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如何解決上公廁的兩大難題?

智慧科技,如何解決上公廁的兩大難題?
詩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曾幽默地將姓名字母重組為「好幾個廁所」。圖片來源:林一平
2022-01-24
文、圖・林一平
15175
英詩寫作有一種技巧——將英文字拆開後,字母重組成另一個字詞。譬如「時間」(time),可重組成「小虱子」(mite);這樣重組的字詞叫「anagram」。

英國大詩人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曾說,經過語法重組,他的名字就是「好幾個廁所」(My name is only an anagram of toilets)。後人大肆吹捧的這位作家,竟能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說明重組語法的力量,但這類吹捧,顯然貶抑了廁所。

的確,廁所常被認為是骯髒之處,無人願以廁所自喻。《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勵志小說寫著,「佐賀外婆一向注重儀容,即使是每天到學校去打掃廁所,外婆也會早早起床認真梳洗。」以此形容,佐賀外婆雖做打掃廁所的低賤工作,仍保持自尊。

以上兩個例子很清楚暗示,在世人眼中,廁所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然而廁所的功能很重要,不但解決生理問題,如廁時也讓人有時間思考。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維滕堡修道院(Wittenburg monastery)蹲茅廁時,夢想新教的構思,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偉大運動的誕生;在美國喜劇《費城永遠陽光燦爛》中飾演男主角之一的查理・戴(Charlie Day)說:「我最好的靈感都是在廁想出來的。」

美國知名音樂家和多樂器演奏家卡爾(Eric Carr)在演出前靠蹲廁所穩定軍心。他說:「是的,廁所是我演出前最好的朋友。」(Yup, the toilet is my best friend before a show.)以主持電視時事節目《60分鐘》聞名於世的魯尼("Andy" Rooney)更在如廁時悟出人生哲理。他說:「我瞭解到生活就像廁所中的一卷衛生紙。離終點越近,拉出的速度越快。」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新教-公廁-廁所-智慧城市-林一平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如廁時思考新教構想。圖片來源:林一平

英國魔術師發明「付費公廁」

被認為當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英國詩人杰弗里爵士(Sir Geoffrey William Hill)曾說:「公廁有責任讓人人使用,而寫詩則無此任務。」(Public toilets have a duty to be accessible, poetry does not.)雖然他是在表達寫詩的自由特性,卻也烘托出廁所的公共任務。

然而公廁的維護卻往往不甚理想。2009年電影《天使與魔鬼》中飾演總司庫的麥葛瑞格(Ewan McGregor)喜歡搭火車在蘇格蘭旅遊,卻對火車的公廁不敢恭維(I loved being in Trainspotting and having to dive into the filthiest toilet in Scotland.)。

現代化的城市,公廁是重要的文明指標;但公廁若要有良好的維護,使用者付費是方法之一。

我遊歷歐洲,發現許多公廁是要付費的。有時內急,人生地不熟,身上無銅板,真正是一毛錢逼死一條好漢。於是乎體會到,台灣很多地方可以免費上廁所,真是自由寶島,這種自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倫敦-公共廁所-付費廁所-智慧城市-城市規劃-林一平倫敦的付費公共廁所。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上廁所需付費」的始作俑者是英國人馬斯基林(John Nevil Maskelyne;1839–1917)。

他是一位魔術師兼發明家,以發明付費廁所(Pay Toilet)聞名於世,他設計了公共廁所特殊門鎖,要投入一便士硬幣才能開門如廁。因此當時在倫敦有一婉轉說法:「我要去付一便士」,意指要暫時告退去上廁所,與「解手」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0年我訪問英國,首次見識到倫敦的付費公共廁所,解一次手已由一便士漲價到30便士,我們戲稱為「30便士一泡尿」(the 30p pee)。

最近我讀滕博爾(Sarah Turnbull)的暢銷書《Almost French: Love and a New Life in Paris》,在第281頁讀到一段文字:「我們大樓外的石灰樹旁是公共廁所⋯⋯在尋找一個公共廁所和目擊UFO一樣常見的城市裡,他們還能去哪裡上廁所呢?(意指找到公共廁所和見到外星人的機率一樣低。)」

我掩書心有戚戚焉。

2017年七月我因公務訪問法國、比利時和德國,發現公共廁所稀少,而進公共廁所出恭的價錢更貴,已漲到0.7歐元。我在巴黎火車站內急,身上只有百元歐元鈔票,看守廁所的服務員無法找零錢,害我急得直跳腳。後來遇到同鄉,幫我繳錢,才得紓解。

歐洲大部分公共廁所基於人道,讓小朋友免費尿尿。君不見比利時的尿尿小童,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大尿特尿,不需付錢。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小男童附近還有一位尿尿小女童,在街頭大方解手呢!

在德國,則有付費公共廁所的門口設計了小洞,開「方便」之門,小朋友可以不付費鑽進去尿尿,大人則休想鑽進去免費解手。這個設計相當簡單,而智慧城市的公共廁所,會有何種創新設計?(延伸閱讀|旅客暴增3萬人!為什麼台北這座車站公廁不會發臭?

德國-智慧型公廁-公共廁所-智慧城市-城市規劃-林一平德國的公廁設計小門,讓小朋友可以免費進入。

用公廁最擔心兩件事:清潔與是否有人

進入公廁時,我們往往擔心兩件事:一是是否有人在裡面,二是清潔。

公廁是否有人使用有時不易辨識,內急之時在門外擔心:「它被佔用了嗎?當裡面沒有人的時候,我只是像白癡一樣在外面等嗎?如果我敲門,我會被認為粗魯嗎?」而進入門內,又擔心不速之客敲門。

但變色玻璃可解決此問題。空置時,廁所玻璃門是透明的;一旦入內上鎖,智慧玻璃就會結霜,由於電流重新調整玻璃中的晶體,它就會變得不透明。

而有潔癖的人不愛掀馬桶蓋,但先進的馬桶有感測器,人走到前面,馬桶蓋會自動升起。然而若您只是路過,馬桶蓋無預警升起,也使人困擾,也無法判斷內蓋是否要開關。我發展一套物聯網智慧馬桶,稱之為TolietTalk,可用語音控制馬桶蓋的內外蓋升降及沖水,相當親民。

在廁所排泄時的聲音不可避免,但令人尷尬。日本人很早就發明Otohime(聲音公主),掩蓋日本婦女解放時產生「廁所聲音」的困境,相當有創意。今日利用物聯網技術,自動偵測「廁所聲音」,以優美音樂掩蓋,已是成熟技術。

物聯網技術也可以在使用智能廁所後,以自動噴射噴霧劑/感測器手水龍頭,快速清理,顯著減少了過量水和衛生紙的浪費。

總而言之,人類創意無窮,智慧廁所的優點不僅值得個人投資,也值得政府投資。當今需要更新、更創新、更智慧的解決方案;而再多的方案,仍需要有教養的民眾來維護城市的公廁——您可聽到公廁的呼籲:「Keep me clean as I help you to clean.」(助我維持乾淨如同我讓你排淨。)(延伸閱讀|吳奕軍專欄|荷蘭機場男廁為何不再尿液四濺?「推力」思考立刻使問題改善80%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