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城市最有「智慧」?台北全球第七,空汙與塞車最惹民怨

哪個城市最有「智慧」?台北全球第七,空汙與塞車最惹民怨
新加坡拿下IMD全球智慧城市第一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9-10-15
文.許鈺屏
8436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於十月三日公布「2019 IMD 全球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ies Index 2019)。新加坡從102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而台北則拿下第七名,成為第二個跨入前十強的亞洲城市。

此次調查,IMD在每個城市訪問120位居民,分別調查了「硬體建設」與「科技服務」兩大項目。前者蒐集市民對城市環境的想法,後者則評估智慧技術是否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評比指數最高到最低為「AAA」到「D」。前十名分別是新加坡、瑞士蘇黎世、挪威奧斯陸、瑞士日內瓦、丹麥哥本哈根、紐西蘭奧克蘭、台灣台北市、芬蘭赫爾辛基、西班牙畢爾包與德國杜塞爾多夫。

IMD全球智慧城市指數排名。資料來源:IMD

IMD也依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將102個城市分成四組──所以,可進一步解析,在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得分約落在何處。

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的總體指數、硬體建設與科技服務都拿下最高分的「AAA」。其中,新加坡市民認為衛生類基礎建設滿足需求、增建監視器有效打擊犯罪、終身學習機構完善;因此,數個評比項目都得到該組最高分。

第二名的蘇黎世則在公共交通、醫療與文化服務方面表現出色;第三名的奧斯陸民眾則最喜歡「循環經濟」、「線上投票」、「自行車解決交通問題」等政策。

台北奪下第七名,交通與空汙仍待改進

而排名擠入前十名的台北市,獲得總體指數「A」、硬體建設「BBB」與科技服務「A」的成績。

依據調查,台北市的塞車與空汙問題引來最多民怨;而最獲民眾肯定的公共WIFI設置、醫療服務等類別則都得到超過80分。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在政府服務全項目,包含便民措施、市政資訊公開、公民參與改善城市生活等細項,皆拿下該組最高分,市政表現頗獲市民青睞。

不只建設滿分,民眾有感才是得分關鍵

IMD表示,這項指數是全球唯一基於公民認知、以市民為中心的智慧城市調查。 

「政策變革不能與市民實際需求脫節。」IMD強調,SCI(Smart Cities Index)指數不僅僅調查完備的基礎建設與先進科技設備──人民有感、形成良好改變更是評分重點。

同時,他們觀察到,近年智慧城市雖發展迅速,但不少執政團隊與民眾的「優先事項」有所落差,使得政策欠缺公民的聲音、只能「由上而下」地發散,反而造成進步的阻礙。

例如,許多政府推出高品質的線上服務,卻缺乏宣傳或申請程序繁瑣,無法與民眾的生活接軌,導致使用人數根本過少、成效不彰。

不過,IMD也發覺,每座智慧城市樣貌不一,但都正在成為城市治理、智慧應用等創新實驗的沃土──所以,交通、能源、民政、環保、文化等專業人才更能齊聚,一起評估、設計與執行城市困境的解方,並帶來更多能量。

智慧城市與隱私權如何平衡?社會文化脈絡影響人心

而加入「人」的變因,調查結果必然會隨著社會經濟環境、執政者態度或文化脈絡等因素而有所波動。

其中,爭論不定的隱私權問題就是一明顯案例。

智慧城市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常得蒐集民眾數據、參數,此舉也引來不少侵害隱私、資安危機等批評與質疑。

【延伸閱讀】Google為多倫多打造未來智慧城,為何落得居民反對、成員離職?

根據SCI指數統計,在不同城市裡,民眾對於政府使用個人數據、臉部辨識的信任度調查,其實有極大的落差。

例如,珠海、天津、重慶、杭州、杜拜等城市的人民,對於政府使用個資較為放心;尤其珠海與重慶兩地,都有超過九成民眾願意提供個資與進行臉部辨識,以改善交通堵塞、降低犯罪率等。

相較之下,香港、芝加哥、丹佛、日內瓦、巴黎等城市的人民態度就不同了。他們對於掌握個資的政府有較多疑慮,部分城市願意信任政府的市民比例甚至不超過四成。

新加坡李光耀創新城市中心主席陳慶珠由此分析結論,每個城市的經歷與背景截然不同,但從亞太國家的發展經驗可得知,建構智慧城市的戰略應是「以人為中心」,而非科技先行,才能更全面地體察城市的不足,並調整進步方向。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