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AI應用,癌症治療不再只能「碰運氣」!

三種AI應用,癌症治療不再只能「碰運氣」!
AI可協助醫師檢測癌症,提升治療速度與精確度。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3-09-25
文、圖・陳愷新(SAS台灣區總經理)
17018
衛福部六月揭露最新統計,癌症已蟬聯台灣死亡主因榜首41年;且癌症時鐘持續快轉,台灣平均每三名往生者便有一人是因癌症過世,許多家庭因此破碎。更令人心驚的是,癌症持續年輕化,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罹癌年齡逐漸下降。

然而癌症猶如黑盒子,不僅診斷相當棘手,需經歷無數的檢查與等待,也往往無法精確掌握腫瘤的進展與惡化,讓治療成果總是部分「碰運氣」,常使得醫師及病人備感無奈。

台灣十大死因-癌症-惡性腫瘤-衛福部-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智慧醫療-人工智慧-AI應用-AI---------經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灣主要死因第一名是癌症。資料來源:衛福部

為解決癌症醫療瓶頸,全世界生醫研究人員早在多年前,便將當紅的人工智慧引入癌症醫學,不斷加深機器學習、電腦視覺等技術在治療過程的應用,輔助醫師大幅提升治療精準度——更快速且精準地識別癌症、預先預測藥物療效、制定個人化客製療程,為癌症醫療展露一絲曙光,也成為腫瘤科、放射科等醫師的神隊友。

進一步來說,AI用於癌症治療可分為三大類:

AI輔助一:肉眼難見的病徵與腫瘤變化,AI30秒內揪出

第一是AI醫學影像的自動化分析,包括針對癌症的影像醫學篩檢,如X光檢查、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造影等。對於辨識可疑的病灶、腫瘤治療成效的評估、併發症的診斷,AI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AI的導入可助力專科醫師,自初步的影像篩檢中,透過機器學習,辨識出肉眼難以發現的病徵。比如自胸部X光片中,揪出小於一公分的肺癌病灶,又或是大腸內視鏡檢查,可自息肉中發現可疑病灶,早一步投入治療。

除了發現初期病徵,更進階的應用在於在治療過程中,運用AI進階分析識別腫瘤在顏色、大小、形狀的變化,或追蹤病變的細胞以評估其對治療的反應。

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為精準化肝癌的化療反應評估,運用SAS可視化數據挖掘的圖像分析功能,將2D平面的電腦斷層(CT)掃描影像立體化,轉換為3D影像,讓醫師更清楚檢視原本易被忽視的不對稱腫瘤,快速識別腫瘤的形狀大小變化,並注意其顏色;並將病變的腫瘤裁剪成單獨的圖像,自動分析不同腫瘤的數據指標,提高化療反應評估的速度和準確性,再決定要對病人手術或化療,使癌症治療更精準。

AI醫學-AI-人工智慧-癌症-AI應用-SAS-癌症治療-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智慧醫療-精準醫療SAS Viya將病變的腫瘤裁剪成單獨圖像,提高化療反應評估速度與準確度。

SAS Viya-SAS-陳愷新-數據分析-智慧醫療-人工智慧-AI應用-癌症-癌症治療SAS Viya自動化分析不同腫瘤的數據指標後,評估化療反應狀況。

AI輔助二:分析複雜龐大的DNA資料,加速實現精準醫療

AI強大的運算與深度學習能力,不只用於影像分析,還能輔助近年癌症治療的重心:精準醫療。

傳統的癌症治療偏向一體適用,但每個人的病徵,及對藥物和手術的反應皆不同,這與其DNA特性息息相關。因此,透過治療前的基因檢測,找到最適切的治療方法,能避免病患承受不必要的療法,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然而DNA序列一般有30億個核苷酸,為了解碼龐大的基因庫,找到最佳治療方式,就必須仰賴能大量分析、精密解讀的人工智慧

美國一則著名的精準醫療範例,是一名患有急性白血病十歲男童哈里森(Harrison)。他先是接受常規的化療,卻發生嚴重癲癇;深究後發現他得到的是EBF1-PDGFRB白血病,會排斥常規療法。

透過SAS Viya人工智慧分析平台進行運算,讓專家研究哈里森的DNA數據與最合適療法;即便他15歲時癌症於腦部復發,最終仍透過一系列標靶治療和CAR T細胞療法,使癌症成功獲得緩解,目前已是22歲的大學生。

其中有個有趣的小插曲。哈里森因癌症無法重拾熱愛的棒球運動,但癌症療法的開發部分源自數據分析,卻激發了他的興趣。他發透過分析數據,收集比賽期間球隊的數據,進一步分析球員擊球的優劣勢,以此保持與熱愛的棒球運動間的聯繫。(延伸閱讀|你易得什麼病?該用什麼藥?中研院「台灣精準醫療計畫」解密

Harrison-DNA-SAS Viya-EBF1-PDGFRB白血病-癌症-AI應用-人工智慧-智慧醫療-癌症治療癌症讓哈里森無法參與棒球運動,卻讓他可以投入分析數據、繼續熱愛棒球。

AI輔助三:資料共享,加速臨床決策與醫藥開發

當前人工智慧於醫療發展有重要的突破,關鍵之一是「資料共享」。在數位化、資訊化的帶動下,電子病歷、臨床大數據、基因資料庫、醫學文獻等資料逐步建立,可做為AI模型預測的基礎,輔助醫師進行臨床決策、判斷預後,大幅縮短診斷流程。

舉例來說,紐約凱特琳癌症中心發展出血液檢測方法,讓前列腺癌症病友,可以不用排隊等待電腦斷層等影像篩檢,便能了解癌症治療的療效。其應用SAS Viya資料分析平台,透過AI模型運算,分析多家製藥廠商的臨床資料集,發現血液中若出現某個血球細胞,便可顯現治療的有效性。

AI除了輔助醫師,使其受惠於資料共享,醫藥開發也有突破性進展;Covid期間的救命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快速研發並讓各國病人使用。

一般新藥開發需要10到15年,但若是「老藥新用」(Drug repurposing),因既有藥物已有相對完善的臨床前與臨床資料(如藥物動力學、人體安全評估),可大幅降低研發成本與時間。

COVID-19疫情間,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FDA)便與SAS合作,藉由開發「老藥新用」的AI模型,探索既有藥物的新靶點是否能抵禦Covid,並運用Covid的臨床資料集,進行模型的訓練與反覆驗證,讓Covid救命藥物能快速問世。(延伸閱讀|披羊皮的大野狼!新冠病毒裝無害入侵人體 7種老藥新用抓「詐騙」

人機協作、可解釋性AI發揮最大效益

AI成為醫師的神隊友,不僅提升精準度,更能借助自動化大幅減輕負擔;但AI仍存在風險,要擴大效益、降低漏查機率,仍需有賴「人機協作」與「可解釋性AI」。

去年八月,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醫療資訊平台刊出的一篇研究顯示,放射科醫師加上AI輔助偵測,乳癌掃瞄影像的判讀準確度更高。透過透明的AI決策解釋機制以追蹤模型和演算法,即使AI判斷結果有偏差,也能及早修正,強化AI可信度,也更便於醫院建立全端的稽核機制和透明化流程。

隨著AI的新技術、新觀念在癌症醫學領域逐漸發酵,可以期待AI在「影像辨識」「精準醫療」和「共享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持續發揮作用,並精進效能,輔助醫師、病理學家、生技公司等在早期病灶偵測、縮短新藥研發和減少無效治療上帶來突破。雖然控制癌症這個世紀難題的夢想不可能一蹴可幾,但也讓癌症治療的未來令人樂觀以期。(延伸閱讀|一管血活捉癌細胞!中研院研究員養「體外腫瘤」 替病人試出最有效抗癌藥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