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效率、極便利、夠舒適的智慧城市,已是全球產業重要趨勢之一,向來擁有ICT基礎的台灣更是不能缺席。3月27日在台北登場、亞洲規模最大的2018智慧城市展,除了秀出120個國際城市的發展成果外,今年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也首度結合國內八大縣市、三家新創企業,合力打造「亞洲・矽谷台灣館」,顯示智慧城市的建置已不拘限於大都會,包括智慧交通、觀光、監控和治理,都已深入中南部地區,範圍逐漸擴大。
3月7日,《紐約時報》科技作者曼裘(Farhad Manjoo)發表一篇專欄,聲稱元月起,他作了一個實驗:關掉手機等科技產品的新聞提示、盡可能遠離社交媒體,此外,他訂閱了4份紙本報刊,自家的《紐時》、《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及《經濟學人》。
發卡量不到台北悠遊卡四分之一、現在甚至還在虧錢的高雄一卡通,為什麼成為第一家同時有電子票證和電子支付執照的業者?更獲得全台最大社交軟體Line青睞,成為Line在台灣發展金融的祕密武器?一個專長資訊的董事長,加上土木背景的總經理,是否能讓在電子票證市場不起眼的一卡通,彎道超車悠遊卡?
在Youtube上搜尋機器人說出要毀滅人類,會出現不少影片,你感到害怕嗎?誰來定義AI道不道德?3年前,一襲紅衣袈裟的他,加入MIT媒體實驗室,啟動科技道德專案。這位4年多前,就預言臉書將遭反噬的仁波切,為何加入頂尖科技研究室?他又如何思考科技與道德的疆界?
5G現身平昌冬奧,韓國電信(KT)攜手三星電子和Intel,首次實驗性推出5G通信服務,這是向公眾展示5G超高速通信的罕見嘗試。奧運的座右銘是「更快、更高、更強」,因此,下一代無線科技「5G」選擇在平昌冬奧首次展示,也十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