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圖書館|【圖輯】招牌+鐵皮屋,台式街景就是醜?他用水彩畫代替照相打卡,記錄100種「台味美學」

城市圖書館|【圖輯】招牌+鐵皮屋,台式街景就是醜?他用水彩畫代替照相打卡,記錄100種「台味美學」
2019-06-21
圖、文・鄭開翔(取材自《街屋台灣》)
15230
台灣的街道上,到處可見色彩豔麗的招牌、雜亂無章的鐵皮屋。這就是醜嗎?還是可以很阿Q地把她視為「台式生活美學」?既然無法立即改變台灣街景,那,就用畫筆美化她吧!

台灣街屋的建築立面樣貌十分多樣複雜,除了原本建築立面的設計之外,亦包含了後期居民所增添的各式各樣招牌看板。這些時代推進新增的多重元素,不斷堆疊拼湊出我們現今所看到的街屋樣貌。

「街屋」一詞,多半指的是沿街而建的建築。李乾朗教授在《古蹟入門》中提及早期的街屋是「城市沿街道所建的多採長條式街屋,俗稱為『手巾寮』。街屋也稱『店屋』,通常門面的木板可拆卸,直接對外開店,並設騎樓,方便路人逛街瀏覽貨品。」

早期的台灣街屋,還可依建築風格區分為閩南粵東式、巴洛克式、洋樓式和現代式四類。流傳至今日,「街屋」一詞仍用來指稱緊鄰街道、能見度高、容易抵達且便於做生意的建物,通常會有一個做為建築表現焦點的立面。



【桃園】

這間位於桃園車站附近的美甲店,招牌的誇張程度大概可以排進台灣前幾名。巨大又寫實的假手從建築立面向街道伸出,秀出五個指甲上華麗的指甲彩繪,直白的表達這是一間與美甲有關的店家,手指上戴著戒指,上方還綁了醒目的紅色緞帶,有一種要將這個商品作為禮物呈現給顧客的意味。

立面上選用了如雨淋板造形的裝潢,白色板子層層相疊,不僅利用光影製造出裝飾的效果,同時凸顯了巨手的華麗色彩。白色板子下方接續了紅色作為招牌主色,寫著大大的「QQ美甲」店名,呼應了巨手的紅色指甲與大紅緞帶。再往下看到綠底黃字的標示,寫著「手部保養」的服務項目。

這畫面讓我聯想到大阪道頓崛商店街,類似的表現手法在商店街上比比皆是,每個店家都用巨大的裝置藝術吸引往來的客人。對於像我這樣不諳日文的遊客來說,光是見到門口的巨型食物裝飾,就可以知道店家賣的是什麼食物,在訊息傳達上也是非常方便。如果台灣的招牌能多一點這類的創意,應該也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與幽默。


然而,我所描繪的這一百間街屋,並不只限於傳統定義上的商店街屋,或是街道上有立面的建築,更有許多是頹圮的老屋、住家或雜亂的招牌看板。

除了結合「緊臨街道」及「有主要立面作為建築表現焦點」兩個特色之外,我對「街屋」一詞做了擴大解釋。

我所取景的重點,在於傳達台灣建築所表現的那種堆疊的「生活感」,以及其背後的人文意義,因此所取景的建築就不僅限於居家或店舖,還包括鐵皮構築的加蓋空間、臨街的寺廟、石頭推砌而成的儲物間等等,皆是我會取材的街屋形式。


【台南】

台南市神農街底有間高聳壯麗的「藥王廟」,是大家常會拍照取景參拜之處,每每遊客走到此處拍完照便往回走。然而,在轉角幾公尺處,有間小廟吸引了我的目光。

這間小廟上方加蓋了鐵皮,上頭寫著「神佛壇」三個大字,兩旁則有「卍」字燈管。廟門上彩繪的門神是文臣,手上捧著冠、鹿、酒器,有「加冠進祿、富貴晉爵」之意,多用於左右門,與常見的武將不同。

廟門前掛了三個燈籠,中間的寫著「天燈」兩字,兩側寫了「五府千歲」。從造形上來看,這間廟主要是對稱的造形,上方招牌是三個正方形,中間燈籠是三個橢圓形,而下方大門則是三個長方形,各自相互對稱。這樣的對稱關係在畫面中形成一種和諧安定感,又因為各自大小不同,讓其中蘊藏著變化。


老屋的破舊歷史感

為了捕捉富有早期建築美學的建築立面,以及老舊屋舍的歷史痕跡,我所取景的街屋樣貌包括「具特殊建築紋理的老舊建築」及「頹圮的空屋或加蓋屋舍」。

早期工法製作的立面裝飾,富含了匠師的溫潤手感,且老舊建築因長時間風化造成的自然剝落,會產生多樣的色彩層次,這些歲月的痕跡相當迷人。

現存的一些老舊建築,將早期的美麗建築工法與現代粗糙的建築元素硬湊在一起,而我試圖在這樣衝突的元素中找到和諧的美感。老舊建築也透露出時代背景,就像在街邊傳述著自身的故事。

至於頹圮或無人居住的空屋與加蓋屋舍,雖然在現場看來殘破不堪,但我試著讓它在創作中顯現光彩。讀者在欣賞的同時也可以試著反思,這樣的街屋背後可能蘊藏著許多社會問題。

我畫中的老舊建築,有些被加蓋了現代的帆布遮雨棚、鐵架或招牌,新舊交融衝突的畫面產生了一種時代反差的趣味;有些破屋違建在現場看來殘破醜陋,但許多元素錯落其中;生鏽的鐵皮可能形成藍與橘色的對比色彩變化;倒塌的木頭或鋼樑會形成視覺上交錯的動線,有直有豎;還有些攀爬在屋子上的植物或纏繞的電線,產生出一種線條的動態美感,一抹綠色與曲線造形柔化了剛硬的建築線條。就是這些豐富多樣的變化,讓這些老舊街屋變得有故事性與美感。



【高雄】

這間麵店位在從高雄往屏東方向的鳳屏二路右側,倚著電線桿及一棵大樹,店家用鐵架及木板搭出遮蔽空間就開始做起生意,樹冠與攤子彷彿融為一體;樹的造形為簡陋的麵攤增添了一些曲線美感,已經看不出是先有樹還是先有攤子。

小吃攤內有兩塊價目表,上面用紅藍配色醒目寫著販售的品項。但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攤位前那塊白底紅字手寫板子,老闆依自己的喜好與美感大筆一揮,才不管是否方便閱讀。我端詳許久才看出端倪,原來寫的是「炒米粉、豬血湯麵35(元)」,千萬別看成「豬炒血米湯麵粉」了。


招牌的複雜多變性

我的街屋另一個描繪重點在「複雜招牌的造形變化」。街景中最常見的便是忽高忽低、大小不一的招牌,每個都一副爭先恐後不肯退讓似地搶鏡出線。一般人認為這類造形及色彩強烈的畫面相當雜亂不堪,但透過速寫過程的取捨與描繪,看似複雜的物件中便出現了規律性與趣味性。

同時,因招牌上的文字及色彩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記憶,所以一般人看到這樣的畫面,很自然會產生情感上的記憶連結。



【台北市】

位於台北館前路與開封街交叉口的這棟大樓,原景的左右兩邊有延續的店面,我因畫面需求做了刪減,僅留下轉角這塊立面,以方便說明招牌在這棟大樓上堆疊所形成的特殊台灣風景。

這個街角位置有絕佳的地利條件,走進館前路必然會看到這個巨大的建築立面,因此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從下到上整個牆面被廣告招牌團團包覆,可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

這樣的街景在許多人眼中或許不美,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些招牌對於不認識中文的外國人來說,只是不同顏色的色塊拼貼而已。在黃光男教授的《實證美學》書中曾提到,荷蘭名畫家歌賀內依(Corneille)先生來台北時,看到滿街的廣告招牌,認為這些圖像所交織的彩光是不可多得的現代藝術。如果將自己從在地人的身份抽離出來,用外地人的角度品味台灣的招牌,或許會出現不同的體悟吧。


台灣街屋建築元素

台灣是一個島嶼,因長期接受各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形成一種包容的文化性格,這樣的多元包容特質,也呈現在不同時期的建築樣貌上。

建築的外在本身就蘊藏了龐大的符號與元素體系,使得我們在觀看時,有意或無意接受到這些符號與元素所傳遞的信息。看到了熟識的建築元素,自然會產生聯繫感與共同記憶,而這些元素,也就形塑出我在這些街屋畫作中,期待傳達給大家的「台灣味」。

在此就針對我的台灣街屋記錄中常出現的幾種建築元素概述如下:

招牌

爭奇鬥豔的招牌,可說是我觀看街屋時的一大驚奇。它們色彩多變、造形誇張,有時也結合LED燈與電視牆等科技媒體。招牌上的內容也常在喚起台灣人產生熟悉的符號性情感連結。

鐵皮屋

在觀看街屋時會發現,台灣有許多工廠與頂樓加蓋都是鐵皮屋。站在高處一眼望去,成群的鐵皮加蓋屋似乎成為台灣的特殊風景。鐵皮屋多半使用白鐵或馬口鐵,建築成本低、工序簡單,所以接受度很廣,但缺點是易生鏽、空氣不流通。


【台中】

這間霧峰吉峰路上的鐵皮屋,位於兩條岔路的路衝。實際場景的左側仍有延伸立面,但我為了這獨特造形主觀上做了刪減,好強調街屋「之」字的構圖。這個用鐵皮搭建而成的街屋,二樓處已殘破不堪,剩下支架和搖搖欲墜的鐵皮屋頂,幾乎沒有遮蔽功能。醒目的白色「何家大鼓陣」招牌,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右側還能見到一樓檳榔攤放射狀LED霓虹燈管。

檳榔攤或是娛樂場所的招牌常用色彩鮮豔、動感閃爍的霓虹燈來吸引路人,在黑夜襯托下分外醒目。我們看到霓虹燈也常會聯想到燈紅酒綠繁華夜生活的意象,形成一種特殊有趣的象徵。

檳榔攤的名稱叫「度人生專業檳榔」。「度人生」三字似乎暗示了一種與世無爭、看時間流逝的生活態度,同時帶著一絲淡淡的無奈感;而「專業」兩字則是在強調自家檳榔的品質,像是要告訴顧客,檳榔是陪伴你淡然度過漫長人生的最佳良伴。


不鏽鋼水塔

我在台灣各地漫遊時,常在一般屋舍的頂樓或一側,看到以鐵架架高的不鏽鋼水塔。這亮銀色的醒目圓桶多半突出於街屋最高處或一旁,成為站在台灣街屋的獨特風景。台灣的水塔這麼普遍,主要是用於儲水與調節水量、水壓,也因此一般多設置在頂樓平台。

騎樓

為了因應台灣多雨的環境,許多建築都設有騎樓。

俗稱「亭仔腳」。許多店家還會將貨物擺放至騎樓,使店內的活動空間可以延續出來,形成住商混合的開放性空間。每個騎樓商品陳列方式隨著主人的美感及營業的項目各有千秋,形成另一種城市風景。



【彰化】

在民族路一旁看見了這間街屋,巨大的「春秋」兩字吸住了我的目光。商店招牌正中間有一幅莊嚴的觀音像,「春秋」兩字的下方則有不規則形狀的裝飾圖形,招牌整體的暖色調正好與觀音的藍色調形成對比。

店鋪兩旁放置許多招牌與旗子,註記了「春聯」、「觀音」、「神明」等字樣。騎樓內掛滿了紅色與黃色的燈籠,滿溢的鮮豔色彩,像極了過年時熱鬧的氣氛。

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這間是開業已逾半世紀的「春秋美術社」。老師傅唐秋水先生是榮獲薪傳獎的傳統技藝大師。他以手工古法製作彩繪燈籠,以及玻璃觀音媽聯。觀音媽聯又稱「觀音彩」,就是台灣家庭中神明廳擺設的神明繪像,現在多以電腦輸出為主,但老師傅堅持手繪,讓技藝得以傳承下去。


紅磚

走在台灣鄉間還是可以見到傳統的紅磚瓦屋,似乎紅磚已成為老屋的代表元素之一。因紅磚具備保溫、隔熱、隔音等優點,從荷治時代引進,數百年來成為台灣象徵性的重要建材。傳統的建築工法中,還發展出磚雕、磚砌等裝飾功能,讓紅磚牆面得以呈現出更多變美觀的效果。



【雲林】

斗六的太平老街建於日治時代明治、大正與昭和三個時期,整條街有八十多棟兩層樓建築,立面的巴洛克風格雕飾精美。然而,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是現今這條老街與當代的生活做了緊密結合。街上店家各自經營著不同行業,在地居民穿梭其間,而不只是刻意形塑出來的仿古觀光景點。

這間老街屋,保留著立面原有裝飾,包括上方女兒牆的浮雕、白色水平飾帶、紅磚的溫潤色澤,早期的店名匾仍在街屋立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各處掀起了老街的風潮,許多城鎮都有條老街,遊客總是絡繹不絕。讓這些早期的老建築能夠換個型態活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好事一樁,但我總覺得許多老街的商業型態相似性太高,將老街作為樣板式的觀光景點來經營,在不同城市複製相同的「老街意象」,反讓這些老街都缺乏特色,也讓人漸漸失去興趣。

慶幸的是,太平老街仍是相當有生氣的一條街,既有早期建築樣貌,還有著濃濃的生活感。


水泥花磚

走訪台灣街屋時,常在有歷史感的建築牆面上發現這些造形各異的水泥花磚。鏤空的設計具通風透氣的效果,造形多半典雅兼具美化建築的功能。花磚的型態與功能同時融合了紅磚與鐵窗,曾取代紅磚成為流行的街屋建材,甚至在當時成為屋主展現美學涵養及財力的象徵。

鐵窗花

造形多變的鐵窗花,常是我在鄉鎮行走時的驚喜發現。這種工藝技術在1920年傳入台灣,以黑鐵為材料,常見於廟宇或洋樓街屋。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重視生活美學,鐵窗花成為工匠師傅獨到的藝術作品,成為戰後最常見且熟悉的建築符號之一。因1990年代不鏽鋼材料興起,現在越來越少見了。



【新竹】

這個騎樓的位置是東門市場的出入口之一,整棟白色的建築立面十分搶眼,吸引許多遊客在此留影。三樓與二樓的鐵窗花樣式不同,三樓為橫向類似圓筒的造形,二樓則是縱向類似魚的造形。白色外牆有些斑剝龜裂,長年的鏽蝕也在牆上留下一塊塊茶色汙漬。右側招牌下長出一叢植物,與電線交纏在一起。「東門市場」四個立體字由右至左排列,旁邊還有立體邊框裝飾。騎樓裡,一片黑暗中透出微光,整個白色立面雖然有著歷史痕跡,但它的低調與典雅仍可透露出當年風華。

東門市場成立於1900年,曾經是台灣最大的市場。1977年改建成集合市場,擁有新竹第一座手扶電梯,鼎盛時超過五百家店家營業,近年卻沒落只剩幾十間店舖。在市府的規劃下,近年來有青年團隊與店家進駐,為東門市場注入新氣息。我喜歡這樣賦予老舊市場新生命的方式。


硓?石

硓?石其實就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由珊瑚礁所形成的澎湖,早期房屋多數使用硓 石建造,因堆疊不易,搭建時還有「先大後小、下重上輕」的口訣。石材上細小的孔洞有隔熱與隔音效果,到日治時代中後期漸由水泥取代。


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作者:鄭開翔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01/27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