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鳳林逆向操作 翻身「台灣第一慢城」

花蓮鳳林逆向操作 翻身「台灣第一慢城」
2015-02-03
文・李明軒
8893
現代人流行慢活、慢食,也形成新的觀光商機。 台灣第一個受到國際認證的「慢城」,出現在花蓮鳳林,這座人力和物力都不足的小鎮,是如何做到的?

比起馬路堵車,人頭鑽動的花蓮市,週末的鳳林鎮,街頭空蕩蕩,氣氛冷清。

鎮上地標客家文物館前,三五成群的歐吉桑、歐巴桑,窩在廣場東側下棋開講,幾個放寒假的大學生漫無目的地閒逛。就讀真理大學、家住香港銅鑼灣的容卓寧有點失望,「這根本是鄉下嘛!」她說。

可是,這個安靜的小鎮,觀光名氣正在國際間擴散。半年前,它剛靠著「慢食」(slow food)和「慢活」(slow living)的條件,通過審查,成為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會員。

「慢城是全球都在找的那種生活環境,」台灣觀光學院兼任助理教授、鳳林鎮觀光旅遊協會理事長王屏非說,「慢城意味著遠離現代,回到永續的生活。」

在台灣,渴望成為國際慢城,推展觀光的鄉鎮很多,從苗栗三義到台東池上,都在爭取中。鳳林為什麼能夠拔得頭籌,成為台灣第一個國際慢城?

答案是,逆向操作。

落後?就成為反省榜樣吧!

首先,不追潮流,堅持自己的發展方向。位在花東縱谷中段的鳳林鎮,因為氣候溫和,適合農業生產,百年前開發時,就是朝農業資源著手。

因為農業辛苦,生活不易,鳳林客家人因此團結,並希望下一代能藉著教育脫離貧苦。早年讀師範學校有公費,畢業後有就業保障。鳳林學子因此前人提攜後輩,不斷步上教育行業。截至二○一一年,這裡共培育出一一一位校長,密度居全台之冠,贏得「校長的故鄉」美譽。

不過,這個農業鎮的命運,一直受政府政策左右。過去二十年,先是政府停止伐木業,林田山林場結束,鎮上的酒家等場所跟著關門;接著,台灣加入WTO,鼓勵休耕,小鎮連帶陷入停滯。當觀光產業興起,鳳林又因為不在陸客必經的海岸線上,依然是樸素的農村風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口不斷流失,目前全鎮只有一萬一千人,還不到全盛時期的半數。

人稱「阿土伯」,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火土坦承,目前社區六百多人中,超過六十五歲、領老農津貼的就有三百八十位,「我要明年才能領,只能算青年,」他自我解嘲說。

「感覺上,不只沒進步,甚至還退步,」五年前結束台北的教職、媒體工作,返鄉繼承家業,美好花生負責人鍾順龍感慨地說。

但是,執著的宿命,也成為鳳林打造翻身的本錢。因為沒有跟上現代化腳步,它意外保存了鄉村樣貌,從飲食到手工藝,也都自己來,甚至社區還習慣「換工」 、「換食」等傳統人際交流。

「既然我們落後台北二十年,乾脆反向行駛,成為他們反省的對象吧,」鳳林的慢城運動發起人,堅持四年沒鬆懈,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解釋。

沒錢?自食其力更持久!

鳳林的逆向整合還包括,不借外力、自我整合、形成共識。

鳳林鎮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劉青松表示,傳統鳳林人不管「閒事」,各顧各的,但在申請慢城上卻很團結。公所沒有能力處理「國際」事務,就提供會費經費。慢城義大利總部需要介紹鳳林的影片,文史工作協會無償提供。

這種自己來的結果,避免了依賴外界專業團隊,案子結束,動能也停止的宿命。「資源條件已經在那裡,只是等待整合,」劉青松說。

更重要的,傳統社區重用年輕外流人才,形成雙贏效果。

鳳林本地雖然一心想要成為慢城,可是如何與遙遠的義大利溝通卻是問題。這時候,年輕的鳳林女孩張郁珮挺身而出,扛起跨海溝通的責任。

二十九歲的張郁珮是台北上班族,她大學讀外文系,也有海外打工經驗,因為李美玲徵召,返鄉負責跑歐洲,觀摩慢城經驗,與總部面對面溝通。

「我貼了很多錢,但是很有成就感,」眉眼間盡是得意的張郁珮說。她記得,去年的慢城年會在荷蘭舉行,她代表鳳林上台領取會員證書並致詞時,全場看到台灣的代表是個年輕女孩,眼睛為之一亮,報以熱烈掌聲。

「這個案例很有意義,」研究社區營造、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副教授曾梓峰指出,「我們常要求年輕人緬懷家鄉,但是年輕人應該放在適合且需要他的地方。」

留學德國的曾梓峰觀察,年輕人工作,問題不在收入是七、八萬,還是二、三萬,而在賦予的挑戰有沒有意義。像德國農業部推出「我們的鄉村有未來」運動,就是讓年輕人代表農村,展現社會價值的均衡發展。

永續的「慢城」想像

不過,慢城這個新頭銜的效應也正浮現,並影響鳳林的走向。新任鳳林鎮長蕭文龍坦承,他原本也不懂慢城是什麼。在他開出來的治理清單中,雖然有騎自行車、吸引背包客和整理環境等項目,更重要的還是招商引資,發展商圈。

「頭痛的是預算不足,」剛上任就在為財政缺口傷神的蕭文龍說。

民間的想像則更永續。兩年前遷入鳳林的王屏非說自己很興奮,「我已經在想,既然是慢城,是否進一步推動『鳳林新生活運動』,好比市區開車遇到白線自動停車再起步,讓外國觀光客有新感受。」

他把構想和示範短片貼在臉書上,有人認為他異想天開,留言「不容易做到吧?」但也有人點「讚」。


小辭典慢城

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是1999年由4個義大利小城鎮發起,在不改變生活節奏下,促進地方經濟成長、提升生活品質的全球組織。它的標誌是蝸牛,強調慢慢體驗的居住、飲食與娛樂模式。

目前全球共有30個國家236個城市獲得認證。在亞洲,韓國有13個城鎮、中國6個、日本2個,以及台灣的花蓮鳳林、嘉義縣大林、苗栗縣的南庄與三義。

要成為慢城會員,申請城鎮必須經過72項資格審查,內容從再生能源、重複利用區域、醫療便利性、公園綠地覆蓋率、貿易透明度等。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日本瀨戶內海小島 蓋出與自然共存的地下美術館尼伯特風災後,台東靠哪些觀光創新重生?墾丁不如沖繩?看日本四招做「地方創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