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流辨識、自動推播廣告 台北智慧路燈是聰明生活還是監控隱私?

人車流辨識、自動推播廣告 台北智慧路燈是聰明生活還是監控隱私?
2018-06-01
13825
台北市明年將在信義計劃區、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等5個地區建置1萬2,600盞智慧路燈。民眾對未來城市生活將有不同的體驗,但也引發對個資保護和個人隱私的疑慮,究竟智慧路燈帶來什麼樣的管理變革和生活型態?

智慧路燈即將大規模進入台北市民生活,但也引發民眾對於隱私權的擔憂。

上週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提到,智慧路燈具有車牌和人臉辨識功能的發言,引發許多民眾對個人隱私的擔憂。由於智慧路燈上許多感測器涉及活動偵測或資料蒐集,面對物聯網的多元應用情境,究竟智慧路燈具備什麼功能、可以做哪些應用?面對民眾擔心,執政者要如何把關,增進大眾對科技應用的信任?

智慧路燈被視為進入智慧城市的第一哩路。承載多種感測器,可搭配內建無線網路,將蒐集的環境資料傳輸至指定平台,是實現萬物連網的基礎設施,無論是城市規劃治理或者商業應用,都深具應用潛力。

除了今年8月底預定完成的490盞,台北市上週宣布明年將在信義計劃區、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等5個地區建置1萬2,600盞智慧路燈。預計3年內將視成果和需求拓展至全台北12個行政區,設置11萬多盞智慧路燈。

節能、節省人力、交通管制的好幫手

智慧路燈可以收集那些資訊?二二八公園內一角,遊樂器材旁的電子螢幕,顯示著當天的溫濕度資訊和空氣懸浮微粒指標,按下螢幕旁的拍照鈕、同意個人資料蒐集條款後,可以用螢幕上的鏡頭拍照。按下跳舞機的按鈕,可以在一公尺外的發電地板上盡情踩踏,結束後螢幕上會顯示發電貢獻量。

這是台北市去年建置的示範用智慧路燈,燈光除了可以按照不同時間調節亮度,燈光電源是由上端一個花瓣形狀太陽能板供應,也有Wi-Fi熱點和手機充電站供民眾使用。

對於公園的管理者而言,智慧路燈是節能和節省人力的幫手。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長黃立遠表示,在節能應用上,可以按照不同時段做亮度調整,若是路燈發生故障,會發送Email通知給系統管理者,今年10月訊息平台建置完成後,也可以用簡訊等其他方式通知,將省去不少維護人力。

台北市政府預計在3年內,在全台北12個行政區設置11萬多盞智慧路燈。(黃明堂攝)

智慧路燈的定位不止於此,若是接上網路後,路燈將會是城市傳遞資訊的中樞神經。在台北市健康路及花博公園設有示範智慧路燈、光寶科技旗下光林照明事業部總經理葉耀中表示,為了滿足智慧城市的各種連網應用,30米左右就有一個的路燈,適合作為各種感測器的載體,結合通訊連網後,能開展出許多用途。

以交通為例,葉耀中說,足量的路燈連上同一個平台後,若搭配車流辨識分析,可以根據每個路口的車流量、車速,做交通管制,建立演算法模型後,可以讓前後交通號誌互相配合,協助車流疏通,「技術都有,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除了城市規劃管理,智慧路燈也開拓出廣告、商業大數據和基地台訊號的商機。在內湖區試辦設置12盞智慧路燈的艾普仕公司業務處處長郭開元表示,路燈除了電子看板可以開放做廣告或政令宣導,也可以藉由提供免費無線網路,推播廣告訊息給使用者,「在商圈,只要連網的消費者經過門口,我就可以推折價券給他,因為有精準定位。」

除此之外,路燈連網的另一個應用,可以透過偵測手機wifi訊號,提供商圈或商店的大數據人流統計給周遭店家。

此外,智慧路燈由於內建無線網路,可以加強通訊訊號,可用來作為行動通訊公司提升訊號涵蓋和補強的用途,也可作為第五代行動電話(5G)通信基地台的建置地點。

人臉辨識引發隱私權疑慮

智慧路燈帶來了眾多治理上和商業上的新機會,但也產生隱私權的疑慮。

以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人臉辨識為例,葉耀中表示,一種做法是,將人臉辨識去識別化,把臉遮掉、只留下經過判讀後的性別、身高等數據資料。「如果標榜說有人臉辨識能力,必須經過處理後才能用這些資料,且不能記錄詳細的個人特徵。」

明毓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徐仕瑋表示,個資法明示蒐集個資必須說明目的,「像『警政維安』這類說法太過模糊。」他強調,小到抓超速、大到犯罪偵查都算維護安全,「像身份辨識這類涉及個資利用、對人民權利侵害程度較高的技術,除了調查犯罪的用途外,都會有爭議。」即便要用在犯罪調查,也必須是針對特定犯罪、特定人的身分辨識。

個資法除了在目的的解釋上具有相當空間,另外一個問題是欠缺統一的中央主管機關,台灣人權促進會網路透明報告專案經理何明諠表示,由於缺乏專責機構,即使相關案例經由法務部解釋,在執行上經常仍然是留給執行單位自行判斷。

智慧路燈帶來的人臉辨識爭議,凸顯了科技應用需納入智慧城市治理的一環,在各縣市摩拳擦掌準備透過物聯網升級的同時,也需要提升城市對科技運用的透明度,減少因資訊不透明而產生的阻力。

對於未來即將大規模建置的智慧路燈,北市府考慮有第三方的審核機制。台北市資訊局局長李維斌表示,明年將建置的1.26萬盞智慧路燈,會把可能的應用情境拿出來討論,「有一些情境很明確知道不涉及隱私,有些比較模糊。」目前有考慮由第三方參與審核,他表示細節有待確認,大原則是有疑慮、社會不能接受的,就先不碰。

上週五歐盟通過號稱史上最嚴格的資料保護令,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 GDPR),擴大對個資的認定和個資當事人權利,在全球掀起一場法規遵循的風暴,也讓辨識技術和隱私之間的緊張關係浮上檯面。在此敏感時刻,如何透過溝通、為科技治理創造信任基礎,是邁向智慧城市無可迴避的問題。(責任編輯:吳凱琳)

原文:人車流辨識、自動推播廣告 智慧路燈的新商機與新隱憂

延伸閱讀

無人機抓罪犯,你覺得更安全嗎?專訪杜奕瑾:不犧牲個人隱私,就能做到人性化智慧城市QR Code、人臉辨識......,「無人商店」有哪幾種?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