鄉民眾而言,健康更有保障。

花蓮有一個醫學中心、二個區域醫院、六個地區醫院及一個精神專科醫院,整體醫療量足夠;加上醫院急診室與消防局合作,積極培訓高級救護員,讓救護員能在第一時間於救護車上進行診斷和處置。他們也將病患病情同步上傳雲端資料給慈濟跟門諾等醫院,大幅縮短救治的空窗時間,降低患者到院前的生命危險。

目前整體而言,依狹長的花蓮來看,南區的醫療系統仍有進步空間。因此,我們運用衛生福利部的「醫中計畫」經費,2019年一月起,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增設24小時的兒科跟婦產科急診,神經內外科醫生也同步提供南區腦中風緊急處置的醫療,讓花東鄉親更安全無憂。

我們也規劃「智慧診間」,各衛生所自2010年十月起建置智慧診間服務,截至今年八月底,已有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萬榮鄉及玉里鎮等九間衛生所建置完成。

智慧診間提供血壓、血氧、血糖、體溫及身高體重等自動化多功能量測,還有開發診間叫號公播及網路掛號等服務;並結合LINE訊息推播,讓衛生所人員及時追蹤管理民眾量測資料及發布衛教宣導資訊。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也加速了醫療體系的智慧化。花蓮縣針對需遠距就醫或無法出門的患者,提供「遠距醫療看診」服務。從去年一月到今年九月15日止,全縣醫院執行「遠距醫療看診」已達6,808人次,受到鄉親們的肯定,解決許多長輩無法出門看診的困難。(延伸閱讀|疫情下,偏鄉的逆襲 台東為何能無痛推動「遠距醫療」?

花蓮-智慧醫療-遠距醫療-衛生所-智慧診間花蓮縣的遠距醫療看診計畫實行超過一年半,共有近七千人次使用。

全國首創心防所,守護民眾身心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真正的健康是身心靈三個層面都健康。有鑑於近年,越來越多人飽受生活、工作、經濟等各式各樣的壓力和困苦,造成情緒障礙、焦慮、憂鬱、各樣成癮、自殺等心靈問題。

曾經擔任兒科醫生的花蓮衛生局長朱家祥,多次跟我討論如何以更整合的方式,提供鄉親一站式的服務。經過多方奔走與尋找優秀的團隊,2021年九月我們開全國風氣之先,在花蓮市中心成立「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

心防所結合精神醫療團隊、心理師、社工師、關懷員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為民眾提供深入且全面性的優質服務,當民眾有心理困擾時,可就近來心防所尋求協助和諮詢。

心防所除了提供民眾心理健康專業服務,其他身心相關問題,都可以來看診,例如失眠、憂鬱、焦慮、躁鬱、恐慌、強迫、藥酒癮與網路成癮、壓力適應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等。

如果有戒斷成癮等問題,除了藥癮個案管理師的協助,還可以請心理師或社工師提供必要的輔導,不需要分掛不同科別,層層轉診,錯過最佳的改善時機。針對高風險的人口群,例如自殺、精神、家暴、性侵等對象,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協助。(延伸閱讀|疫情期間,AI如何撐起醫護心理健康,預防憂鬱自殺?

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花蓮-心理疾病今年九月,花蓮成立全台第一個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

當國人的平均餘命達81.3歲,花蓮縣政府努力建構一個讓鄉親可以從年輕到終老,從身體到心靈都幸福健康的守護網;我們與各醫事團隊將持續努力,打造花蓮成為一個宜居的幸福慢城。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未來城市首長專欄

「未來城市」為免費城市治理溝通平台,歡迎各縣市長、局處首長投稿。稿件請寄[email protected],編輯部將視情況調整內文與標題,並保留刊登權利。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