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帕運省思:殘障是個人問題,或被不友善環境所害?

東京帕運省思:殘障是個人問題,或被不友善環境所害?
各國身障選手在此次東京帕運中表現精彩,展現堅強意志。圖片來源:Tokyo2020
2021-09-14
文・吳俊彥
10012
為期13天的東京帕運在九月五日順利落幕。在以「Harmonious Cacophony」(和諧的不同之音)為主題的閉幕式中,不但喝彩帕運選手克服挑戰的精彩表現,同時鼓勵人們了解並尊重彼此的不同,共建更包容與和諧的社會。

下屆舉辦城市巴黎也完美展現2024帕運精神:眾輪椅舞者奇幻的手臂舞蹈、患有漸凍症的音樂人用眼睛操控軟體演奏出動感的樂章;最後以電腦合成,把艾菲爾鐵塔其中一支座,改裝為帕運選手運動的義肢,與其它三處支座共同支撐。

東京帕運共有4,400名選手參加,包括六名難民帕運隊選手(一位女性和五位男性選手)。阿富汗兩名選手原因國內局勢一度放棄參加,後經多個國家援助終於成行參賽。台灣也有選手在桌球女單賽事中斬獲銅牌。

東京帕運-桌球-田曉雯-銅牌-台灣國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台灣桌球女將田曉雯在此次東京帕運獲得銅牌。圖片來源: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臉書

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帕森斯(Andrew Parsons)支持透過體育的力量,促進殘疾的難民融入社會;他在閉幕致辭也強調,占全世界總人口15%的12億殘疾人士不能被拋在後面,應該正視他們的存在。如同帕運創始人古特曼爵士(Ludwig Guttmann)的期望,讓所有殘疾人士在具有包容的社會中成為積極的公民。

每一個帕運選手背後,都有一段難以想像艱辛的苦練和堅強並樂觀的信念。這次有幾位帕運選手讓我印象深刻。

美國射箭選手史都茲曼(Matt Stutzman),雖然出生就沒有雙臂,在家庭、學校、社會的積極鼓勵下,逐漸培養出「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事」的堅強意志。他還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男子最遠準確距離射箭達283公尺!

東京帕運-Matt Stutzman-射箭-世界紀錄-美國美國射箭選手史都茲曼憑著堅強意志締造世界紀錄。圖片來源:Tokyo2020

土耳其游泳健將博亞奇(Sümeyye Boyacı)也是出生就沒有雙臂,經不斷苦練,持續在泳池裡創造佳績。玩具公司更以她為原型,設計出沒雙臂的芭比娃娃。

日本自行車選手杉浦佳子,在一次比賽中摔倒並嚴重受傷,造成頭骨骨折,右側腦功能癱瘓;後來通過閱讀繪本慢慢復建。她曾樂觀地說,「運動競技中,最年輕的紀錄只能有一次;最年長的紀錄卻是被更新幾次都可以!」今年她50歲,是日本最年長的奧運雙面金牌得主。

中文「殘障人士」一詞,在日文中用漢字書寫是「障害者」。近年來,由於日本對於包容尊重各式群體觀念的改變,愈來愈多場合會改以「障がい者」代替漢字「害」;因為「害」容易讓人聯想到負面情境,如災害、迫害等。

但也有意見認為,「障害」一詞,更能強調殘障人士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各種障礙。而這並非個人問題,而是社會不健全的基礎設施或不公平的制度所加諸的障礙。(延伸閱讀|智能障礙青年:我們組讀書會、也能自理生活,請跟我們當鄰居

例如,一位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因沒有電梯,不能順利上到二樓;這並非該人士的問題,而是該建築物的「障害」所致。

雖然論點不盡相同,共同點都是希望消除社會中使殘疾人士感到孤立和不舒服的歧視和偏見。

本次東京奧運和帕運,注定成為運動史上極為特殊的一次運動大會。在嚴峻疫情下舉辦的無觀眾運動競技大會,不得已把商業氣息降到了最低,或許正能重回為運動員舉辦奧運會的初心吧!(延伸閱讀|除了17項目標,你更該知道SDGs兩大關鍵字:「所有」與「包容性」|吳俊彥專欄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