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學英國!用「在家自主PCR」抓快篩偽陰黑數,疏通採檢人力瓶頸

快學英國!用「在家自主PCR」抓快篩偽陰黑數,疏通採檢人力瓶頸
英國呼籲,民眾若有新冠症狀,應採用居家自主PCR採檢。圖片來源:截自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YouTube
2022-05-13
文、圖・李建璋(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
10654
這波疫情,我們疫苗打得更完整、添購了藥物,醫院儲備的量能也更大;但事實擺在眼前,疫情並沒有在控制之中。

問題出在哪呢?

Omicron傳染力是前一病毒株的五倍以上,不可和前一波Delta放在同一個天秤上比較;因此,台灣的防疫理念也改走向「共存」——儘管如此,我們不希望走向爆發、崩潰、重建的「香港模式」,而是希望走向紐西蘭一般的「可控減災模式」。

要達成這個模式,要從「防疫三寶」下手。

「三寶」象徵防疫戰中的三個重要武器:篩檢,是資訊戰武器;疫苗和居隔,是防禦型武器;藥物,是攻擊型武器。

面對愈來愈緊張的疫情,指揮中心的策略是增加攻擊和防守力道。例如,把快篩陽當確診,可以提高給藥效率,是加強攻擊;考慮延長居隔,是加強防守。

儘管方向都是對,但仍不足以扭轉戰局。從俄烏戰爭就知道,「資訊情報戰」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上一波疫情,我們以PCR建立嚴密情報網,每個病例都能檢驗出來居隔,所以成功防守;但現在,我們的情報網是建立在快篩之上,一方面數量不足,二方面準確度極低。

先不考慮很多人「有症狀但沒快篩」的狀況。假設,所有有症狀的人都快篩,充其量只能篩檢出60%案例;保守估計,40%確診個數是快篩準確度不足造成的漏網之魚,也就是所謂的「黑數」。

不堵上這個破口,攻擊與防守力道便只能針對快篩陽的60%;快篩假陰性的40%仍會不斷複利成長,終至不可控。

如何防堵這道破口?我建議,在民眾快篩和醫院PCR之間,再建立一道民眾自主採檢的PCR。讓有症狀與接觸史的人先快篩,快篩陽即確診;若快篩陰,民眾則必須自主採檢PCR。

例如已徹底解封的英國,在共存時代,依舊建議自主防疫。有密接無症狀,建議使用居家快篩;有懷疑症狀,則建議民眾使用去藥房購買居家PCR,自主採檢,並且製作影片教學。至於醫院PCR,則留給症狀較嚴重、年長、有共病症必須接受相關治療的民眾。

PCR-快篩-陰性-採檢-新冠肺炎-Covid-19-李建璋-防疫李建璋建議,有症狀但快篩陰性者,應再進行自主PCR採檢。圖片來源:李建璋提供

民眾自主採檢PCR,也能解決PCR量能不足的問題。

PCR量能有兩個瓶頸:一是採檢人力,二是實驗室量能。指揮中心說,每天PCR量能至少有22萬;實際上,這幾天大約只有五萬人做PCR,但從急診室排到快篩站的人龍,就能看出PCR的瓶頸是採檢人力,而非實驗室量能。

要打通篩檢人力的瓶頸,就是使用民眾自主採檢的PCR。

PCR非常靈敏,使用前鼻腔檢體和深入鼻咽,兩者正確率差異不大;前鼻腔檢體,就像現在大家使用的快篩,用棉棒在鼻孔轉五圈即可。唯一的差別是,快篩可當場用快篩棒得到答案;但PCR則要將檢體寄回實驗室或拿到收集點,機器檢測後,再以手機簡訊傳送檢驗結果。

PCR-居家採檢-快篩-新冠肺炎-Covid-19-李建璋-防疫居家自主PCR採檢能補上快篩破口,也減輕醫護壓力。圖片來源:李建璋提供

這樣一來,便可補起快篩靈敏度不足的破口、有效居隔控制疫情、減少排隊群聚,也能打通採檢人力不足的瓶頸。

面對疫情戰,攻擊和防守都很重要,但若不知道敵人的位置,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我認為,精準篩檢,用居家PCR補起快篩破口,將居隔和藥物對準確診者,才是翻轉這場戰役的關鍵。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