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買房靠自己、七年級靠爸,八年級錢從哪來?|台灣房產霸權社會溯源(下)

六年級買房靠自己、七年級靠爸,八年級錢從哪來?|台灣房產霸權社會溯源(下)
2019-07-25
文.洪偉傑(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地理系博士生)、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9990
解釋「房價必漲,所以必須擁屋」的「房產社會」霸權,其中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一般人購屋的錢究竟從何而來?

買房從經濟成長紅利到仰賴家庭財富移轉

放在台灣具體時空歷程來看,伴隨60年代起都市人口集中與經濟快速增長等外在因素,早年的城鄉移民,確實是從他們一分一毛的血汗錢,堆積出自己在城市中一磚一瓦與房地權狀。這仰賴的,是台灣在特定時刻,將自己整合進全球經濟產業鏈的經濟成長紅利。

但是1989年,大台北地區的房價所得比達到6到8、高房價已成民怨之後,台灣人是如何持續投資房產30年?特別是2000年以來,在經濟成長趨緩、薪資所得凍漲下,還可以2010年代將房價所得比翻倍(雙北13到16)推上高峰?

【延伸閱讀】千金難買早知道!30年前政府若推這項稅改,台灣房價不會從此失控

我們認為,支撐台灣人買房的資金來源,已逐漸由經濟成長紅利轉向家庭積累。而這在經濟長期衰退與低薪的時代,將造成青年世代不公與階級差距更加惡化。

面對經濟放緩、所得停滯,人們買房逐漸轉向仰賴家庭積累,父母的積累轉換到子女身上。不管是房產繼承、贈與年幼子女,或是由父母負擔頭期款,使子女能夠買房背房貸。

台灣社會與其他華人社會若真有什麼共通性,其中之一就是「資產積累的核心在於家庭」。
婚育成家以及子女繼承,是台灣人購屋的一大動力。這種以家庭為核心的資產積累,在早年獲得了政府的支持,直到近年來遇到瓶頸,形成「購屋危機」的關鍵。

 六年級生(民國60年代出生的世代)在80年代出社會後,多少還趕上了台灣經濟成長的餘波,累積資產購屋;七年級生在90年代出社會後,不但遭遇全球性的景氣衰退,房價也在SARS之後回升。這時,四年級的父母輩如能提供第一桶金、協助買房,還有機會繳房貸、成為購屋一族。

但是在2010年之後,先有台商回台投資房地產、後有北台都會區都更,兩事件推升房價。這時出社會的千禧世代,面臨的是月薪三萬、但雙北房價千萬起跳的現況,其原生家庭(五年級生),還有多少有能力協助子女買房?

趨勢恐將是,有屋者的下一代更容易獲得房產,無屋者的下一代則更難累積資產。特別是多屋家戶,透過出租、交易房產擴大與一屋家戶、無屋家戶的資產積累差距。

這種房產持有的極化現象,近年來反映在單人家戶與空屋數的大量成長。根據內政部的住宅資訊調查,從1988年到2008年,單人家戶的自有率成長了19.1%,遠高於夫婦家戶(13.4%)、核心家庭(12.7%)以及全體平均成長率(9.6%)。

這顯示的是「台灣買房自住的都是獨身人士」?還是「自用住宅稅率優惠促使多屋家庭中每人登記一屋為自用」的現象?

在空屋率方面,過去十年,全國平均一直維持在10%,諸多大型開發計畫及其周邊(如新莊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淡海新市鎮)空屋率介於28%至44%;即使住宅需求最高的雙北都會區核心地帶,空屋率也達6.8%,共有15萬戶低度使用。

全台空屋率十年來居高不下,根據106年度低度使用住宅(空屋)及新建餘屋統計分析結果,雙北空屋均突破十萬戶。圖/內政部營建署

過去幾年推動的奢侈稅、房地合一稅、豪宅稅等,試圖處理都市房產集中與不均的現象。但在房產交易實價揭露與課稅受阻、遺贈稅維持低檔的情況下,房產階級的再生產,依舊會是資產不均積累的源頭。

【延伸閱讀】僅20%台灣人擁超過兩房,為何卻能主導房屋政策?

機會與挑戰:購屋危機與家庭社會關係轉變

綜上所述,台灣「房產社會」的霸權建立與鞏固,來自多方行動者在象徵論述、實踐與制度的共同支持。目前,改變「房產霸權」的契機有二:

第一,一般年輕家戶在2010年房價飆漲之後,難再對都市買房抱有期待。此一購屋渴望的破滅,既是阻斷「人必買房-房價必漲」此一封閉循環的起點,也是思考其他住宅選項的起點。

第二,人口結構與傳統家庭價值的轉變,包含高齡少子化的浮現、獨身、非婚姻家庭、遠距家庭等「非正典」家庭與及社會關係的出現,已經開始要求不同型態的都市居住與生活空間。

合作住宅的根源是群眾募資式的住宅消費模式,透過共同合作與民主參與規劃設計,可因應個別居住需求,鼓勵自住營造。圖為德國Spreefeld合作住宅。圖/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如果說,台灣的下一個世代,將有更多人離開傳統家庭體系,選擇新型態的社會關係與生活方式;而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卻未能滿足變化中的居住需求,甚至存在許多根本的品質問題與對特定群體的歧視。今日的居住現況或許比30年前更加嚴峻,但也是刺激我們思考新的居住可能、挑戰房產社會霸權的機會。

透過論述生產、市場與社會的實踐,人們重新思考如何使用、改變都市空間;透過制度改革,健全房產稅制與住宅市場、提供公共住宅。這些都是鼓勵人們發展購屋以外空間想像與實踐的可能,讓都市與居住空間,真正滿足各種都市居民的需求,並且回應新的社會關係及衍生出的新形態居住環境,也是我們認為都市住宅與空間議程的新方向。


洪偉傑(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地理系博士生)
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自2012年起參與都市與住宅議題的研究與倡議。關注當代社會空間問題,包含制度改革與社會轉化、社區與都市空間生產。目前研究計畫為台灣的都市更新政策與房產所有權體制之間的關係,蹲點台北市南機場、斯文里兩個推動公辦都更的整建住宅社區。

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1989年就讀台大城鄉所碩士班參與發起「無住屋運動」,之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地理學博士。長期關注台灣的空間政治經濟發展,尤其是有關自由化政策之下,國家與空間結構的轉化,包括區域發展、都市更新、經濟特區以及晚近智慧城市治理的議題。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