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澎湖一樣大的10萬人小城,如何花小錢從「瀕死城」變智慧城市?|美國印第安納州南灣市長巴提吉格(中)

跟澎湖一樣大的10萬人小城,如何花小錢從「瀕死城」變智慧城市?|美國印第安納州南灣市長巴提吉格(中)
印第安納州南灣市一度因為產業外移,被媒體視為「瀕死之城」。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9-07-11
文・陳芳毓
8978
人口外移、工廠關閉,在美國中部這樣一個高失業又貧窮的小城,要怎麼花小錢做好智慧城市?

2015年九月,白宮宣佈投入一億6000萬美元啟動都市創新,協助小型城市透過感應器與資料架構解決犯罪交通與環境問題。

在這個重大時刻,印第安納州南灣市長巴提吉格(Pete Buttigieg)就在白宮現場;因為他的牽線,人口僅十萬、相當於一個澎湖縣的小城南灣,也躋身成計畫成員。

今年四月,南灣市再度以以智慧下水道系統,闖入國際數據公司(The International Data Corp.) 舉辦的北美智慧城市獎決賽。

工廠外移失業率高,被指為「瀕死之城」

怎麼看,南灣都不太「智慧」。印第安納州位於美國中西部鐵鏽帶,20世紀中,製造與鋼鐵業消退、外移,工廠停工、關閉,徒留銹跡班班的大門。1963年,汽車大廠史都德貝克(Studebaker )關閉了南灣的工廠,數千個工作一夕間消失,小城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巴提吉格接手的其實是個爛攤子,媒體指南灣是個瀕死之城,沒有未來。

【延伸閱讀】現任市長該不該選總統?看這位37歲美國政壇明星付出的代價

但巴提吉格不這麼想。他認為,要在小城市實現「智慧城市」的夢想,反而簡單得多。

他改善基礎建設,填滿路上的坑洞,使市中心比較好行走;也透過與聖母大學的合作,把新創企業帶進南灣。

為避免污染廢水流進河裡,南灣在2008年完成了智慧下水道系統,巴提吉格上任後持續擴大規模。他沒有花大錢擴大系統,也沒有砸一億美元換新水管,只花了600萬美元裝感測器,即時監測水質變化。

這個計畫與當地企業EmNet合作,成為全球第一個將下水道數據移上雲端的城市,「系統不是愈大愈好,跟城市的需求一樣大比較好操作。」

巴提吉格說,擔任麥肯錫顧問的經驗,使他理解資料的價值,以及如何將資料變成答案。

「過去的市長的態度往往是『無能為力』,」南灣市論壇報(Tribune)專欄作家Jack Colwell告訴《時代雜誌》,但是當人們去找彼特,他總是說,「我們能幫你做什麼?」

「善用既有系統,不擴張基礎建設」,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哲學。巴提吉格相信,一旦在南灣這樣的小城實驗成功,要在芝加哥之類的大城實現,就不難了。

【延伸閱讀】來自哈佛與麥肯錫的小城市長,會成為美國第一位同志總統嗎?

舊空屋連上物聯網,變身創業基地

巴提吉格也將工業時代的餘暉,帶進進資料驅動的未來,這也是很多鐵鏽帶城市面對的挑戰。然而,工業化的過去,留下的問題仍多於資產;但連上科技後,有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南灣市還有另一個中西部常見的問題,就是產業空洞化後留下了上千戶空屋。但巴提吉格已經從科技找出解方:他推測,可用水電等民生設備的數據觀測異常狀況,就能在房屋空出前,提早示警。

南灣市與工程NGO團體Code for America合作,開發了三個APP,讓市民可以查詢附近的空屋狀況,想集資購買或想改建,就可以去找政府提案。

巴提吉格說,資訊透明對政府全無好處,但為了找出新東西,還是必須從上千份文件中去發掘。11個月後,幾個閒置工廠就變成了聖母大學創企業的基地。

此外,光纖網路的骨幹也循著過去的鐵路幹道鑽進了南灣;這使南灣擁有國內擁有成立最快的網路基礎建設,加上當地氣候寒冷,也吸引不少資料中心進駐,填滿了之前空下的廠房。

但有意參選南灣市長的克里區羅(Jason Critchlow)認為,巴提吉格的明星光環誇大了他的政績;數十年來,當地公務員也扮演了推動城市進步的角色。

巴提吉格不斷在各種場合提到「南灣經驗」,他的變革行動吸引了資深公務員加入,最終獲利的,還是城市。他相信,「60年代(吸引人才的)是NASA,90年代是矽谷,而現在是城市。人才會不斷地被吸引進城市。」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