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個鍵就能預測身高?AI走入醫院,帶來什麼改變?

按個鍵就能預測身高?AI走入醫院,帶來什麼改變?
中醫大副校長暨兒童遺傳科主治醫師蔡輔仁向記者展示AI判讀系統,「快速又精準的分析,可以幫我省下更多時間,去照顧更多孩子,讓我可以關懷他們,跟他們對話。」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2019-10-08
文.彭子珊 圖.王建棟
9734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觸角,正在醫院的城牆下,探索醫病關係的新可能。台灣各大醫院都在積極探索,如何用AI來改善診斷、治療流程與品質,甚至把名醫的知識、經驗向外擴散,讓「排隊2小時、看診2分鐘」的狀況,以後不再發生。

距離台中高鐵站約半小時車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2月率先開設心臟、腎臟、胸腔、兒科、眼科、乳房外科、精準醫學及健檢中心等8個輔助門診,讓AI走入診間。

週五晚上8點半,中醫大兒童醫院的門診區幾乎找不到空位,全是帶著孩子排隊就診的家長們。

牆上的電子看板剛跳過110號,一頭長捲髮、大寬褲的段丹心,就牽著兒子走出中醫大副校長暨兒童遺傳科主治醫師蔡輔仁的診間,準備帶兒子去領藥、打針。

「今天來比較好,我之前來真的等到快要睡著了。有時候等拿藥,等到我們的時候,都沒有藥了,還要等他們(藥師)去調過來,」段丹心對《天下》說。

段丹心坦言,去年發現13歲的兒子身高不到150公分,長得比同齡的孩子慢了許多。擔心的她,就帶兒子來看遺傳專科找原因。

骨齡判讀,就是判斷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檢查。「但它是一個枯燥乏味、浪費時間、但又無法為醫師增加太多經驗的檢查,」蔡輔仁說。

要知道孩子的骨齡,得先照手部X光,再用圖譜裡的標準樣式,對照眼前這個孩子的手指骨頭形狀。按照性別、年齡,比對出實際的生理年齡。

段丹心說,照了骨齡才發現,14歲的兒子骨齡只有7歲。最後在生長激素的刺激下,幾乎每個月長高一公分。看診一年多,已經長高了快20公分。

但她不知道的是,為兒子判讀骨齡的不只蔡輔仁,還有AI的幫忙。

【延伸閱讀】李友專:過程跟結果都重要!精準與預測醫學使更多數據被留下

棒球隊也來排隊預測身高

AI助手的誕生,為的不只是看診效率提升。長遠來說,還要把這套知識與經驗,送到沒有兒科醫師可以看骨齡的地方。

「會來看骨齡的,不是孩子長得太快,就是長得太慢,所以家長擔心是不是有內分泌問題,或是性早熟的問題?」蔡輔仁說。

骨頭發育程度,就是用來約略對應孩子的生理年齡。每個人的生長速度不一樣,如果6歲的孩子照出骨齡已經11歲,那將來很可能長不高,因為發育太早。

雖然來到診間的孩子,只要半年、一年照一次骨齡就好,但一個月累積下來,骨齡X光片大約有600張。

每次判讀,都要翻閱圖譜。第一次做的醫學生,從第一頁開始翻查圖譜,可能耗時30分鐘。「現在孩子的手還沒離開X光機,(判讀)報告就打好了,你看速度有多快,」蔡輔仁說。

而且不能只是判讀骨齡,還要按照生長曲線表,沿著年齡和目前身高,推算出未來可能身高。既然是參照數學公式推算,這個工作也交由AI助手來執行,一個按鍵就能得出預測身高。

【延伸閱讀】投書|「AI醫師」24小時自學260萬筆病例,把醫師留給病人

蔡輔仁也曾在診間外發現,一排少棒隊的選手,穿著運動服來看診。

「因為教練要評估每個人的骨齡,希望知道這個孩子可以長多高,將來適不適合繼續培養。長得高的可以去當投手,真的長不高的,也許就當興趣,不要把運動當成一生的志業,」蔡輔仁說。

AI的起源,就是希望能讓更多醫師看懂骨齡。「因為預測身高這種需求,我不把它當作醫療級這麼嚴肅,有點像是娛樂級或商業級。但這群人來了,就擋住真正需要醫療級照顧的那些小病人,」蔡輔仁說。

深度醫療 常見疾病AI都能看

不只中醫大,從南到北,台灣各大醫院都在積極探索,如何用AI來改善診斷、治療流程與品質,甚至把名醫的知識與經驗,帶到其他地方。

光是以大腦為例,高雄榮總就瞄準急診常見的腦出血,要用AI串聯檢傷分類,快速分辨腦中風的種類;台大醫院則是和新創公司醫隼科技合作,在執行「電腦刀」治療三大常見腦瘤前,就讓AI幫放射腫瘤科、神經外科醫師和物理師,30秒圈選腫瘤位置,省下數個鐘頭的時間。

【延伸閱讀】一支手機體驗新加坡:轉帳只要電話號碼、用app就能預約全國醫院

2月開始,台大醫院已經有20多位接受電腦刀治療的腦瘤患者,是由AI助手幫忙圈選腫瘤位置。為了精準定位,讓放射線不要傷及無辜的組織,過去醫師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在電腦斷層、核磁造影的影像上,畫好每個腦瘤位置。現在只要打開電腦刀系統,就能看到AI建議的腦瘤圈選結果。圖片來源:王建棟攝2月開始,台大醫院已經有20多位接受電腦刀治療的腦瘤患者,是由AI助手幫忙圈選腫瘤位置。為了精準定位,讓放射線不要傷及無辜的組織,過去醫師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在電腦斷層、核磁造影的影像上,畫好每個腦瘤位置。現在只要打開電腦刀系統,就能看到AI建議的腦瘤圈選結果。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從來不知道自己有潛在疾病的人,因為數據的示警而走進醫院。身陷繁瑣雜務中的醫生們,也正因為AI的介入,探索全新的工作方式,來減少病人舟車勞頓、為了看到名醫而苦等候診的時間。

今年3月,美國知名心臟科醫師托普(Eric Topol)甚至出版《深度醫療》(Deep Medicine),詳述AI如何讓醫師透過數據收集更了解病患、減少誤診及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把更多心力花在病人身上。

他在受訪時舉例,如果有人因泌尿道感染所苦,只要去藥局買內建AI診斷功能的智慧工具,就能知道結果,自己購買抗生素,不用排隊等醫生。「這不是人人皆適用,」托普對《衛報》強調,「也不適用於生死交關的癌症或心臟疾病的初診,但大部份的常見疾病,只要你願意,都有可能交由AI診斷,不需要醫生。」

65歲的托普,是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轉譯醫學研究院的創辦人兼所長。目前為止,他的論文引用次數已超過25萬次,在醫藥領域的前10名,因此曾入選為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Thomson Reuters ISI)的「時代醫生」(Doctor of the Decade)。

他長期關注科技與醫療發展的相互激盪,過去8年接連寫下《顛覆醫療》(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Medicine)及《未來醫療》(The Patient Will See You Now)2本書,剖析科技如何為醫療帶來變革。

2月,托普也接受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的委託,為英國的全民免費醫療服務NHS擘劃轉型藍圖,描繪AI、機器人等科技工具如何改變現有醫療運作。

放眼全球,投入這場數位轉型的創投資金,正在大幅成長,8年複合成長率將近37%。資誠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74家數位醫療廠商,未來5年預計投入項目,主要集中在大數據分析和AI應用。

台灣也在浪潮之中,加速數據整合與分析,化身「深度醫療」實驗場。

1990年代開始,電子化、資訊化的潮流,就滲入醫療圈。從過去的紙本病歷,轉向電子病歷系統後,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資訊逐漸納入線上系統管理,多年來的影像資料匯集,也加速了AI輔助診斷、治療的出現。

AI助手的好處,除了增加醫生的效率之外,還能提供第二意見,減少醫師捲入醫療糾紛而被告的風險。但負責銜接臨床需求和AI模型設計的長佳智能研發長黃宗祺觀察,「一般人在看第二意見,現在已經捧到過度泡沫化,其實AI提供的第二意見還是很片段。」

以最成熟的影像判讀為例,AI可以針對單一題目,提供快速解答。但AI輔助診斷的應用,還是十分碎片化,只能做到部份疾病的判讀,少有全面性解答。

要成為商品或服務,形成獲利模式,更是困難重重。

能不能賺錢 得先過法規這一關

食藥署簡任技正洪志平解釋,世界各國都沒有智慧醫材的明確定義,目前台灣取得認證的醫療軟體超過1500件,但趨近AI應用的僅3件。而「電腦輔助診斷」(CADx)項目還沒有任何一件申請案取得認證。

隨著AI影像判讀在臨床應用逐漸成熟,要以商品形式販賣到其他醫院的時候,可能會落入這兩個項目,一一走過認證的申請程序。

「許多國家都在修改醫療器材准證的法規,」美國新創公司AliveCor負責亞洲業務的全球銷售營運副總李柱演(JY Lee)觀察,「因為他們並沒有評估AI的明確規範。」

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解釋,台灣也在2017年12月推出「醫療器材軟體確效指引」來確保軟體有無達到成效。即便是AI演算過程的不透明,也可以在審查時確認準確性來把關。

食藥署長吳秀梅認為,AI時代的來臨,並沒有改變太多。 只要了解法規存在的目的,就能從準確性來把關。圖片來源:王建棟攝食藥署長吳秀梅認為,AI時代的來臨,並沒有改變太多。 只要了解法規存在的目的,就能從準確性來把關。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就像我不會造車,可是我會開車,就知道車子有沒有出毛病,道理是一樣的,」吳秀梅認為,軟體的設計,很多都是專業,要把關不代表一定要全部揭露,「而是要回到我們的目的,就像車子能不能正常上路一樣。」

長庚醫院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則坦言,AI的黑盒子還是很需要擔心。當AI演算法是動輒上百萬個參數寫成的模型,一旦出問題,用人力檢驗將會非常困難。

他以開刀順序為例,醫生每天可以動刀的人數有限,誰能先進手術房,要看病患的病況來決定。如果AI透過輔助診斷過程來調配病患動手術的先後順序,「AI做的決定,我們能不能信任?」郭昶甫說。

【延伸閱讀】2019天下經濟論壇|會造假、操控、歧視,AI科技沒有你想得中立

長庚醫院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分析,AI的建置有許多隱藏成本,運算量帶來龐大的耗電量就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王建棟攝長庚醫院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分析,AI的建置有許多隱藏成本,運算量帶來龐大的耗電量就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當醫療的傳統壁壘慢慢落下,新的生態圈究竟是創造更多生命與價值,還是帶來更多不透明的隱性競爭與浪費?

深度醫療的未來,就掌握在你我手中。

(本文轉載自 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台灣最強的兩大產業 如何創造出AI神醫、兩千億智慧醫療商機?
醫療科技智慧化 讓AI幫你治病
彰基協同總院長郭守仁:台灣是最適合智慧醫療的國家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