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益鑑:找出「美國不能競爭、中國不能模仿」的商業模式 比「投入智慧醫療」更值得問How&Why

詹益鑑:找出「美國不能競爭、中國不能模仿」的商業模式 比「投入智慧醫療」更值得問How&Why
生醫新創互貴興業策略長詹益鑑分析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的處境和機會。圖片來源:總統府
2022-01-13
整理・撰文 陳芳毓
21201
智慧醫療真的是我們的機會嗎?還是只是我們的想像?

(編按)生醫新創互貴興業策略長詹益鑑,曾任BioHub Taiwan助理執行長、AppWorks合夥人,有八年新創與八年創投經驗。2019年飛美任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者,後加入互貴興業,常駐矽谷。

2021年底,詹益鑑受科技部生醫人才培訓計畫(BTB)邀請,以「疫情下的北美醫療產業觀察與徵才募資經驗談」為題演講,主軸為數位醫療跟台灣軟體硬體的關係、台灣的醫療研發優勢能否能用於數位醫療領域,以及智慧醫療的商機跟挑戰。

以下為演講摘要:

疫前的醫療產業數位化與全球化

嬰兒潮世代全面屆退,「高齡化」的巨大趨勢不只在亞洲發生在,美國也在老化。1990年到2014年,美國有將近5,000萬高齡人口,未來十年是成長最劇烈的時間,會再增加2,000多萬人。

OECD國家的醫藥支出約在GDP的12到15%間,美國已占18%;每五塊錢的財富,就有一塊錢花在醫療上,醫療幾乎成為最大的產業,甚至超越了房地產。因為醫藥費用太高,高到國家必須出手,否則會造成社會問題。

高齡人口問題,涵蓋醫療照護與生活科技,也使預防醫學的需求成長。人活得越久,愈需要照顧、吃藥,甚至手術,美國就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有植入性醫材。

但美國醫療非常貴,效率也不佳。

我在當地觀察到一些現象。比如,2/3的美國照護機構都在打平邊緣,護士水準也參差不齊,只有一流醫院請得到大學學歷護士;加上醫療措施不那樣謹慎、記錄沒那麼詳實,造成醫療疏失、被告,所以政府要用提高效率來作為補貼的誘因。

因為高齡化,癌症、心血管、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類的藥品與醫材,也將是全球生醫發展重點。

疫情對北美醫療產業的衝擊

但這兩年的疫情,對醫療產業帶來新的衝擊與機會。

2020年三月疫情初期,門診跟手術都暫停,醫療資材公司2020年營收非常慘,但一次性的手術器械突然變得很重要。

此外,居家遠距醫療需求跳起來。線上看診比例從3%暴增至35%,除了年輕人使用率高,女性的使用率也比男性多一倍。

因為女性是照顧者,通常沒時間照顧自己,但遠距醫療使看診變得方便。第二,中年男性通常比較固執,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但女性比較聽社群的,願意嘗試。或許女性才是數位醫療的關鍵。

遠距醫療-視訊看診-居家照護-新冠肺炎-醫療產業趨勢-智慧醫療疫情大幅提升遠距醫療需求,且女性使用率較男性高一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疫情後,數位醫療產業的商機

疫情之後,大家都意識到公共衛生醫療的重要性。整體來說,醫藥保健新創約占投資60%,數位醫療投資率年增90%。

當數位跟實體醫療行為開始反轉,可以思考,十多年前智慧手機剛問世,我們也預測電商會轉移到手機、穿戴裝置會發生,帶動相關的半導體、面板、感測元件、演算法、社交平台、遊戲等產業;現在的醫療科技,正處在這個階段。

這裡有哪些商機?

首先,從各產業的數位化程度來看,醫療領域長期落後各實體產業。

因為,服務頻次與交易形態會影響產業數位化。你一輩子看過的醫師,一定比上過課的老師少;而愈是僵固性強的服務,愈沒有數位化的必要,因為人跟人關係非常緊密——你最信賴的人,一定攸關性命,自然不想換。

但因為疫情,醫院跟人距離改變,互動關係也變了。數位醫療不是單一形態,而是整個醫療行為各階段的數位化,以及科技的介入跟輔助。它不只用在治療,還用在藥物開發、診斷、預防,有愈來愈多軟硬體、人、環境、基因檢測的結合;院外或居家的診斷設備與服務,將高速成長。

2019到2020年,數位醫療的投資年增率高達90%。

數位醫療-投資趨勢-北美-智慧醫療-產業趨勢北美2013年到2020年數位醫療投資趨勢圖。圖片來源:互貴興業

兩、三年內,將是數位醫療的戰國時代;長期將由數位醫療平台、軟體醫材(SAAD)、人工智慧與關鍵零組件 (感測元件、醫療運算晶片等)等領域業者勝出。

除了數位醫療,醫材的投資也快速成長。

失智、老化,使非侵入性監控(遠距醫療與居家照護)、影像裝置(行動醫療與手持裝置)、神經醫學器材(老年失智與疼痛控制)變成醫療器材的高成長領域。

因為很多錢投到新創做研發制造,委託製造的成長曲線維持,甚至緩增,EMS的醫材大概有11%的成長率。

從台灣角度來看,如果五年後是數位醫療的戰國時代、十年後是終局,醫療科技會帶動哪些領域?

台灣有半導體護國神山、軟體研發工程師,又有醫療驗證單位,我個人覺得,台灣強項可能是感測元件與醫療運算晶片。

疫情對商業投資及新創發展的影響

因為疫情,我們遠距線上開會,但這其實是不符合人性的互動模式,也對新創投資有很大的改變——很多產品不能直接看或用,影響創投的判斷,所以資金往中、晚期移動,早期市場因為見不到人,幾乎募不到錢。

資金有多大?兩個概念數字。生醫創投從2018年底到2020年第二季,一路成長沒有停過,2019年初大概才140億美元,現在340億,成長超過一倍;但是投資案量從1,400家成長到現在1,500多家,沒有多多少。

意思是,新創平均拿到的投資金額是過去的兩、三倍,也往晚期移動,因為晚期拿到的投資金額平均值是早期的五到十倍。

再把新創分期來看,晚期(已經獲利,即將出場)的的案量,在北美,2019年初是十幾個案子,到2021年一月份則是70個案子,一季就有十幾個案子。其他地區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北美的上市熱潮非常明顯。

醫療照護類十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數量從58家到78家;今年第一季到第二季,數量成長34%,總估值從1,470億成長到2,140億,將近多了700億。

生醫-新創-產業趨勢-投資-智慧醫療-醫療產業全球的生醫新創投資仍持續成長。圖片來源:互貴興業

三次全球經濟風暴的回顧與展望

回看過去兩次經濟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因為公司沒人、沒錢,只好讓消費者上傳內容、編輯,產生了部落客和YouTuber,也誕生了Facebook,推動了網路內容分散化。

到了2008年金融風暴,因為對中央跟銀行的不信任,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比特幣出現,啟動了金融科技的分散化。

這一次疫情,我們過去深度信任的教育、醫療、房仲等產業,統統被迫線上化。醫用、家用、車用、教育用、金融,都變成矽谷這兩年、甚至未來五年的核心。

搭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或5G、AI,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起點。(延伸閱讀|陳良基:讓健全的產業生態系,成為拉近醫療與科技的力量|未來招待所——智慧醫療

台灣人才與資金的國際連結斷層與轉機

台灣趕不趕得上這一波醫療科技潮?我們盤點一下條件。

1980到2000年,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起飛,帶動台灣半導體及硬體業,生產基地開始移往中國。2000年前後畢業的台灣人才,幾乎都進了園區,為台灣創造很高的經濟成長,連結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也失去了跟美國深入連結的機會。

在這個歷史因素下,我們的確有一些失落。

2000到2015年,中國高速成長,美國網路產業興起,但台灣人才與資金由於大量西進,持續做硬體與中國製造,跟矽谷的「硬體→軟體→網路→行動」產業發展與投資脈絡,開始脫節。

直到2016年,中國熱錢退卻、美中貿易戰逐漸白熱化,日本又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台灣的國際與產業地位,因半導體製造與資訊產業研發基地重新被重視,又看到一些轉機。

台灣有沒有發展醫療科技的優勢?有。

醫療上,我們有20年健保經驗,完整的全民納保與英文病歷資料;台灣的醫學技術也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技術上,科技部海外育才計畫也已培育50人,成立18家新創公司、引資35億。醫療電子產業環境優越,研發速度及製造品質優秀;台灣也對智財權與法規相對重視,熟悉美中日三大市場;資本市場對中型資本初創企業友善,公發募資相對容易。

綜合以上,台灣的人與環境性價比都很高,也有200多家上市櫃醫材生醫公司,估值看起來卻不大,怎麼回事?

台灣的資本市場比較特殊。台灣以製造業見長,全球投資銀行會看台灣的通路、電信製造、半導體業,但不會看生醫業,使得股票交易量很小,容易操作,導致法人沒有信心,國際大廠也不會設點及投資。

十幾年來,在民間政府努力下,國際化有進展;也有40家加速器,非常多企業創投,還有台杉基金。但有多少生醫新創出場被併購?也許很多事我們還沒有做。

另外,台灣人才「三缺一」,研發獨強;人才腦袋習慣研發與製造,生醫行銷與創業需要加強。

此外,台灣的醫生都很優秀,但源自於單一環境背景,較缺乏創業動機與跨領域能力。反觀美國學士後醫制度,對醫生創業有大的優勢。雖然台灣開始成立許多新型態的醫學院,陽明交大也是工程與醫學結合,但人才還要十年才會熟成。(延伸閱讀|台灣醫療AI產業的「微笑曲線」,出了什麼問題?|李建璋專欄

陽明交通-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醫學-工程-數位醫療-智慧醫療-生醫產業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結合工程與醫學,且創立「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來培養人才。圖片來源:陽明交通大學臉書

醫生在醫療新創非常重要,所以美國很多生醫公司都有醫生當共同創辦人。雖然醫師創業的機會成本高,但潛力也高;如果他知道創業成果有一天可以成長100倍,就可能願意犧牲。

在營運管理上,台灣成功案例不足,對資金與人才的吸引力尚未規模化,缺乏跨國高階經理人。如果台灣醫藥或醫材公司成長就是十倍,醫生也不那麼容易放棄機會成本。

此外,我們也欠缺軟體及數據科學、跨領域、跨國(產業)人才,來創造一個「輕資產/重人才;輕生產/重智財」的生醫產業模式。

如何在台灣創造世界級新創?台灣創業者的最佳途徑,是在台求學後再出國進修與工作,有過跨國公司、海外生活與新創經驗後,再回台創業。因為有了北美或亞洲的經驗與視野,容易在台灣出類拔萃,再爭取區域級冠軍或全球市場機會。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獨角獸創業聖經》(Super Founders),裡面提到,創造獨角獸新創的關鍵要素,不是創辦人的學歷或年齡,而是有被收購經驗的創業者與投資人,他們創立獨角獸的成功經驗,是其他人的五到十倍。

也就是說,台灣若要投資出獨角獸公司,重點不是給多少錢、也不是商業模式,而是投資一批有被收購經驗出場的新創。(延伸閱讀|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通過,七大重點一次看

疫情後台灣的國際布局與投資機會

「保守」不是有台灣獨有的問題,而是矽谷以外、全世界的問題。不要覺得台灣不如矽谷,相對來說,台灣已是全世界製造業與新創的亞洲核心。即便現在很多人離開矽谷,但矽谷不是在萎縮,而是透過人才流動在擴大。

用這個角度看,矽谷也可以擴大到台灣來。

整體來說,疫情過後,台灣的確有些機會。

詹益鑑-智慧醫療-醫療產業-產業趨勢-醫療科技-台灣智慧醫療詹益鑑認為,台灣的智慧醫療產業應掌握疫情後的發展時機。圖片來源:詹益鑑提供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台灣成為唯二綠洲,以及唯一正常生活與全速生產的各產業供應鏈核心;疫情後,美國將再次因智能經濟進入高速成長期。

這五年,台灣「電子五哥」覺得電子業毛利低,想走高毛利的醫療器材,紛紛投入研發生產;但他們也遇到瓶頸——醫材跟消費電子的生產與銷售週期不一樣,需求量也小很多。

量小,卻要高毛利,其實不容易;因為模具開發費用高,管理成本也變高了,不能以同一種行業思考。

所以,如何找到高成長、高毛利的醫材?什麼是「美國不能競爭、中國不能模仿」的產品?是醫療晶片、AI應用、藥物開發,甚至長照?
 

這個問題,可能比「投入智慧醫療」幾個字,更值得問HOW跟WHY。

但大家也要理解當地市場環境,不同的國家、區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與經濟模型,那也代表不同的商業模式。

剛才提到,過去兩年早期新創募不到錢,未來兩年又面臨升息循環,熱錢慢慢褪去,新創的估值會往下走。台灣製造業、醫材的資金,若投到美國醫療新創,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此外,因為疫情與中美關係緊繃,中國人的護照簽證很難發。今年八月,我去看了一個在南加的展覽,中國人與中國展區幾乎絕跡;即便是中國公司,在展場也不用中國的概念,而是由當地經銷商出面。

很多因素提醒各位:現在,也許正是台灣的好時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