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寧可養寵物而不生孩子⋯⋯規劃一座適合喵汪星人的動物智慧城市吧!

當人們寧可養寵物而不生孩子⋯⋯規劃一座適合喵汪星人的動物智慧城市吧!
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動物成為智慧城市規劃中應納入的要素。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2021-08-23
文・林一平
16840
智慧城市的規劃,通常著重高效資源管理、智慧交通、建築自動化和公共安全,以確保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資通訊網路連接、永續環境以及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安全保障。不過,以上規劃都是從人類的角度思考。

那麼動物呢?不管是甜蜜的寵物或邋遢的流浪動物,物聯網技術,能否提高動物們在智慧城市的宜居性?

依我愚見,將智慧寵物應用融入未來城市的建置,是很重要的一環。

不同國家,寵物飼養文化有相當差異;不同種類的寵物,數量也不一。例如,美國的寵物狗有近7,680萬隻、寵物貓有5,838萬隻、鳥兒有7,538萬隻、馬兒有191萬隻;歐洲的寵物狗有8,982萬隻,而中國則約有1,100萬隻貓及2,680萬隻狗。

今天有超過30億人生活在城市,這個數目到2050年將翻一倍;隨著城市人口的膨脹,寵物數量也會增加。有誰考慮,鄉鎮城市如何大規模照顧動物到善終?好像不多。

聖彼得堡東宮的貓咪與印度「老鼠廟」

聖彼得堡冬宮養了許多貓,一般遊客看不到;要管理員帶到儲藏室,才有機會看到這些可愛的貓咪。二次大戰因為德軍圍城,聖彼得堡只剩老鼠,到處咬藝術品;德軍撤退後,俄國人拼命在博物館養貓,代代相傳到今日。

印度西北部德斯赫諾凱(Deshnoke),有一座紀念印度教女戰士聖人瑪塔(Karni Mata)的廟宇,稱為「老鼠廟」(Temple of Rates),供養超過兩萬5,000隻老鼠,信徒們入廟必須脫鞋,避免踩傷牠們。

傳說,馬塔的兒子在池塘溺水身亡,瑪塔懇求死神復活他;死神便將所有溺水身亡男孩們轉世為老鼠,稱之為「Kabbas」(轉換自聖體)。

不同的動物,在城市裡的待遇差異甚大。

印度流浪狗的命運多舛,不像瑪塔廟的老鼠被喜愛;有人建議將狗丟到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或將牠們絕育。

韓國人比印度人更乾脆,設有狗隻屠宰場及狗肉市場,曾一年吃掉250萬隻狗;七、八月的「三伏天」,更是韓國人「以熱制熱」、吃狗肉進補的高峰期。

今日的韓國輿論,常為了「吃狗肉」這種飲食文化,爭論不休。2020年五月,韓國一名老翁領養了一對珍島犬母女,承諾會好好照顧狗兒,未料卻將狗劏來「進補」;幸好韓國有《動物保護法》,將老伯判囚六個月。

2019年,韓國也關閉了三大狗肉市場之一的釜山龜浦市場,動物保護人士額手稱慶。

韓人吃狗,越南則有吃貓的習俗,每年約吃掉100萬隻貓。

越南政府在1998年立法禁止吃貓肉,卻在2020年一月廢除;以往北越較常見的貓肉餐廳,現在已擴展到全國各地。我於2015年及2016年兩度訪問河內,卻只見過一隻貓,看到人時慌張躲避。

著名小說《大地之歌》(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作者哈利(James Herriot; 1916 –1995 )說:「貓是舒適的鑒賞家 」(Cats are connoisseurs of comfort.);越南的貓兒如此惶恐驚嚇,絲毫看不出舒適鑒賞家的優雅,令人心憐。

智慧城市-大地之歌-哈利-貓-寵物林一平繪製的著名小說《大地之歌》作者哈利(James Herriot)。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美國堪薩斯城則有「不殺動物」的保護傘條款。收容所無法容納所有的流浪動物,不得不改造浴室、壁櫥、更衣室、地下室和員工休息室,成為收容空間;而底特律市在2013年八月破產,人們離開這個城市時,多達五萬隻饑餓的流浪狗蜂擁而至。(延伸閱讀|土耳其首都有30萬流浪貓狗,為什麼卻沒狂犬病?

智慧城市如何使動物安居?

以上案例用意在說明,當代城市缺乏妥善的動物管理機制;於是乎,捍衛動物權利的人道主義者及討厭流浪動物的人們,日復一日地爭辯城市該如何處理流浪動物。

然而,一個智慧城市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好好收集資訊,開發基礎設施和工具,制定積極的章程,為人和動物建立安全、人道和宜居的社區。

為了避免照顧動物,有人考慮以虛擬寵物來代替寵物,例如多年前的電子雞。但我認為,機器寵物不宜、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對真正寵物的愛。

俗話說:「看著一隻熟睡的貓,你不可能感到緊張。」(You can not look at a sleeping cat and feel tense.)我多次素描熟睡貓咪的憨態,心境充滿寧靜喜樂,現代城市的生活步調急促,寵物撫慰我們的心靈,功不可沒。

我不否認機器寵物有其便利性及積極用途,例如,機器寵物就能對阿茲海默患者進行寵物治療。但是,你能像愛你的狗一樣,愛一隻機器狗嗎?要我們學會「安慰」機器寵物,似乎有點離譜。

智慧城市-貓-寵物-毛小孩-動物福利舒適的鑒賞家:熟睡貓咪。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現在年輕的一代,愈來愈多人寧可養寵物而不生孩子(這也是令人擔憂的現象),因應這種趨勢,未來城市更必須思考照顧寵物的機制。

今日已有許多寵物系統的研究和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大數據運算及人工智慧來改善人類與寵物互動的能力。例如,發展定位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記錄寵物的運動、體溫和陽光照射,讓您的寵物保持健康狀態。

而休假時帶著寵物同遊的趨勢,也日益增長,英國有將近200萬狗主人和大約100萬貓主人,會帶著寵物休假旅遊。現在已有酒店提供高品質住宿,滿足旅客和寵物特殊需求的服務;而物聯網的定位服務則可隨時監控寵物活動,保證優質的寵物公共服務。

這類寵物公共服務,讓主人能輕鬆地以手機追蹤他們的寵物,並識別或預測其意外攻擊行為,避免誤傷無辜。(延伸閱讀|為浪浪找家的獸醫公務員|遲鈍、叫不來⋯⋯動物也會「失智」 推寵物長照護七萬高齡犬貓

交大的校狗追蹤應用:IoTalk

我曾經發展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以此系統寫了一個「校狗追蹤」應用。起因是,無情的飼主將將狗兒棄養在校園,有愛心的學生便成立社團照顧孤苦無依的狗兒;然而有校狗在深夜受到驚嚇而傷人,管理不易,常遭客訴。

我的應用可在手機顯示校狗位置,提醒路過行人留意。某些人認為我小題大作,應該花時間做更「大格局」的研究;我則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應用,讓人狗相安,提升校園和諧。

IoTtalk-追蹤-校狗-交大-物聯網IoTtalk系統可應用於追蹤管理校園犬隻。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事實上,透過IoTtalk技術,動物更可以成為智慧城市的感測器。例如將攝影機裝在狗身上,可收集二度空間的影像;而貓兒更厲害,上竄下跳,可提供三度空間的影像。以上作法遠比不會動的智慧路燈有彈性,也比死板的巡迴無人機成本低,更能永續營運。

行文至此擱筆。我的結語是,台灣各縣市政府的智慧城市設計,未曾認真考慮寵物及流浪動物的智慧服務。我們必須鼓勵政府制定積極的動物章程,並將之作為未來城市的規劃,讓動物(包括人類)能安居樂業。(延伸閱讀|台灣哪個地方最適合改造成智慧城市?|林一平專欄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