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串接區塊鏈——以代幣獎勵讓用戶賴著不走

LINE串接區塊鏈——以代幣獎勵讓用戶賴著不走
LINE上週推出第二版區塊鏈白皮書。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9-09-14
文・許明恩
6314
在台灣擁有 2,100 萬活躍用戶的LINE,上週推出第二版區塊鏈白皮書。在 30 頁的內文中,LINE 詳述了它們將如何以區塊鏈重塑(redesign)自家服務,並誓言讓區塊鏈走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這讓許多區塊鏈擁護者為之振奮,但他們可能白高興一場了。

為什麼?

這得從 LINE 為何如此積極地擁抱區塊鏈看起。若只看到區塊鏈這項工具,恐怕就忽略了 LINE 在白皮書內所展現的更大野心 —— 以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打造用戶黏著度更高的生態系。

LINE 區塊鏈白皮書封面 / 圖片來源

代幣經濟提升用戶黏著度

你為什麼使用 LINE?多數人的答案應該會是:「因為大家都在用」。我相信 LINE 自己也知道它們在台灣、日本及泰國能吸引大批用戶的關鍵,是仰賴用戶之間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而不完全是用戶對 LINE 有多高的品牌忠誠度。

用戶之間的網路效應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但 LINE 還想挖深護城河,提升用戶的黏著度。因此,LINE 引進商家或品牌,一方面提供平台,賺取廣告行銷費用。另一方面也提供用戶更多服務。近期,LINE 還打算透過代幣(token)串連用戶與商家的關係,讓代幣經濟生態系更加穩固。根據白皮書的敘述

我們認為「用戶」是 LINE 的成功關鍵,因此我們已經準備好將 LINE 與用戶的合作關係升級到全新的境界。… 我們將把區塊鏈引入 LINE 平台,目標是與 LINE 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共享用戶所創造的價值。

原本網路效應只存在於使用者之間,現在拓展到了使用者與商家。LINE 希望透過代幣經濟強化用戶與商家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增加用戶使用 LINE 的情境,讓用戶更加離不開 LINE。

怎麼做到?這就得看 LINE 如何打造代幣經濟。

以代幣回饋用戶的貢獻

先來看看什麼是代幣經濟?根據 LINE 的說明

我們所稱的代幣經濟,是指 LINE 將運用自行開發的區塊鏈技術,在用戶使用服務並回饋使用意見(reviewing service)後,給予用戶 LINE 自己的貨幣(currency),獎勵用戶多多回饋意見,讓 LINE 的服務持續優化,創造正向循環。

這樣的方式,可以活化許多服務,以及這些服務的用戶。這個方式不只用於 LINE 的服務,下一步更將擴及至非 LINE 所推出的服務,讓有著相同需求的服務開發商與客戶也能加入,為他們省下自行開發類似系統的時間與成本。

凡是用戶對 LINE 的生態系有所貢獻,就能獲得 LINK 代幣作為回饋。在這次的白皮書內,LINE 更明確的把這個行為稱為「貢獻挖礦」(contribution mining)。

用戶要「貢獻」什麼呢?目前已經有一款類似「Yahoo 奇摩知識+」的問答平台 Wizball,讓用戶能藉由回答問題賺得代幣,或是懸賞代幣來獲得解答。還有一款圖像辨識應用 LINE Pasha,可協助人們認識眼前植物,或是「以圖找最低價商品」。用戶則可以透過上傳照片,協助訓練人工智慧來獲得代幣獎勵。

LINE Pasha 畫面截圖 / 圖片來源

可惜目前這兩款 app 僅限日本地區使用,台灣用戶還得等等。

你可能已經發現,兩款 app 的模式不外乎是建立平台。LINE 使用者可以從平台中獲得代幣獎勵,也可以支付代幣來換取服務。隨著 LINE 的經營業務越來越多元,未來代幣的使用場景也會越豐富。LINE 歸納出適合代幣經濟的五大類應用:影音內容、購物折扣、社交互動、遊戲以及交易所費用折抵。

用下方這張圖來說明 LINE 的代幣經濟,就能一目瞭然。

LINE 代幣經濟 / 圖片來源

這張圖得由左往右看起。

最左邊是由 LINE 成立的公司 LTP,負責將 LINK 配發給特定的應用開發商,用戶再以「貢獻挖礦」的方式從應用開發商手上賺得 LINK 代幣。但並不是所有的應用開發商都可以拿到代幣配發,只有 LINE 自家開發的應用或經過 LINE 篩選的少數應用開發商,才能擔任代幣供給者的角色(稱為 LINE Alliance dApp)。剛剛舉例的 Wizball 和 LINE Pasha 都是 LINE 自家開發的應用。

然而 LINK 並不是無限制發放的。LINE 會根據開通錢包數、代幣發放數,以及代幣在用戶及商家之間的流通情況,來評估應用開發商能夠發出多少代幣。

換句話說,LINE 是根據市場真實的需求量,來動態調整市場上的代幣供給量,以達到市場上代幣的供需平衡。這套評估的方法,LINE 稱為用戶貢獻評估系統(LINK User Contribution Assessment System,簡稱 LUCAS)。此外,LINE 將每位用戶的錢包與個人的 LINE 帳號綁定,藉此限制每位用戶持有代幣的上限,用戶不能無窮無盡地賺幣。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LINE 的代幣經濟根本不是去中心化。LINE 強勢主導代幣經濟的發展方向,與比特幣區塊鏈、以太坊這種去中心化的專案大相徑庭。為什麼 LINE 要用區塊鏈這項去中心化的工具,打造一個中心化的代幣經濟呢?

為商業服務的區塊鏈

區塊鏈擁護者視區塊鏈為一種信仰,期待能夠透過技術,打破威權與不公。但是對 LINE 來說,區塊鏈只是一種能夠達成商業目的工具。

LINE 早就發行點數 LINE Points,不過去年 LINE 技術長朴懿彬表示:「LINE 將會逐漸以區塊鏈發行的 LINK 代幣取代 LINE Points,背後的關鍵因素是 LINE Points 的開放性和延展性明顯不如 LINK 代幣。」

換句話說,LINE 本來是想透過 LINE Points 建構點數生態系。只不過在軟體工程的設計上,以區塊鏈發行的 LINK 代幣更有辦法應付協作複雜的生態系。這時 LINE 才決定讓 LINK 代幣逐步取代 LINE Points。跟打破某個中心化的威權毫無關係。

只不過,技術選擇終究牽一髮動全身。多數用戶不懂區塊鏈、手機內沒有虛擬貨幣錢包,更不知道如何管理私鑰。現行的區塊鏈也面臨諸多技術瓶頸,例如為了追求去中心化而犧牲轉帳的效率。

因此,LINE 乾脆順水推舟,所有的問題都以中心化的做法解決,等到去中心化的技術成熟了再說。LINE 的區塊鏈白皮書內對隱私(privacy)隻字不提,畢竟區塊鏈是為了 LINE 的商業目的而服務 —— 提升用戶黏著度,鞏固生態系。說不定用戶的貢獻挖礦、轉帳和消費紀錄,還會被 LINE 拿去分析。

目前台灣用戶已經可以把 LINE 帳號與 LINE 推出的 LINK ME 錢包串連。只不過錢包的私鑰不歸自己所有,而是由 LINE 保管。優點是用戶不必擔心弄丟私鑰。反過來說,用戶也不是真的掌控自己的資產,而是像把資產寄放在交易所,不僅得乖乖遵守使用協議,萬一哪天被 LINE 封殺,資產也就一去不復返。

LINE 推出 LINK ME 錢包 / 圖片來源

看完 LINE 的白皮書,確實能感受到 LINE 要讓區塊鏈走入日常生活中的決心。目前已經有幾款應用在日本搶先上市,未來日常生活中會有越來越多「挖礦賺幣」的場景出現,而這些幣最終都可以透過交易所兌換成比特幣或新台幣,相當接近〈數位勞動 — 讓數據替你 24 小時工作賺錢 〉提到的基本收入情況。

但別忘了,LINE 擁抱區塊鏈的背後目的是自家商業利益,而非打破威權或保護隱私。區塊鏈在 LINE 的代幣經濟生態系中,也還只是發行代幣的工具而已。

這時再回頭看白皮書封面主打的「Blockchain, Designed for Everyone」,就會有不同的心得。同樣是使用區塊鏈技術,為什麼其他企業做不到的事,LINE 卻能率先做到?未必是 LINE 白皮書內所描述的自己技術或人才一流,而更可能只是取捨的東西不同罷了。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