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垃圾困境 臺東實踐自主處理

解決垃圾困境  臺東實踐自主處理
重啟備用已久的焚化廠,是現階段最適合臺東垃圾自主處理的方式。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2022-08-15
文/莊安華、圖/汪忠信
5000
城市解決垃圾問題的當務之急,就是建立「自主處理」的能力。臺東縣從各種處理垃圾的解方中,找出最具效益的自主處理辦法,主動與民眾的協調、溝通,讓垃圾發揮循環經濟的效益,不再成為難題。

在現代的都市生活裡,因經濟活動日趨頻繁,導致民生垃圾快速增加,是無可避免的現實。翻開臺灣近代史,垃圾去處沒法解決,引發潰決態勢的垃圾大戰、垃圾危機、垃圾風暴,時不時考驗著城市經營者的處理能力。

像是垃圾焚化廠、掩埋場的選址,幾乎都會引起在地居民的反彈、抗議。「臺灣很多縣市都有垃圾處理的問題,不是很容易解決,每個關卡都很困難。這並不是技術問題,是需要與民眾溝通。」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郭建成指出。

重啟、升級焚化廠  營造優美城鄉

臺東也有自己的垃圾問題,縣內的13座掩埋場,設置歷史超過20年,多數已經飽和,即使從這十多年來,努力做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提高資源回收率超過全國平均值,但是仍有近4成的垃圾是無法回收再利用,必須外運到南部縣市代為處理。

然而,隨著油價上漲,垃圾處理費也翻倍上漲,加上外縣市垃圾焚化廠進行歲修、更新整建,也自顧不暇,導致臺東每天產生的近百噸垃圾無處去,只能在掩埋場持續堆置。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郭建成強調,在目前全臺大型垃圾焚化廠中,臺東焚化廠是標準最嚴格的一座,臺東縣政府努力與居民溝通、協調,讓民眾了解焚化廠的標準,並感到放心。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郭建成強調,在目前全臺大型垃圾焚化廠中,臺東焚化廠是標準最嚴格的一座,臺東縣政府努力與居民溝通、協調,讓民眾了解焚化廠的標準,並感到放心。

事實上,臺東在十多年前早已興建了一座垃圾焚化廠,因過去將垃圾送外縣市處理的費用,符合經濟效益,使得焚化廠未被啟用營運,並且在這些年來以「備用」為原則,採用低度但必要的維護,轉型為環教中心。

可是臺東的垃圾問題一天不處理,爆量危機一觸即發。臺東縣長饒慶鈴一上任後,針對垃圾問題,主張臺東必須建立自主處理的能力。她認為,臺東焚化廠擁有完善的垃圾處理能力,而且經過環保局評估後,也是目前最適合臺東的最佳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垃圾暴露可能產生或衍生的環境問題,有助於營造出優美的城鄉生活環境,達成「慢經濟」的施政目標。

主動勤溝通  排除民眾疑慮

由此可見,重啟、升級備用已久的焚化廠,是臺東處理垃圾必須要走的路。但是民眾擔憂焚化廠會製造空氣、環境的污染,影響居民健康。

面對民眾的反對,縣府團隊主動加強與民眾的溝通,除議會、代表會等議事殿堂上專案報告外,舉凡部落會議、臺東縣垃圾自主處理說明會,都有環保局人員親自到場提出報告,收集民眾反饋的意見,回應回饋金的相關處理;另外,環保局還安排地方人士參觀外縣市的焚化廠,了解垃圾集中處理的作業,絕非「毫無管理、放任污染」的一般想像。

同時,饒縣長還親自寫信給焚化廠周邊的里民,說明焚化廠必須修繕升級才能啟用,不但要符合國家標準,甚至還要加嚴、超越國家標準,給予鄉親更寬闊的潔淨環境。

在焚化廠營運前,環保局做空氣、土壤、植物中戴奧辛的環境背景採樣,以及追蹤民眾血液戴奧辛背景值、建立空氣品質監測站、設置焚化廠即時連續監測系統等,均已公開資訊與檢測報告,持續向民眾溝通,逐漸消除民眾心中的疑慮。

今年上半年,環保局從蘭嶼、綠島運回超過1200公噸,提供焚化廠試俥燃燒,逐步解決兩座離島長久以來垃圾處理的困境,垃圾解決成效讓居民相當有感,也維護了在地環境。

臺東焚化廠在試俥階段,已陸續處理從蘭嶼、綠島運回的離島垃圾,接下來進入試營運後,將可為縣內各鄉鎮市已飽和的掩埋場,去化更多的垃圾。臺東焚化廠在試俥階段,已陸續處理從蘭嶼、綠島運回的離島垃圾,接下來進入試營運後,將可為縣內各鄉鎮市已飽和的掩埋場,去化更多的垃圾。

目前焚化廠的污染物數值,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後,均符合加嚴的排放標準及法規規定,接下來等待後續工程竣工驗收後,下半年即可開始進入兩年的試營運期,讓臺東告別垃圾危機。

推動零廢棄「從搖籃到搖籃」  讓人與環境共贏

「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已成為全臺各縣市堅守的原則,環保局更從「讓垃圾變資源」的角度,為垃圾的去化,提出一套解決策略。郭建成說,垃圾應做好分類,執行資源回收,剩下無法回收的垃圾,再來進入焚化廠燃燒,產生綠電回售給台電,至於底渣則做成再生粒料,用於公共工程,才能將物質最大資源化。

焚化廠利用垃圾分析、垃圾投料配比,提高發電效率,把垃圾變成電能。焚化廠利用垃圾分析、垃圾投料配比,提高發電效率,把垃圾變成電能。

未來,人類若不要再為垃圾煩惱,就有必要實現「零廢棄、零碳的生活」。郭建成認為,這是全民當下應該要培養的思惟,他尤其推崇綠色設計的「從搖籃到搖籃」線性思考,認為商品應從開發時,就應要設計未來回收、處理的方式,如此才能解決掉一半的環保問題,像臺東很多在地產品,就使用在地的竹子、樹葉等自然包裝材,可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為肥料。

臺東近年推動的「慢經濟」,成為臺灣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熱點,拿下Booking.com 2022年旅客票選的「全球最好客目的地」第二名、「全球最好客城市」第三名。饒慶鈴與縣府團隊也倡議實踐「負責任的旅行」,環保局就以此角度,針對旅客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遊玩臺東的趨勢,已在蘭嶼、綠島兩處觀光旅遊勝地,推出循環杯租賃活動,希望遊客減少使用一次性容器及用品,並且展現對旅遊「負責任」的態度,將垃圾帶回本島再丟至垃圾車,降低離島土地及居民的負擔。

除了維護陸地、離島的自然純淨, 臺東也將各項觀光活動融入永續概念,無論是「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熱氣球光雕音樂會」、「東浪嘉年華」也都提倡租借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及獲日本優良設計獎金獎的「臺東慢食節」也持續發揮永續精神,而「臺東最美星空」音樂會更獲得BSI英國標準協會「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今年8、9月登場的最美星空音樂會特地響應「1% For The Planet地球稅」的理念,在在顯示從源頭減少垃圾不只是口號,更是從實際行動貫徹,也朝向實踐永續友善環境。

如何讓環境長久乾淨、美麗,成為居民樂居的宜人城鄉,臺東直球對決垃圾危機,不卑不亢、誠摯為民。

(臺東縣政府 廣告)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