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要「走進」企業,和所有人對話

設計要「走進」企業,和所有人對話
2018-03-31
文・趙曼汝、劉光瑩
2418
設計,如何提升城市的競爭力?答案是讓設計更貼近「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中心總監吉瓦洛認為,以人為本的包容性設計,不僅要有設計思考,更要有設計行動。

設計,是改變生活的力量,也是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更宜居,且更具競爭力的方式。

近三十年來,全世界興起一股強調「人本設計」(Human-Centered Design)或「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的社會創新行動。

愈來愈多人投入社會設計,為不同年齡層、不同能力的人重新設計各項體驗,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

在歐美,投入社會創新的組織眾多,其中,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海倫.漢姆林(Helen Hamlyn)設計中心總監吉瓦洛(Rama Gheerawo),十四歲就立志成為設計師,二十多年來投身設計領域,更曾促成中心與英國政府、三星、豐田、英特爾、特力屋等大企業合作。

他於二○一六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活動期間,特別接受《天下》專訪,分享設計如何改善社會。以下是吉瓦洛的專訪精華:

近三十年,設計有一個變化就是:走向更加以「人」為中心。我們相信設計對於人類生活的價值,我們認為所有的設計,都是要走出去跟人們說話、了解他們的需要、願望及想法。如此,你才能真正讓設計改善生活。

我們不以大數據(Big data)工作,我們探索深度資訊(Deep data)。一般而言,我們一個案子會花時間在六至三十個人身上,我們花數週、數個月的時間和他們相處在一起,去了解他們怎麼生活、怎麼選擇,那才是真正資訊的來源。

問問題,傾聽使用者需求

經過一連串探索的過程,觀察真實世界裡人們在做什麼?我們試著去天馬行空想像、去問問題,再把這些想法帶回現實。

我從未看過我們的設計師從外頭和人們談話回來後是沒有收穫的,他們的內心鼓脹,充滿了很多新的想法。所以人類行為對於設計師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們需要去「傾聽」多過我們「言說」。

譬如,我們執行Future London Taxi計劃,以包容性設計來重新設計倫敦的計程車空間、使用體驗。

我們和五十人詳談,然後透過推特傾聽五千人的聲音。計程車司機說,「你們是百年來設計計程車的人中,唯一問司機他們想要什麼。」

過去我們和英國政府、企業、慈善機構等合作,完成超過二百五十個案子。在一家企業裡總是會有一些想要改變的人,想要做不一樣的事情。你找到他們,不管在任何地方。

二○一○年,我參加巴塞隆納的一場設計論壇,滿座的設計師不停抱怨企業,批評企業像大惡魔一樣。然而我站起來說,我們和很多大企業合作,我是一個設計師,而我要向你們全部說一件事:停止抱怨、開始做事(Stop moaning and start doing)。幸運的是現場沒有人反駁。

沒錯,這些大企業要為這世界上很多的弊病負責,但這些企業也都是由人組成,所以你要去找到企業裡面你可以對話和一起改變事情的人。

這時候有一個人高舉他的手發言。他說,「我是來自索尼(每個人都抽了一口氣),我坐在這裡好像自己是惡魔一樣。實際上我是一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我是一個設計師,而我真的想要做什麼來改變我們公司。總之,很謝謝你說了那些,或許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合作。」

這時候我轉向面對觀眾說,「看,這就是改變如何開始。」我們後來和那人合作兩年,你知道索尼太大了,雖然沒有改變索尼,但我們改變了他們的設計研究。

我們也曾跟三星合作,我們並沒有設計他們的電池系統,我得趕緊補充(笑)。大約在七年前,我告訴他們兩件事:一是不要只專注技術,要開始關注人類,停止談論像素(pixel),開始關注生活風格(lifestyle);二則是不要只想著產品,開始設計體驗。

如今,我並不會說我們和三星的整體進化有直接關係,但是我們訓練了他們三十六位經理,包含設計三星Galaxy S4、S5和S6的人等。

設計是非常未來取向的。人本設計確實幫助你更加創新,而它也挑戰你,讓你更加現實、更加具想像力。

要設計思考,也要設計行動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一直以來,都有利於將創意策略和設計過程運用於商業領域;設計行動(Dseign Doing)則是一個缺失的環節,當你以設計思考完成後才會發生。

你可以像設計師一樣創意思考,但你必須要去以人為中心。所以我相信你必須擁有三樣東西:知識、奉獻和行動。

知識就像設計思惟,奉獻就是承諾,而行動就是去做。

以車子來比喻,奉獻就像一輛車子的引擎,是讓你開始的動力,它像個目標,如我想要改善人類生活或成為世界第一;而設計思惟是一輛車的骨架,設計行動則是輪子,第五個輪子(方向盤)在車子裡,你需要設計去定向、去操控。如果你有了這些,等於你有了力量、架構和方向,你就能走向世界。

▲2016WDC國際設計大展展示多元設計能量,運用設計思考,改善人類生活。(劉國泰攝)

台灣設計要做出「台灣味」

近二十年來有很多社會設計。台北對於社會設計的興趣是很重要的,我期待台北每個人能夠想想社會設計。

世界上每個城市都需要思考:如何打造一個城市,能夠包容所有光譜(如年齡)的人;其次是健康,我是指市民實際的健康情況,包含他們是否承受壓力、在交通尖峰時刻是否愉悅、人們是否有生活品質等;再者是移動性(mobility),人們如何進入城市、如何旅行;或以社會流動性來說,你和鄰居是否有連結等。

我認為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從文化和地理方面,區隔出台灣設計的差異性。我們常說Glocal,表示要擁有國際視野與意義,但要有在地的關聯性。當人們開始將文化特色融入設計後,才會比較有趣。

想想台北的脈絡是什麼?讓設計去融合台灣特色,如文化、歷史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脈絡。你不會去拿一個斯堪地那維亞設計,然後說這是台灣脈絡、這是台灣設計。所以告訴台灣年輕設計師去創造自己的工藝,我在香港、韓國也是這樣說。

設計師都是專業的造夢者,我們能夠很專業地去作夢和想像。設計就是以人類的需求為核心,其目的就是簡單幾個字:改善生活。(趙曼汝整理)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