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Nike試鞋,也能跟NBA球星虛擬對決

到Nike試鞋,也能跟NBA球星虛擬對決
耐基不斷與零售伙伴,推出新的體驗服務。例如在台北的一家實體店面,在顧客穿上球鞋後,能像「打電動一樣」,跟螢幕上的NBA球星來一場虛擬對決。圖片來源:吳宙棋攝
2018-01-15
文・鄧凱元
9030
在台北的一家Nike實體店面,顧客穿上球鞋後,能像「打電動一樣」,跟螢幕上的NBA球星來一場虛擬對決。這只是Nike數位化革命「三雙策略」中的一小環,從設計、製造、物流到銷售,Nike香港及台灣區總經理區詠怡暢談他們如何打造快速反應市場的需求的新團隊。

運動產業的快時尚浪潮來了。

耐基(Nike)香港及台灣區總經理區詠怡說,耐基要橫跨產品設計、製造、物流、銷售體驗上,進行「三雙策略」(Triple double),透過多元的數位工具,從消費者與運動員身上,快速發現需求,並且回饋給製造業者,再透過加速的製造與物流體系,即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做到大量的個人化服務。

這是一個橫跨零售通路、物流、製造的全球實驗。

走進台北市鬧區的耐基專賣店,半個教室大的空間,有大螢幕、投影機、感測器。穿上NBA球星代言籃球鞋的消費者,正前前後後奔跑,猛踩投影機投在地上的圓圈。

「這是在模擬籃球場上常見的折返跑,」一位店員說。

為了在競爭的運動市場抓住消費者,耐基與在地零售伙伴摩曼頓,共同開發了這個如打電玩一樣的數位化「試穿」服務。

超乎你想像的試穿服務

以前試穿一雙球鞋,頂多穿上後在店裡走個幾步,就決定買或不買。但這套數位試穿系統,在客戶穿上鞋子後,可登錄個人帳號,以打電玩的方式,模擬籃球場的實況,記錄試穿者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折返跑的次數。

這樣的資料還能上傳到雲端,和同儕較勁成績,把試穿變得更好玩。

耐基最早的銷售方式,是創辦人開著小貨車,巡迴運動場把鞋賣給運動員,也蒐集消費者的資訊。但區詠怡說,新數位化工具的到來,例如數位試穿服務,或者專為慢跑愛好者開發的app,改變了耐基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

她舉例,例如Nike Running Club專屬的app,每個月可以蒐集到8000萬公里的跑者里程數。根據這些資訊,耐基發現台灣的跑者,週一運動的比例很少,週二則提高許多。因此在台灣,耐基從週二開始推出各式的運動體驗,「這些都是消費者和運動員給我們的反饋。」

區詠怡說,不管是耐基直營體系,或者在地零售伙伴,未來都要提升零售端的服務體驗,「我們會把更多資源,投注在能一起實現這個目標的合作伙伴。」

有了數位工具帶來的消費者資訊,耐基也開始改造設計與製造的流程。

不等全球團隊,快速回應需求

但要怎麼做?去年,耐基在上海設立了產品的快速反應中心(express lane),從商品的設計到製造,專門服務亞洲市場。

區詠怡解釋,快速反應中心的功能,是透過消費者的訪問座談、會員app等管道,幫助耐基了解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並且根據這些需求,把個性化的產品,快速丟到市場上測試,不斷累積與消費者互動的經驗。有了這個中心,在地團隊就可以快速反映各地市場的變化,不需事事都等全球團隊,這樣的做法能加快產品創新的速度。

這也考驗產品製造者的敏捷度。

區詠怡在「2018天下經濟論壇」上,播放了一段豐泰集團製造喬丹13代的短片。影片中的製鞋過程,導入了機械手臂、自動噴膠、雷射切割等自動化設備。證實了一向勞力密集的鞋廠,正快速地走向自動化。

她說,以往製造一雙鞋子的中底與外底,平均要50分鐘以上,現在已經縮短到2分半鐘,「我們還有更多自動化技術用在新產品。」

去年耐基和利豐合作,在桃園建立物流中心,也是全球供應鏈調整的一環,以幫助耐基提高門市鋪貨和補貨的速度。

「未來製造的原動力,是源自於對消費者的了解,我們逐步透過數位工具,更快速的把數據轉換成新產品,」她說。

耐基的行動力也顯示著,運動產業的新未來,取決於如何運用新時代的數位工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