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東長濱吧!造一艘自己的舟,找台灣島人的海洋基因

來台東長濱吧!造一艘自己的舟,找台灣島人的海洋基因
台東長濱國中國三生在家鄉海岸划著自造舟。圖片來源:吳偉競提供
2019-07-17
文、圖.馬萱人
26296
常說要有海洋思維。那麼,你願不願意先以多感途徑體驗一下海,再來看看這思維如何想?

今年五月下旬,台東縣長濱鄉長濱國中「自造教育科技中心」,在資深造舟老師溫志榮(綽號「大沐」)指導下,一群國三學生花了七天、合力完成四艘木製「格陵蘭舟」(Greenland Kayak)――現代海洋獨木舟的原型。

大沐想透過「團體造舟」,邀請大家找回屬於台灣這座島的生活方式。造了舟會與它發生感情、想划這艘船,而「『使用』海洋、河流,才會注意到它的狀態。」我們與各類斷了線的水域之間,將有機會重新連連看。

長濱國中大方開放了名額,讓社會人士參加這難得工作坊。花東、小琉球、台北等地愛好獨木舟或手工藝的社會人士十來人,舟車勞頓也要奔來學造船。

長濱國三生更在該校總務主任吳偉競帶領下,在六月將學生做的新舟,與校內塑膠材質的平台式(Sit On Top)獨木舟,一道航向大海,做為畢業巡禮。

五、六年來,已有數百名中小學生,隨著大沐從造舟到划船,在全台各地水域玩得樂呼呼。


從謀生演化至休閒的好工具――海洋獨木舟(Kayak)簡介

獨木舟模型。

英文的獨木舟有兩種說法:Kayak──封艙式(Close Top)獨木舟,主要用於海洋,以及Canoe──(Open Top)開艙式獨木舟,主要用於河湖。長濱國中造舟課的主角指Kayak,這兒簡稱海洋舟。

它以6000年前依努特(愛斯基摩)人發明的「格陵蘭舟」為原型,這民族以漂流木、獸骨與海豹皮等,手工打造了「骨架蒙皮舟」(Skin On Frame Kayak),作為在極地中捕魚等工具。

伊努特人將獨木舟照每人身型訂製的非常合身、較好控制,遇上翻船即能以自身力量與技巧,連船帶人轉回來而不致落水──稱為「愛斯基摩翻轉」(Eskimo Roll)。

所以他們稱自己的獨木舟為「我的下半身」,別人划不得。

今日,休閒海洋舟增加了自救與救人輔具(例如浮力袋、抽水泵、拖繩),已無需完全量身。但它的優點則流傳不歇:底部略橢圓而穩固,造型流線,船首船尾稍翹,能破冰╱浪、速度相對快,證明是人力航行時具效率又有挑戰樂趣的器材。


化繁為簡的DIY體驗工序,讓新手訪客進入海洋文化

大沐教學實況。

大沐憑著手工專長與自學,將原本繁複費時的造舟工序,轉變為部分簡化但保存精的類模組化系統。讓眾多中小學生與社會人士,享受划自己做的船之樂。

一開始時,大沐也只能盯著一些原文製舟書看,畫葫蘆先做了一艘模型船,才做真正的船。先做模型可以深度理解獨木舟的構造、空間及所為何來。

接著,他將整艘獨木舟的組件與治具(輔助規範、便利製造的工具)模組化,把所有組件圖例與船隻平面圖、立面圖等,精巧濃縮畫在一張紙上。

關鍵的,划船時背部、膝蓋與雙腳應安置何處、原理為何,他則採現場分析、圖解與示範。這麼一來,學員也能習得基本製圖與設計,不是只有組裝零件的拷貝動作。

在大系統教學下,約一週即可手工造一艘獨木舟。

為了讓學員及時享受手工藝的成就感,大沐因地制宜調整工序與材質,減少造舟與划船的障礙。他多次實驗後的自製舟,還多了蒙西裝布、客家花布和PVC塑膠布等,甚至在2018年帶領台東「孩子的書屋」同學,使用這些重量較輕的自造船划船環島。

不過,學生上此課畢竟由學校指定。想將手工造船、划獨木舟等深層玩海樂推向大眾,則需要種子型的社會人士參與。長濱這一回課程,有一組特別值得一提的大人學員――來自花蓮豐濱的「依浪」團隊。

如何以不破壞環境的方式推展觀光?原來機會就在自己腳下

「依浪」是划船界新興的推手之一,但並不以帶隊獨木舟運動為滿足。成員們期許能大家從體驗出發,傳承阿美文化與記憶,繼而親近、愛上、守護海洋。

「依浪」中,斯喇(漢名林寬明)、里外(漢名潘明志)、卜頓(漢名陳長宜)等幾位阿美男性教練,生長於秀姑巒溪口兩側的靜浦與港口部落,泡在海裡的時間不比站在地上的時間少。划竹筏(現為膠筏)出海、潛水覓海鮮等等,已是海岸阿美族流傳千百年至今的基因。

領人出海對他們而言實在駕「舟」就熟,航程中,還能不時突然潛入海中捕一下生物,驚艷只熟陸上生活的人。與其說林寬明等人是教練,不如說是海岸阿美文化的最佳嚮導。

號召成立「依浪」的是位女性――王婷瑤(Candy)。她11歲起即陸續成為游泳與輕艇選手,後來是游泳、潛水、獨木舟等水上運動的專業教練,與水相處已達33年。八年前因緣際會來到豐濱港口部落工作,就再也離不開海岸生活。

專業獨木舟教練團隊「依浪」自造舟一樣從模型開始做起。

「都說土地會黏人,其實是人會黏人。」Candy深愛這片太平洋,更愛這兒的Idang──阿美語「朋友」之意,從此想方設法留在豐濱。從打工換宿到港口國小等校獨木舟、游泳教練等,今年初起還加上種起「海秧米」,與大海與土地相關的活兒她都做。

已獲認同的Candy,族人為她取了個阿美名字「紅愛」(Hongay),能加入靜浦部落的女性年齡階級,一起參與七月下旬的豐年祭。

她常與族人一起思考:如何以不破壞環境的方式,讓遊客更認識豐濱,也讓世居此地的人有更多就業機會?

左思右想,原來機會就在自己的家:他們最熱愛與認識海,那麼何不結合眾人專長,讓訪客也親近它?尤其豐濱秀姑巒溪出海口、石梯坪等一帶的半封閉海灣,新手下海、老手挑戰皆適合。

這群在水上深耕的朋友,期許以組織型態繼續實踐志業,不再各自獨鬥。

從流傳數千年的獨木舟系統,思考恢復環保又漂亮的阿美族造船工藝

「依浪」從未做過骨架蒙皮舟,但基於對大海多年的理解,以及平日經常DIY的基礎,他們的造船進度很明顯超前其他組。

其實「依浪」有其他的造船經驗。他們與族人曾舉行工作坊,練習製作阿美族的竹筏,這是海岸阿美千年來的捕魚與交通工具。

只是,竹筏在當代生活中漸漸被淘汰了,現在族人早已改用裝上馬達的膠筏。但至少港口、靜浦等部落已起了個頭,嘗試恢復這項環保又漂亮的工藝。

當大沐知道了阿美族的竹筏系統,則樂觀認為:將來不無可能將在地竹子這項材料,與海洋舟結構融合,例如拿它來做船的龍骨。

能流傳數千年的獨木舟系統,每一寸構造皆有道理,對應著水的某項個性。從零開始打磨完一艘小船再操舟下水,你會發現大海並不可怕,只要你願意順著它的脾性去敬它、愛它──接下來得小心上癮了。

「依浪」團隊與族人也嘗試恢復阿美族傳統造竹筏工藝。圖片來源:王婷瑤提供


註:本文參考資料為大沐新書《造舟裡的生命教育》(親子天下出版),書中有更多他推行主題式學習到團隊合作的造舟細節與精彩故事。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