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順牆而上的創新無人機 瑞士學生:看教科書不如實作

打造順牆而上的創新無人機 瑞士學生:看教科書不如實作
2017-11-02
編譯・陳竫詒
9965
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學生跨系組隊,金融、網頁設計、電子、系統控制的人才齊聚一堂,打造能夠沿著牆壁垂直移動的新型無人機。WEF世界競爭力排名永遠第1名的瑞士,如何吸引國際人才,成就強大競爭力?

問瑞士人,他們為什麼這麼國際化,有點像問美國人為什麼講英文一樣,問了一個沒常識的怪問題。

瑞士就位在歐陸心臟,與法、德、奧、義,以及列支敦士登五國接壤,自然而然渾然天成地國際化,不用喊著大膽走出去,一不小心就跨出了國境。

但是除了無可選擇的地理位置,瑞士卻做了許多「理所不當然」的選擇。

多語不衝突

依據瑞士統計局的資料,64%的瑞士居民每週使用超過一種語言,甚至26%的居民常用語言超過三種。多語區的混雜,別的地方可能是衝突,在瑞士卻是從小就開始的多元學習。不同語區的小學生透過互訪,認識交流。

國語都學不好了,學什麼第二外語?這樣的質疑,瑞士人不是沒有。今年蘇黎世邦和琉森邦皆曾針對「小學只否學一種外語就好」公投,結果都被否決,所以這兩個德語區,繼續維持小學中年級學英文,高年級學法文的原則。

不是瑞士人,不是問題!

母語雖然不是英文,並不妨礙瑞士與世界連結的能力。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前兩名都在瑞士。根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最新調查,2017年第1名是德語區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第2名則是法語區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

這份調查以「國際視野」作為衡量標準,涵蓋國際教職員和國際學生的比例,以及論文的國際合著者等;另外納入泰晤士年度聲譽調查結果。

頂著培育出21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作為歐陸排名第一的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萬8000名學生,來自120個國家;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規模稍小,不到1萬名學生中,仍有超過一半是外國人。

作為瑞士唯二的聯邦大學,拿國家資源,聘外國教授,培育國際學生,瑞士人不擔心開放導致外來人才太多,搶奪國人機會嗎?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正門口

不是錄取國籍,而是錄取你的腦袋

「我們用最棒的人,而不是用在這裡長大的人,」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副教育副校長莫爾騰森(Andreas Mortensen)解釋。

「國際學生來這裡學習,畢業之後在此落地,這對瑞士的社會經濟有所幫助,」研究副校長范得賈斯(Pierre Vandergheynst)看得很長遠:「當然他們也可能回國,但是由於他們對瑞士的熟悉,之後仍有機會和瑞士廠商合作,長期而言,對瑞士產業是有益的。」

這個世界競爭力第一名的國家,年輕人念大學的比例卻不到一半。

不念大學要幹嘛?

不念大學,沒關係!

三分之二的瑞士學生早在中學時期,就選擇了技職教育,走學徒路線。透過學徒制的方式,結合理論和實務。早在15、16歲的年紀,瑞士的孩子就要開始思考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並且真正進到企業接受訓練。

20歲不到的克雷默(Sasi Kraemer)剛結束瑞士銀行的學徒教育,為期3年的學徒制,6個月輪調一次,她待過會計部門、客戶諮詢、投資銀行、個金、企金等部門。

在瑞士,年輕的孩子不是幼稚的個體,而是有獨立思考與決策能力的學習者。

學徒教育,讓年輕人直接面對現實社會中對於技能的要求與能力,也讓企業訓練自己想要的人才。

在產業界,例如「瑞銀透過提供大量的學徒實習工作和多元的訓練機會,來支持瑞士的教育系統,」瑞銀大學全球主管坦納(Markus Tanner)分享。瑞士銀行執行長安思杰(Sergio Ermotti)也是由學徒開始了他的金融家之路。

不用人人都是大學生,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發光發熱的所在。

不是坐在教室裡就沒事

跳脫黑板與課桌的框架,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學生在大學最後一年,可以選修焦點計劃(Focus Project),跟著教授的研究領域,自己想辦法跟團隊做出成品。機械工程四年級的利思的小組,做出了能夠依附牆面垂直移動的無人機,「教科書上是乾淨的例子,但現實複雜的情況,是實作才遇得到。」

為了鼓勵學生與產業接軌,畢業學生可以申請創業育成,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育成中心ie Lab為例,提供了申請者15萬瑞士法郎的基金、18個月的時間,學習企業營運,每年有20幾家新創企業,由此成立。

但有趣的是,其中輔導的有七成是國際學生。

面積和台灣差不多大,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的瑞士「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力,需要好的年輕人才,」ie Lab主任布倫納(Tomas Brenner)點出了瑞士的求才若渴,他始終認為「只有吸引最棒的人,我們才可能成為最棒的。」

「國際化本身不是目標,」面對最國際化大學的殊榮,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長古切拉(Lino Guzzella)卻表示:「是為了要追求卓越的科學、卓越的教學、卓越的知識傳播,因而變得國際化。」

這個以愛公投聞名的國家,在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抉擇裡,選擇了不輕鬆,但是更開闊的路。那個選擇不是為了要不要全球化、要不要國際化,而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對瑞士社會更好。

歐陸第一大學校長:把自己丟到什麼都不理解的環境,非常健康!

100多年前,出生在德國的愛因斯坦從這裡畢業;100年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持續培育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做為歐陸第一的大學,也是全世界最國際化的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的祕密是什麼?底下是校長古切拉(Lino Guzzella)接受《天下》的專訪內容:

我們是被迫國際化的,瑞士是個非常小的國家,我們必須要對全世界的人才開放心胸、開放邊界,邀請他們加入。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理解、允許大家的夢想,讓偉大的事情發生。

這是我們的祕密。多元、自主、以及允許人們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大家都是一樣的重要,但是有不同的天賦。

技職教育跟學術教育都是很有價值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能力,人們是不同的,但這很OK。

瑞士的教育體制提供了年輕人很寬廣的職業路徑,他們可以選擇開心的,讓他們有魅力的。

在很多國家,沒有這麼多技職教育,大家都得上大學,結果產生了大量的大學生,但是並沒有從這樣的教育體系獲利,而且耗用了資源,卻無法真的有所貢獻。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人們不應該重複別人講的話,甚至是別人的信念,我們尋找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跟隨著別人的路徑。所以不管你是有製造的天分、音樂天分、理工天分,你都可以找到適合你的,發展下去。

個人如果想要國際化,你應該要離開你長大的地區,甚至是國家,去經歷文化衝擊,你無法沒有踏出去親自感受,就長出全球化的視野,你必須要自己去體驗不同的文化。

站在什麼都不理解的地方,是非常健康的!因為把自己丟到你不理解的環境中,讓你謙遜,這樣的經驗,讓你可以同理他人。能夠轉換到別人的情境,是跨文化溝通的基本能力,只有透過溝通,跨文化才有理解進展的可能,才可能達到和諧。

出走國外,並不保證能夠如何如何,但是去經歷、去深刻感受,讓自己置身其中:「哇,這是怎麼回事!」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這對我來說很棒。

責任編輯:王珉瑄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