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彰投區域聯合交通管理-合作治理交通

中彰投區域聯合交通管理-合作治理交通
2022-08-25
文・台中市政府
14945
隨著我國產業經濟及高快速公路系統的發展,縣市間互動增強,大型都會生活圈逐漸成形,縣市交界處,或不同層級的道路系統間,如高速公路、快速公路及市區道路…等,往往為交通瓶頸節點,也常常影響道路服務品質,特別是道路空間有限的遊憩地區,此牽涉著不同的交通管理單位。交通服務無行政界線,跨單位或跨系統間因缺乏共同資訊溝通平台,導致跨單位交通管理不易,運輸系統服務效率不彰。

臺中市政府為了提升民眾更好的交通環境,與彰化、南投縣合作並結合高速公路局、公路總局,於民國109年開始展開「中彰投聯合交通協控計畫」,期望透過跨單位溝通,共同確認改善策略,合作改善跨區域之交通問題,更重要是聯合管理資源,降低系統建置及維運成本。 

一、智慧化協控願景及核心價值

協控平台願景-建立一個區域協控平台及共同溝通機制,一方面整合各單位資源,透過自動交換資訊,達成資訊透明及揭露共同策略資訊;二方面共同溝通,研擬整體策略,共同合作,有效引導用路人行為,維護特定區域整體交通系統的營運效率。三方面整合建置協控系統,降低建置及維運成本。

聯合交通協控計畫的核心價值在:

(1) 跨單位資訊整合及資訊透明的交換機制

透過自動交換資料機制,達成跨單位資料蒐集,並予以回饋運用,以確保大眾之利益。且跨單位分享資訊,以透明資訊強化單位間的互信合作。

(2) 共同溝通及合作機制

藉由區域協作平台,建立共同的溝通管道及合作機制,達到各單位間的平衡管理,強化既有運輸管理系統。另一方面,促進強化跨機構在運輸管理系統上的研究、測試、部署以及管理,以精進用路人的便利與安全。

(3) 研擬整體系統改善策略

就整體路網研擬交通改善策略,包括路網中下游的整體管制策略、跨運輸系統的合作策略及替代道路及既有道路的旅行時間預測及資訊發布功能。

(4) 緩解協控區域單位單獨運作任務的負擔

透過單位合作開發系統、介接系統功能及合作維運,降低系統開發及維運時間、成本及人力。

二、聯合交通管理的特點

1. 資訊通透,建立單位間互信

不同管理單位常因不清楚其他道路系統狀況,對於提出積極應對策略顯得較為保守。協控平台之核心價值即提供跨單位所需交通資訊,並以區域主要關鍵路徑為基礎(舉凡上、下匝道之路徑交通資訊),即時讓各單位掌握關鍵問題及所需之配套策略,一方面加速協控策略的執行,另一方面也強化單位間的互信度。

協控區資訊整合儀錶板示意圖

2. 以路網思維改善壅塞,非單一節點(分流、節流、疏流)

在交通控制中,當單一節點需求超過供給時,則道路往往呈現壅塞,就像連續假期之高速公路塞車如停車場的狀況。好比下游水管堵塞,而逐漸也使上游壅塞,進而使得所有管路都塞住了。

為了有效避免此問題,維持道路車輛順暢流動,提高可通過道路的車輛數,協控系統以上游分流、中游節流及下游疏流為主要控制策略。在上游分流部分,將透過可變標誌CMS、APP或是廣播等方式,避免用路人進入壅塞路段,進而減緩車輛湧入壅塞路段;在中游節流部分,將依據下游容量,調節進入下游之車流量,並同時避免路徑中產生路口溢流,因路口溢流之發生,也將使得路口號誌無法發揮效果,使車輛無法順利通過路口;在下游疏流部分,則加強壅塞區域之疏導,舉凡在顧及其他競爭路徑之需求情況下,加大下游之綠燈帶寬,以減緩下游之壅塞。

車流管理控制做法示意圖

三、未來發展展望

自110年起已開始逐步建立中彰投協控平台,預計將完成臺灣大道及臺中交流道、高鐵站區、大雅交流道周邊、台74太原與松竹匝道周邊、溪頭遊憩廊帶、彰化及快官交流道、國道四號與台74系統交流道、台74與國道一號系統交流道等場域的協控系統。

中彰投地區發展聯合交通管理的協控場域

隨著協控系統逐步發展成熟與跨大服務範圍,未來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高速公路局與公路總局將可透過協控系統交換及整合交通資訊,改善跨區域交通管理問題,並提升中彰投地區整體運輸效率。臺中市政府期望藉由本計畫建立國內區域合作改善交通之典範,並將成功經驗推廣至中部其他縣市,共創共好的交通運輸環境。

(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交通部立場)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