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鄉─用區域創新翻轉偏鄉發展宿命

科技下鄉─用區域創新翻轉偏鄉發展宿命
2019-07-09
4962
科技已成為各國解決當今少子化、人口老化與城鄉發展不均的焦點所在,加上它為社會、經濟各層面所帶來的創新,讓許多國家皆積極推動數位化建設與扎根工作。

對此,臺灣亦沒有置身其外,面對地方缺工、經濟衰退,以及城市邊界持續流動蔓延的問題,扭轉區域發展不均已是國家治理上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行政院透過「數位國家 ‧ 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 方案 )、「5+2 產業創新」以及「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等一系列規劃方案,用數位包容的思維,讓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科技真正踏上串連在地生活的實踐與應用之路。

藉由與政務委員吳政忠、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以及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郭耀煌的對談中發現,要解決人口問題、提高生活品質並讓環境得以永續發展,數位科技只是輔助工具,而民眾與地區的需求才是主體,特別是偏鄉與農村的發展,對於整體社會的互補和均衡至關重要。讓科技下鄉,唯有由下而上,透過科技力量與產官學研的整合,發現並滿足民眾及不同地區的多元需求,才能打造出全民有感的智慧城鄉創新應用生態系,成就快樂、成長、安全、永續的優質生活,以及為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積蓄源源不絕的豐沛能量。

數位力量:越偏鄉就要越科技化

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截至 2018 年底為止,臺灣戶籍登記人口為 2,358.9 萬人,較 2017 年底僅增加 1.8 萬人,成長率為千分之 0.8,創下歷年人口成長率首度新低;與此同時,臺灣的老年人口已攀升至總人口的 14%,正式宣告「高齡社會」已然到來;而人口移動則依舊持續向北部集中,目前全臺六都人口數已占全國總人口的七成⋯⋯臺灣在上述這種人口成長拉警報,都市人口卻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都市生活品質持續不佳, 農村偏鄉也面臨著人口老化與向都市集中所帶來的缺工、長照與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

政務委員吳政忠 Tsung-Tsong Wu, 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

面對這些困境,數位科技正好可作為一帖有效解方,這也正是「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科技應用價值所在。郭耀煌教授表示,「智慧城鄉的核心概念就是協助城市、鄉村做智慧轉型跟數位加值。」在智慧轉型、數位加值的思維脈絡下,對原本各項資源就多所缺乏的鄉村地區而言,這樣的轉型更顯得重要。吳政忠政委就說到, 臺灣不大,城市跟偏鄉其實不遠,「你不能讓城市越走越快,然後去丟掉偏鄉這邊,所以我們的想法是越偏鄉要越科技化。」於是透過善用數位、智慧化科技所挾帶的強勁力道,來彌補勞動力缺口、強化地方治理、平衡資源配置不均和提升生活品質等諸多城鄉發展問題,為地方治理和產業環境帶來健全發展,進而縮減城鄉差距,讓共存共榮成為可能。對此郭耀煌教授也表示,「智慧城鄉第一是提升城市與鄉村,尤其是地方政府治理的效率跟品質;第二則是提升國民的生活品質,尤其是鄉村的,所以最終的目的是要促成城鄉跟區域的均衡發展。」

從「DIGI+ 方案」、「5+2 產業創新」到「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推動,讓產官學研各界對偏鄉與農村等地區,有了跟以往很不一樣的思考。呂正華局長就提到,「不只城市,而是城鄉的部分要有更多資源去做協助,同時引導新創、新想法能夠到偏鄉去做推動。」吳政忠政委也提及,偏鄉農村地區一定要特別關注,尤其要照顧到最底層的每一個人,這正是「DIGI+ 方案」所說的數位包容精神,「也就是說在發展新興科技時,不要忘掉有一批弱勢,他們的需求也很重要⋯⋯越偏鄉越要注重,這才能真正反轉,讓年輕人回鄉。」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 Jang-hwa Leu, Director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而智慧城鄉作為「DIGI+ 方案」與「5+2 產業創新」的應用端,就這一層次來看,它不僅要以人為本,用智慧科技解決切身的生活問題,還要從中回過頭來深化科技的力量,帶動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臺灣過去以代工製造為主的體質,朝向智慧創新經濟的典範前進。「我們以前都做代工製造,所以不必去想說製造這些東西要幹什麼,但現在變成是我們要從城市與偏鄉民眾的生活需求中,去思考要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同時還要把人文、心理、美學等部分都包含進去,再從中找到新科技與新產品,並創造新的產業出來,」吳政忠政委說。

發現需求:從地方出發, 找到地方的 DNA

於是,「地方需求」便是數位轉型之外,在推動智慧城鄉上的另一關鍵要素,它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呂正華局長就說到,「當初在推行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城市跟偏鄉的使用者需求是不同的,而這也會讓科技的應用有所不同。如果用行銷的 STP(segmentation, targeting, and positioning) 來看,偏鄉需求跟城市需求就必須要做出區隔,所以新的計畫我們才稱為『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這個應用計畫以「地方出題、產業解題」的方式來進行,從地方出發,由地方政府擔任地方需求的提供者,依其施政及在地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來徵求廠商解題,並提供行政協助及試煉場域讓廠商能夠做驗證,呂正華局長認為,地方政府的參與對智慧城鄉計畫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應用是跟人民的食衣(醫)住行育樂各方面息息相關,目的是要改善民眾生活,也讓產業能有試煉的機會,在這當中同時還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協助。」

呂正華局長舉例,如連江縣政府與臺北市政府合作推動的遠距醫療平臺,透過區塊鏈技術讓病例能互相調閱,讓居民不再需要坐十幾個小時的船到本島掛號排隊求診,即可由連江縣的醫生陪同,與臺北市的醫生進行遠距看診,享有與本島同樣的醫療品質,「我們希望這實證經驗未來也能在臺灣其他的離島、偏鄉去做驗證。」另一個案例則集結了全臺七個縣市包括花蓮、臺東、南投、臺北、新北、臺中、連江的 34 所學校一同合作建置語言學習平臺,透過 AR、VR 技術打造出英語智慧教室與智慧校園,共計有 16.5 萬名師生受惠,「這讓校園學習也能融入當地文化, 同時解決偏鄉師資不足的問題,花東的學生不用跑到臺北或新北來,在學校甚至在家裡就能享受到外語的學習環境。」

為了讓產業界,特別是許多新創團隊的力量能夠與地方政府和民眾需求做更強的連結,今年工業局也開始主辦「創業歸故里-眾志成城創新創業競賽」,以解決城鄉問題出發,用獎助金帶動人才返鄉創業的能量,結合地方資源,讓新創團隊的智慧服務能夠扎根,加深創新與在地連結。呂正華局長表示,「在科技會報的指導之下,我們覺得創業歸故里的模式,能夠引導更多的新創讓他回到家鄉去做服務,像是觀光、醫療、農業的部分,直接接地氣,把新創的能量、想法,以及對鄉土的情感落實在這塊土地上。」

而除了地方政府提需求,大學也應扮演「地方智庫」的角色,作為地方政府之外另一個發現地方需求的源頭,才能讓智慧城鄉的地方出題功能更加完備。郭耀煌教授就認為,「大學,尤其是在地大學,應該以大學本身或者大學結合法人的方式來扮演地方智庫的角色,」郭教授繼續解釋到, 地方出題不只是地方政府出題而已,還要透過大學、法人與地方政府官員三者間的長期互動,彼此建立互信關係,進而去具體規劃地方發展,後續送至中央由政府審定與補助,再讓廠商依據這個需求來提案開發,「這樣地方出題、產業解題才能更加落實。」吳政忠政委也提到:「大學、產業跟在地城市是三個重要因素,在地居民的需求可以藉由大學的能量,來幫助相關科技的導入,並讓產業能夠進來。」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郭耀煌 Professor Yao-Huang Guo, Department of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創新永續:中央、地方、  產學研攜手打造 Ecosystem

智慧城鄉從地方需求出發,以數位科技為地方解決問題,但並非至此告結,而是要讓這股科技、創新的能量落地生根,長出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本的循環生態系(Ecosystem), 如此才能為偏鄉、農村的宿命帶來真正翻轉。要打造創新且永續的生態系,產官學研的跨領域整合是其中第一項關鍵。呂正華局長說,產官學研是國家創新體系裡很重要的四個支柱,特別是研究單位,包括經濟部主管的工研院、資策會,是臺灣很獨有的東西,「它能讓產業很快銜接技術, 然後應用到國家創新體系裡頭。而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平臺,把環境做好,我們才能讓制度、想法透過智慧城鄉、創業歸故里等計畫,去協助廠商、研究單位、學校將每個創新體系運作得更加順暢。」

用智慧科技解決切身的生活問題,還要從中回過頭來深化科技的力量,帶動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在產官學研的整合當中,機制的建立也至關重要, 郭耀煌教授就認為,智慧城鄉應該要建立一個機制去媒合大學跟地方政府的關係,還要跟教育部、經濟部乃至於國發會一起討論,建立長期跨部會的對話機制。對此,為了加強跨部會整合的力道,吳政忠政委表示政府目前已成立了智慧城鄉溝通平臺,「三個月開會一次由我來主持,與會代表有經濟部、國發會、各縣副市長、研考會主委, 或是資訊相關首長等,在會中提出智慧城鄉推動上的各種問題。」於此郭耀煌教授還另外提及, 其實不只各部會、產官學研要跨域整合,「在做規劃的時候,應該也要跨縣市,從區域發展,或同一個生活圈的發展做整體考量。」吳政忠政委也表示,中央跟地方必須要充分合作,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狀態,同時還需加上創新觀念的思考,「我們要跟大學、民眾、產業多交流,這才是未來臺灣的希望。」此外,各種資料數據的品質好壞,攸關 AI 分析與決策的成敗,於是跨部會整合也體現於資料的格式統一與開源上,「我們從現在開始,嚴格要求執行政府科技計畫的單位,資料第一要遵循格式,第二則必須要可以開源,」吳政忠政委說。

各地區的獨特性則是打造生態系的另一關鍵。吳政忠政委認為,臺灣過去都用國家創新的步伐在走,「中央說了算,地方跟得有點辛苦,」但現在我們要扭轉過去的效率經濟導向,讓創新在每個地區生根發芽,「因為每個地區都有它的特色, 如果我們去發展跟這個特色有關的產業,它自然就會產生獨特性,而那都是區域創新的來源。」這種源於在地需求的創新模式,才有可能讓生態系走得更長久,正如郭耀煌教授論及的,「要找出一套模式跟連帶的加值服務,既可以讓廠商獲利,同時也能解決地方問題,這就是我們期待看到的部分。」最後,呂正華局長說到,每種科技能不能長出新芽,培育出灌木或是喬木,要視種籽本身的 DNA 而定;產業發展也是一樣,要看實際生命週期、在地養分,以及每個生態系中的競爭力,「宜蘭、彰化、屏東、北北基、雲嘉南等, 每一個地區都有它的特色,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城市可以減壓,讓人才、科技等能量漂到臺灣的6 都 16 縣市,在每個地方長出美好的果實。」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