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重創日本之後/日本斥資打造防災系統,為什麼抵擋不住狂暴降雨?

颱風重創日本之後/日本斥資打造防災系統,為什麼抵擋不住狂暴降雨?
日本屢遭天然災害侵襲,因此積極思考如何升級防災設備。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19-12-11
文・張詠晴
5664
日本,天然災害最愛找上的國家,事實上已投資數十億美元基礎建設,希望弱化災害威脅。但這幾天來颱風、水患奪走77人性命,日本大概又必須重新思索防洪系統出了什麼差錯。不只是日本,全世界應該都想知道:現存最昂貴的防災系統,抵擋得了因氣候變遷變得更狂暴的風災和大雨嗎?

時間是凌晨1點半,小川先生猶豫需不需要為了61年來日本所遭遇颱風帶來的最強降雨避難。

他的家在長野縣,隔著大堤望著信濃川。68歲的小川先生說,「我對大堤有信心,建造它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百年大洪」。

但大堤並沒有撐住。一個多小時後,大堤崩潰,大水淹沒了小川的家,什麼也不留。數分鐘前,聽從消防義工建議的小川,驅車到地勢高處避難,逃過一劫。

日經新聞報導, 颱風哈吉貝導致的住宅浸水災害為1萬4,131棟。12個都縣罹難者達到77人,另有10多人失蹤。(延伸閱讀|雨太多怎麼辦?荷蘭鹿特丹祕方:把城市變「海綿」

日本,天然災害最愛找上的國家,事實上已投資數十億美元基礎建設,希望弱化災害威脅。但這幾天來日本中部和北部的水患,日本大概又必須重新思索防洪系統出了什麼差錯。

不只是日本,全世界應該都想知道:現存最昂貴的防災系統,抵擋得了因氣候變遷變得更狂暴的風災和雨勢嗎?

東京理科大學河川工程教授二瓶泰雄說:「我們觀察到前所未見的降雨強度,很明顯的,防洪系統必須升級。但從現實來看,總會有我們無法抵禦的雨勢。」

1950年代,狩野川颱風殘酷帶走1,200多人性命後,日本全力展開一連串基礎建設,整治河川,幾乎每一條河川旁都長出了河堤和水壩。

岡山大學水利工程教授前野詩朗說,雖然這些計畫拯救了無數生命,但面對愈來愈極端的氣候型態,卻是遠遠不足的。(延伸閱讀|台北怎麼變「海綿城市」?土地多吸水一公分,就能容受1000座游泳池水量

前野說:「我們過去從沒想過的事,這幾年來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大量投入基礎建設,使得日本國債攀升至新高,另一個成本則是,有些建設效果不彰,最壞的情況下甚至破壞了生態。

工程人員警告,政府加高大堤或是開挖新的疏洪道,但這些能帶來的效益都在遞減。當颱風哈吉貝過境,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對要不要繼續砸錢的棘手問題。

美國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奧德里奇(Daniel Aldrich)說,大型的工程建設往往提供了安全的錯覺,導致人們不去做更有效的回應:疏散。

「有了這些保護我們的系統,為什麼要逃?大型系統讓我們相信它可以保護我們,而不去做真正該做的是,逃難,」奧德里奇說。

2017年,日本政府修改洪水與河川管制法令,目標降低極端天氣導致的經濟損失,也希望不要再因為錯誤的疏散造成人員死亡,當日本面臨高齡化,後者的挑戰愈來愈嚴峻。

修法迫使地方政府修正防災準備工作,現在,他們不能只是為抵禦百年一遇風災做準備,而是去思考,如何抵禦千年一遇的災害。

以人口數百萬的東京而言,砸數十億防災看似合情合理。但在長沼這樣的鄉下地方,政府其實面臨艱難抉擇。

奧德里奇:「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時,許多人都會轉向工程去找答案,但『軟措施』卻被忽略了,像是是否該鼓勵鄰居互相協助。」

「北美洲、新加坡或日本許多社會都有一種執念:工程和科技會帶我們走出困境。我們打造漂浮屋或更好的警報器,這些不是不好,但如果災難臨頭,手機斷線了怎麼辦?電力中斷了怎麼辦?」(延伸閱讀|救命水在這!台灣也有地底大水庫

12日傍晚,洪水高漲,市政府官員致電居民,請求他們疏散。志工挨家挨戶幫助高齡者抵達疏散中心。為什麼需要請求?幾乎沒有人認為,從小看到大的大堤會被摧毀。

16日,建築工人迅速修復千曲市的大堤。起重機放下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混擬土磚。距離大堤遠遠的一邊,好幾百棵蘋果樹被泥濘水掩埋。這些蘋果樹是小川先生種的,他說蘋果生意總會有恢復的一天,但「我大概好不起來了,往後,每天大雨或颱風來襲,我的胸都會像被大石頭壓住一樣。」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日經中文網


【延伸閱讀】

日本電線桿只有15%地下化 他們不怕颱風嗎?
強烈颱風將成為新常態?
洪水是城市照妖鏡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