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嬌妻」揭露的現代婚姻難題:孩子愈生愈少,為何公托還這麼難抽?

「月薪嬌妻」揭露的現代婚姻難題:孩子愈生愈少,為何公托還這麼難抽?
日劇《月薪嬌妻》特別篇中提到現代社會中育兒的難題。圖片來源:月薪嬌妻Twitter
2021-01-27
文・黃喬鈴(彭婉如基金會研發部專員)
27947
如果你有留意這幾天的新聞,一定會看到「生不如死」的關鍵字。

2020年台灣出生人口創下歷史新低,去年新生兒人數僅有16萬5,249人,低於死亡人數17萬3,156人,首度踏入「生不如死」的困境。

去年底,某台北市議員據此批評社會局規劃不具前瞻性──未見新生兒數一年比一年少,卻還廣設公共托育服務,擔憂花錢蓋完後,淪為蚊子館。

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越生越少,不代表托育需求會隨之下降

「孩子越生越少,為什麼公托還是這麼難抽?」這是育兒家長常有的疑惑。

出生人數連年下降是事實,但有愈來愈多家長需要、也想要將孩子交給專業托育人員照顧。簡單來說,出生數不等於送托需求,所以,孩子越生越少,不代表公共托育服務的需求會愈來愈低。

查看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最新公布的109年度公共托育候補名單,無論公辦民營托嬰中心或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每家候補名單洋洋灑灑一長串,候補到百位以上根本不稀奇。以台北市中山區為例,中山區大公托候補到157位、吉林社區小家園也候補至141位。

出生人數下降,托育需求卻不降反增,愈來愈多家長選擇將孩子交給專業托育人員照顧。台灣的出生人數下降,托育需求卻不降反增。圖片來源:新北市社會局

為什麼托育需求在上升?因為女人要工作、家庭要雙薪

「大家都想送公托嗎?」

「除非家裡有經濟需求,不然孩子還是媽媽自己顧比較好吧?」

「經濟」是家長選擇孩子照顧安排的因素之一,但女性除了「被動」「不得不」工作,現代女性教育程度高,更多女性想要工作,以追求經濟自主、自我實現,在各個專業領域發光發熱;即便有了孩子,也不再只是回家育兒,而想持續工作。

現況即是,2020年,台灣育有未滿3歲子女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已從20年前48.73%,大幅增加至74.44%。再加上,低新時代難以再仰賴一份薪水撐起養家責任,雙薪家庭才是主流,2016年雙薪家庭佔近六成,只有35%家庭仰賴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角色分工。(延伸閱讀|「全職顧小孩」才是好媽媽? 「請保母」反而對社會有三個好處|彭婉如基金會

為何托育需求上升?育兒不是「誰幫忙誰」,而是「我們一起做」

《月薪嬌妻》特別篇,你追了嗎?

津崎平匡與森山實栗踏入新手爸媽的生活。一次產檢後,平匡表示會全力支援、幫忙實栗育兒;實栗則回應:「這是幫忙嗎?我們不是要一起成為父母嗎?」

《月薪嬌妻》中實栗認為育兒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月薪嬌妻》中,女主角實栗認為育兒是夫妻的共同責任。圖片來源:截自星野源Instagram

「共同育兒,不分你我」恐怕是現代家庭更想追求的目標。

相信你一定看過,全職媽媽類似的抱怨:「老公下班直說累,只會躺在沙發上滑手機,我一邊忙家事,一邊應付不斷黏上來的孩子,竟然還唸我,可不可以把孩子顧好!」

這絕對不是在家育兒的媽媽愛抱怨,而是外出工作的爸爸往往難以理解,24小時勞力密集、反覆無常的育兒家務生活,有多崩潰。

育兒社團裡也曾有爸爸發問:「如何說服太太生第二胎?」完全不意外,下方一面倒的回覆:「恐怕你不是神隊友!」

托育需求上升的關鍵之一在於,一旦育兒有家外的支持與專業分工,白天家長便能持續在各自專精的領域上班;傍晚下班後,更有平等的基礎分配「第二輪班」的育兒與家事。

只要一句話:「老娘上班跟你一樣累!」換尿布、餵奶、洗澡、哄睡、處理家務,不是「誰幫忙誰」,而是「我們一起做」;如此,性別角色典範的移轉,正也成為孩子學習的最佳對象。(延伸閱讀|顧家就成「辦公室公敵」?企業無彈性工時,77%上班爸爸難兼顧、9成媽媽怕上班

托育幫助雙薪家庭在下班之後有平等的基礎分配「第二輪班」的育兒工作,達到「共同育兒」的目標。托育幫助雙薪家庭有「第二輪班」育兒工作,達到共同育兒的目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0-6歲國家一起養,請給家長「看得到、用得到」的公共托育服務

無論男性或女性,踏入成家育兒階段後仍想保有工作,是為了自我實現與經濟需求;更重要的是實踐平等分工育兒,畢竟顧好自己、顧好關係,才更有能力顧好孩子。

因此,唯一良方即是將孩子送托公共托育服務,共同兼顧工作與育兒。所以,雖然孩子愈生愈少,但家長對公托的需求則是水漲船高!

為什麼要強調「公共」?

因為公共服務具有「平價、優質、普及、非營利」的特性:公托就近設置於社區內,而非建在「有賺頭」的都會區;不以營利為目的,由政府訂定合理成本,確保每個家庭都可負擔,避免教保人員被剝削,才能確保適切的服務品質。

靠政府發錢給家長托育補助,購買私立服務,完全達不到這些目標的。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19年最新報告也已指出:「公共托育服務是提振生育率最有效的解方」。

維持生育率與女性勞動參與率雙高的典範國家——瑞典,只要孩子滿六個月,家長就可向市府登記,排入托育等待名單;市府須在3個月內提供托育名額,讓家長順利銜接育兒與就業。(延伸閱讀|彭婉如基金會專欄|台灣是公托悲情城市?瑞典觀點:女人有就業權,男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父親

帶領台灣走出「生不如死」的困境,政府倒是應該效仿瑞典,建置公共托育等待名單,確實掌握需求,以利盤點並評估設置地點,讓資源確實投注於需要的地方。

公共托育服務不光只有公共托嬰中心、公共托育家園,還有居家保母,持續招募保母人力,可讓服務分布更廣、更就近於社區內,也就更不用擔心成為空蕩蕩的蚊子館。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