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院院長:智慧醫療要以病人為中心,降低同仁負擔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院院長:智慧醫療要以病人為中心,降低同仁負擔
馬偕醫院總院以科技發展務實的智慧醫療功能,滿足病人需求、解決醫護痛點。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首圖設計:yao ting
2020-10-21
採訪、撰文・陳芳毓 製作・陳芳毓、許鈺屏、高偉倫、阮怡婷、李鈺淇
33826
今年5月,《天下雜誌》公佈「2000大企業調查」,馬偕醫院盈餘約4.9億元,是醫院獲利王長庚的38分之1。
 

馬偕不是一間賺大錢的醫院,卻是北台灣第一所西式醫院。從19世紀末,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在淡水街邊租屋處為台灣人拔牙、治瘧疾開始,馬偕醫院已在台北、新竹、台東建立四個院區;儘管如此,它仍是一家缺乏財團支撐、也沒公家資源的私人醫院。

每分錢都得花在刀口上的一家醫院,何來餘裕投入智慧醫療?

「馬偕不追求高科技,推展的是務實的功能,」乳癌專家、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說,每一項智慧應用的目的,就是滿足病人需求,解決醫護痛點。

馬偕有個「電子病歷委員會」,臨床各科主任有新需求,就在會議上提出;可行、重要的,優先執行。通過的專案不計其數,小從提醒病人吃藥、停藥的Line推播,大至洗腎病人、胎兒心音異常預警系統,還有曾獲醫療品質獎的「馬偕急診行動站」APP。

「資訊沒那麼即時,家屬很著急,便一直問醫護人員;而醫護找不到病人,也經常大呼小叫,」劉建良解釋急診室兵荒馬亂的原因。有了這個APP,病人只要在抵達急診前掛號,醫師就能看到病史;就醫進度、能否進食、檢驗結果何時出爐等,也秀在APP上,一目了然。

各式各樣便利智慧應用,令人想起智慧醫療的大哉問:AI會取代醫師嗎?

「醫療有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溫暖,」就讀醫學院時就是基督徒的劉建良笑著說,「機器要達到這個階段還要很久,說不定永遠都做不到。」

如同人們記得的,也是動盪時代中,一位陌生傳教士對台灣人長年不變的關懷。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認為,「溫暖」應是醫療的重要元素。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認為,「溫暖」應是醫療的重要元素。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疫情來襲 展現數位即戰力

未來城市問(以下簡稱「問」):因應這次疫情,馬偕醫院是否發展出新的數位應用?

劉建良答(以下簡稱「答」):馬偕醫院原先就有一些數位工具,因此便針對防疫做整合,動員了幾乎整個醫院,尤其是資訊室。

首先,是病人的入院管控系統。

疫情剛開始時,病人是在診間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後來換成在醫院門口做管制。但是健保卡的資料很複雜,系統要花兩、三分鐘才能抓完一個人的資料,導致排隊的人幾乎繞醫院一整圈。

我們立刻動員資訊室,設置了一個新的資料抓取平台,插卡後不再去抓取健保資料,而是直接辨識身份證字號,半分鐘就OK了,大幅縮短排隊入院的人潮。

馬偕醫院設立資訊平台,只要一張健保卡就能抓取病人動態。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馬偕醫院設立資訊平台,只要一張健保卡就能抓取病人動態。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第二是加強遠距醫療。

疫情緊繃時,我們開始做戶外門診,不讓高風險的病人進來醫院。一開始,是派醫師去戶外門診,但每個病人要看的科別不太一樣,又不可能讓醫師在戶外著防護衣會診。最後決定用視訊會議,也為此加快了資料傳遞速度。

第三則是數位溝通。

防疫政策是滾動式的,每天都可能有新變化。為了讓醫院每個同仁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最新防疫政策,我們設計了APP「馬偕疾時通」,裡面包含最新政策、知識,教導醫護人員如何正確穿脫防護衣,還有正確的病患採檢方式的教學影片。

馬偕很早就有這些數位布局,淡水地區、司馬庫斯都有遠距健康站,院內的資訊溝通平台也行之有年。但透過疫情,更讓我們確認科技與遠距的重要性。

馬偕於淡水地區設置健康服務站,成為醫院與社區之間健康資訊的溝通平台。馬偕在淡水一帶設置健康服務站,也成為醫院與社區間的健康資訊溝通平台。圖片來源:截自馬偕醫院淡水社區醫學中心官網

不求高大上 穩紮穩打的智慧醫療進程

問:馬偕的數位布局是從何時開始?

答:我們的資訊室大約在1980年設立,最早是採購NEC系統作為初步資訊架構,早期主要功能是病歷記錄的電子化,以符合健保請款的程序。

這個系統有個缺點——它是一個封閉性系統,所有相關建置都受限於廠商。

到了Y2K時期,我們發現系統需要做很多補強,所以拜託資訊室自己研發新的,但NEC無法配合,我們便決定開放、改成PACS系統。從X光片的數位化,到2004年開始病歷電子化,直到2010年正式宣告轉型為電子病歷。

數位化的好處是降低過往手寫辨識的錯誤率。現在給藥的錯誤率符合六標準差(即每100萬次只有3.4次瑕疵),幾乎不會出錯;就連較複雜的化療用藥,也透過模板設計,讓專科醫師在範圍內開藥,從過往的四標準差降到幾乎可達六標準差。(延伸閱讀|2020大未來|李友專:存下治療過程大數據,醫師更容易預測病人何時出院

問:近十年,馬偕醫院推出哪些重要的智慧醫療應用?

答:

・全台第一家行動醫療

2012年,我們推動「行動醫療」,我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個推出這類服務的醫院。醫院當時的行政副院長很投入這個領域,加上資訊室優秀的人才,帶動了行動醫療的建置。

我們發給每位醫師一個iPad,上面記錄他所照顧的病人的臨床資料及電子病歷。

以前醫師查房,都要跟著一台推車放紙本病歷;現在不僅用iPad就好,還可以直接給病人看他的X光片,不必再到診間。後來,我們更開發手寫功能,醫師可以交代專科護理師處理事項,病程記錄也可以在直接iPad上處理。

推行動醫療之後,最大的效益是強化了醫病溝通,也節省了醫師的時間。很多醫院的評鑑委員看到、覺得很好,其他醫院也漸漸開始仿效。

・醫師排班表

以前用紙本排班時,如果有醫師臨時換班,很常發生資訊落差。有時候病人有狀況、需要發警示,但護理人員不知道值班醫師臨時換班了,就可能發錯訊息。改用電子排班後,任何異動都會馬上更新、顯示在病房的電子白板上。

就管理層面來說,課責時不再有掌握不清的問題,責任歸屬都很清楚。同時,現在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工時調配都設定在電子排班系統內;如果排出來不合規範,就會主動提示負責人、再做調整。

・醫材與醫儀管理系統

為了精確管理醫院內上千種醫材與醫療儀器,我們建立了一套數位管理系統,叫做「醫療器材單一識別系統(UDI, 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

我們為每一種醫材設置條碼,從入庫、使用到批價,只需要「嗶」一聲,就曉得這個醫材用在哪個病人身上、並且自動產生報帳程序。庫存管理也很方便,保管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東西應該進貨。

醫材管理很重要,但有時品項太多,無法辦法僅靠人力管理。

我曾是衛服部徵審會的補助委員,我看過醫院因為缺管理,花錢買了醫材、實際上卻沒用到病人身上的弊案。這些漏洞,都會影響到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

另外,我們也針對醫療儀器設置管理系統,從定期保養、損壞請求都資訊管理;以免使用單位太忙,忘記要維修保養儀器。如此不僅可節省單位人力,管理也比較方便,也能維護病人的安全。

・大數據早期預警系統

最近,我們開發了一款洗腎的早期預警系統。洗腎有時會引發血壓下降,為保護病人安全,洗腎過程中我們會不斷蒐集病人的生理數據,如血壓、呼吸等;再透過大數據分析,預警病人的低血壓風險,讓護理人員可以及早判斷與處置。

產房也有一個胎心音的預警系統。如果系統偵測到胎兒胎心音異常,也會主動提醒護理人員,不用等到下一次巡房時才知道有問題。(延伸閱讀|關於癌症,你願花大錢治療,還是花小錢預防?

・Beacon藍牙定位系統

為方便管理院內狀況,我們有一個定位系統,可以用在健檢病人的導覽、醫療儀器定位、精神病患者關懷、母嬰保護以及預防暴力等功能。

以往,健檢病人需要專門護理人員引導接受各項檢查,有時常常找不到病人;透過這個Beacon系統,護理人員就能很快掌握病人的位置。

Beacon也應用在儀器上。如果儀器離開原先的區域,就會找不到;比如說超音波儀就很常在病房間推來推去,透過Beacon就能追蹤位置。

另外,有一些較需要特別留意的病人,如精神科病人,如果發現他在一個定點很久沒有動靜,護理人員可以去關心。甚至,這個系統未來也會用在新生兒,確保他處在安全範圍裡,如果被帶離範圍就會發出警示。

甚至,這個系統還能預防醫院暴力。尤其急診醫護人員身上都會加裝定位功能,一旦發生暴力事件,他們會按下緊急按鈕發出警示,警衛就能立刻知道哪個地點發生狀況,前往支援。

beacon藍牙定位系統能方便管理院內狀況。Beacon藍牙定位系統能方便管理院內狀況。圖片來源:截自醫策會官網

・急診資訊系統

急診上,我們也做了一系統功能。

急診的醫療形態比較特殊,資訊沒那麼即時、透明,家屬常常很著急,醫生也忙於醫療,無法不斷將病人的最新狀況告知家屬;而病人不知道要等多久、也搞不清楚檢查報告是否出爐,會一直詢問醫護人員;又或醫護人員找不到病人,需要不斷大呼小叫病人的名字。

可以說,整體工作環境與效率都不好。

但透過新的APP,病人可以在到院前先註明自己的狀況;到醫院時就能直接串接資料,讓急診醫師打病歷時可以直接明白病況,節省很多問診時間。有些狀況不那麼急的病人,也可以用APP知道自己何時該回到急診室;甚至檢查報告出來,也有手機提示。

我們也透過電子看板,公布一些個人隱私疑慮的資訊,比如還要等多久、可否進食、報告是否出爐等等。只要醫生開醫囑,就會聯動APP與看板,病人與家屬就不會一直去吵醫生,使他們能專心治療。

這個APP得到醫策會的「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佳作。這個獎項,是每一家醫院都在角逐的智慧醫院里程碑。

「馬偕急診行動站」APP方便就醫民眾使用手機掌握看診情況。「馬偕急診行動站」APP方便就醫民眾使用手機掌握看診情況。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用藥警示系統

除了以上功能,我們最近還開發一個用藥警示系統。有些藥的風險較大,醫師開醫令時會給予提示,降低風險。

例如,有些藥會影響腎臟功能,如果系統發現這位病人很久沒有檢查腎臟功能,就會提示醫師先檢查病人的腎臟功能;若發現病人腎臟功能不佳,會建議醫師調整劑量。

而病人端也有提醒功能,我們會讓病人加入LINE群組。病人只要一刷,就會連接他的病歷號,系統就知道何時、該推送什麼信息。

例如,一位服用抗凝血藥的病人下週要開刀,系統會主動提醒病人哪天開始要停藥,術後也會提醒他恢復用藥,降低醫療風險。(延伸閱讀|你拿錯藥了嗎?每600張處方箋就有1張用藥不當 影響全台42萬人

不依靠外部 發展自主數位能力

問:聽起來,馬偕醫院的智慧應用非常豐富多樣,你們如何決定開發順序?

答:醫院牽涉的層面很多,馬偕所推展的大多是較務實的功能,沒有追求高科技的應用。畢竟,我們不是一間賺大錢的醫院。

所以,智慧應用主要還是「以病人為中心」思考:什麼是病人最需要的?同時也要降低員工工作負擔,讓他可以多一點時間專注本業。

我們有一個「電子病歷委員會」,每兩個月開會溝通;各臨床科主任如有智慧應用上的新想法或需求,就會在會議中提出。會議小組每一次開會前,會評估各部門提出的需求,並在委員會提出建議;委員們評估可行的、或重要的,就會優先執行。

問:如何決定哪些功能與外部合作、哪些自行開發?

答:有些是用買的,有些則是合作開發。例如早期預警系統,就是我們購買硬體、再自行開發符合臨床的應用;最近幾年也跟一些科技大學合作,共同研究專利。

我們有個APP叫「馬偕醫生館」,當初是透過一個計畫案的補助,與HTC合作開發用藥提醒工具。不過,後來我們發現它的功能不夠完整,決定自己重新改版,設計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功能。

選擇自己做,一是因為費用,二則是希望速度跟上病人需求。與廠商配合時,很難一直要求對方更改功能,維護費用也很高;如果要買斷,更是由對方來決定價格。既然我們有能力,不如透過資訊室自行開發,更有自主性與變動彈性。

我們是醫療服務業,還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延伸閱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新微笑」 解釋台灣「科技╳醫療」強強聯手優勢

馬偕醫生館」原為馬偕醫院與HTC合作開發的用藥提醒工具,擁有加入處方、用藥提醒與藥品衛教資訊整合等功能。「馬偕醫生館」APP經過改良,加入處方、用藥提醒與藥品衛教資訊整合等功能。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以病人與員工為中心 發展AI輔助大平台

問:您認為智慧醫療為醫院帶來哪些重要的效益?

答:現階段而言,智慧醫療最主要是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能交給電腦的、就交給電腦做,醫師有更多時間精力做專業上的判斷。

比如說乳房攝影的片子,醫師可能一天要打好幾百張報告;但透過機器學習,可以幫醫師篩選出高風險的片子,只要在100張裡挑出十張,醫師就能優先處理那十張報告、甚至優先治療。

再來則是降低醫療錯誤率、提高醫療效率及品質。早期預警系統甚至可以及早介入治療,在出問題前降低風險,達到精準醫療。在管理層面也能幫助醫院永續經營,減少批價的錯誤率等。

問:馬偕未來有什麼計劃?

答:未來,我們將透過智慧醫療擴大服務範圍,像是應用機器人、3D列印、AR/VR、AI等技術。

3D列印已經是進行式,它可以幫助我們事前與跟病人溝通,讓他能先看到具體模型,或輔助開刀正確度;另外有些醫材甚至能直接列印、用在病人身上,減少臨床上的工作。

在機器人方面,則可以用在健檢導覽、衛教,或物品運送。

不過要考慮的還很多,畢竟醫院的人潮眾多,如何設置動線是一個挑戰。有些醫院曾考慮用機器人做汙染物運送,但髒汙一樣會汙染機器人,要怎麼消毒?這也都有待解決。

AI方面,我們已添購一台1,000多萬的伺服器,要來發展深度學習,打造一個AI平台。透過醫師的智慧,把馬偕140年來豐富的病歷資料、大數據資料及病理數據資料,做人工智慧運算,開發出輔助病理的癌症診斷。(延伸閱讀|罹癌換跑道 學者獲「AI界諾貝爾獎」:若有AI診斷,我的乳癌就能早兩年發現

這個平台將支持醫師申請各種研究案,資訊室則在背後協助清整資料,讓資料可被運算,之後再應用到臨床;我們也會跟學校做顧問合作,如果臨床驗證結果不好,再重新調整。

有些人擔心醫師會被AI取代,我認為不太可能。

有一句話說:「醫師不必怕被AI淘汰,但不懂AI的醫師,是該被淘汰。」現階段AI再怎麼發展,也只是讓診斷更有效率,最終仍需要醫師的專業判定。

而且,醫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溫暖」,需要人性的關懷。機器要達到這個階段可能還要很久,說不定永遠都做不到。


資安與便利的兩難

劉建良認為,醫院發展智慧醫療會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是廠商的配合度。以醫療器材單一識別系統(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 UDI)為例,很多廠商可以配合製作條碼,但也有許多廠商無法;一顆小小的藥品,很難製作條碼,這些都是資訊化的瓶頸。

此外,法規限制也使智慧醫療發展緩慢。例如個資法,當醫院要推LINE提醒群組、急診看板等服務時,都必須考慮個資,要請病人簽同意書,有時難免感到難以施展。

再來則是資料安全。醫院在防火牆上有很多投資,搭配Google多因子認證,來維護院內資料安全。與廠商合作時,由於不知對方如何控管資料,難免會擔心資料分享的資安問題。

因此,馬偕醫院比較傾向與政府合作,比如提供資料給國衛院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因資安疑慮,相比與廠商合作,馬偕更傾向將資料提供給政府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因資安疑慮,相比與廠商合作,馬偕更傾向將資料提供給政府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圖片來源:截自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官網

而資安問題在進入5G後,挑戰會更大,「一個是要更自由,但又要兼顧安全,兩個方向相互衝突,」劉建良說。

他認為,一旦物件裝上Sim卡,變成萬物聯網,將產生許多破口,必需投資更多錢做資安。

但5G若搭配區塊鍊,則可用在政府推分級醫療、雙向轉診中的病歷資料傳輸,既能快速傳輸、又能兼顧資安。

目前,馬偕與市立聯合醫院、雙和醫院、輔大醫院等合作建構了區塊鏈平台。通過區塊鏈機制,讓病歷的智能合約不被篡改,互相應用,甚至可能與保險公司合作,減少病人領取保險給付的程序。

馬偕紀念醫院

・等級:醫學中心
・總床數:約938床
・員工數:約3,600人
・2019年營收:新台幣237.65億元
・門診量:每年約257萬人次(含台北總院、淡水馬偕、馬偕兒童醫院)
・智慧醫療重點:急診、遠距醫療

馬偕醫院總院院長劉建良

專長為乳癌、胃癌手術。曾任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外科主任,為台大醫學院學士。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長劉建良。圖片來源:馬偕醫院提供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長劉建良。圖片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重磅專訪・台灣醫院院長專訪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灣龍頭醫院院長:別在島內競爭,要跟世界一流的醫院比

・【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智慧醫療是方法,提升品質是目的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智慧醫療首重病人安全,輔助診斷、改善流程是其次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醫院不一定要做AI,但要數位轉型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70歲還學AI的心臟名醫:別說「我不會!」既然都要學,不如早點學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劉建良】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院院長:智慧醫療要以病人為中心,降低同仁負擔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全台最早數位化醫院院長:從AI到BI,6大主題資料庫把決策變快、更安全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最年輕醫學中心院長:知識共享,讓「天然滑」世代醫師在第一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最懂區塊鏈的院長:智慧醫院只是手段,變成「好醫院」才是目的

深度專題|智慧醫療・我們的未來醫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