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才戰爭開打,點燃城市經濟與文化進步的驅動力

數位人才戰爭開打,點燃城市經濟與文化進步的驅動力
轉型不只需要數位技術,還要連同組織文化、策略思考、組織人力與KPI等「數位應用軟實力」一起轉型。北市府推動公私協力,為企業培育未來致勝的數位技術與應用人才。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提供
2021-03-23
2132
比起能用錢買到的科技硬體,擁有數位力的人才,才是未來環境中最寶貴的資產,各領域也因此展開「數位人才戰爭」,競逐優秀的數位人才。 數據、演算法、物聯網、軟體即服務,再加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這些科技是驅動未來的力量,不僅意外成為全球產業在疫情中求生存的工具,更讓全球更加速擁抱數位轉型。

你在擔心自己的工作未來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自己的孩子未來能不能有一份工作嗎?眾多的人工智慧、自駕車等新聞,是否讓你看得心驚膽跳?答案是,不會的。

從歷史來看,善用科技並不會貶低、反而是提高人的價值,就像ATM取代了無聊、重複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更有趣、更高價值的工作,而銀行整體的員工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的,只是做的事情從過去作重複的工作,變成更重要的事情,例如經營客戶關係。

在招聘新人才之外,培育「擴能版員工」對企業而言同樣重要;想讓未來經濟比現在好,就要找到新方法來擴增員工能力,給他們新技能,讓他們擁有新機會。新技術的成長速度遠快於任何學校課程;新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優勢,取決於他們訓練員工、改變其工作流程來適應新技術的能力。

從學以致用 到用以致學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的能力,這也是個人必須追求的轉型。

轉型程度和方向因人而異,例如傳統類型的工作者需要數位工具的操作和思維,有經驗的軟體開發人員如今可能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論與應用知識,以快速掌握新的技術及市場需求。我們的觀念也應該從過去在學校「學以致用」,轉變為因應工作、產業所需快速學習、擴增新技能的「用以致學」。隨需獲取資訊的能力,是新一代學習與培育的關鍵。

北市府除了從學校教育起融入數位力的培養,並加強在產業人才所需的「用以致學」知識與能力的培育,尤其在企業所需的數位應用人才和因應疫情與未來趨勢重點轉型產業的數位人才;以人才為起點,點燃城市經濟與文化進步的驅動力,並提升政府及企業優勢的關鍵競爭力。

北市府以場域結合人才計畫,由臺北藝術中心扮演劇場專業人力的職能開發、訓練與認證基地,系統性建立劇場專業人才資料庫,朝向成為「亞洲共製中心」的目標邁進。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提供

工作與經濟型態的改變  驅動商業模式轉型

因應科技趨勢和疫後新常態,企業的轉型需求包括了工作型態的轉型和經濟型態改變驅動的商業模式轉型。

以遠距溝通為例,在跨國往來貿易頻繁的全球化經濟中,當跨國企業、國際貿易往來逐漸發展出成熟的遠距會議溝通模式,因疫情緩和而沒有作出同樣進化的臺灣企業,是否可能因而成為「局外人」,在線上會議室中進行的談判和貿易招商中失去優勢?因應國際變化而提前調適,是企業應該思考的重點。

以文化藝術產業為例,體育、音樂、美術、工藝這些只有人類才能做的事,將會更突顯出其價值。數位化對藝文產業不應只是「求生」的不得已應對措施,而是體貼接收者的需求,創造出更多元豐富的體驗,讓市民能在疫情的緊繃中,仍能享受這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走入競爭無國界的線上市場,北市府助攻藝文產業從台北首都品牌定位出發,透過塑造台北品牌價值,讓臺灣創作能站上國際舞臺一同競爭,並讓外銷成功的臺灣創作能轉回華語市場,取得市場變現的成功機會。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提供

運用推力與拉力  因應未來隨需服務趨勢

數位與政府治理,兩者密不可分。北市府不再侷限於過去,而是看清未來,從理解新商業模式中的關鍵要素開始,協助企業排除阻礙創新的限制。新的科技和商業模式需要受到管理,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北市府比產業看得更加長遠,提供應有的推力(培育、獎勵、創造轉型友善環境)和拉力(監督管理),例如因應未來趨勢的隨需服務,用適當的管理來鼓勵創新。

走入疫後的未來世界,當無時無刻的變動成為新常態,北市府將以通盤的視野打造智慧城市,與企業共同尋找轉型時代中的新契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