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醫院不一定要做AI,但一定要數位轉型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醫院不一定要做AI,但一定要數位轉型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帶領團隊拿下「2023全球智慧醫院」300強,他認為,醫院應從數位轉型下手。圖片來源:天下文化《引領世界的心跳》提供
2022-11-30
採訪、撰文・陳芳毓
43942
人生上半場,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是一位國際心房顫動專家。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發作時,心臟會因異常放電而快速亂跳,中風機率是一般人5倍以上。要緩解症狀,除了吃藥,就是手術。但要精準定位異常放電處,得用電擊導管一一測試連接心房的各條靜脈,再下刀灼燒,動輒要10多個小時。

沒錢出國讀書的陳適安,卻以獨步全球的「心房顫動電燒術」,將定位誤差縮小至兩公釐,對心臟的破壞減到最少,被國際譽為「台北方法」(Taipei Approach)。臨床經驗淬煉出的一篇篇論文,更在美、法兩強間撐出「台灣隊」名號;有29國請他團隊出國示範手術教學、500多位外國醫護來台北榮總學習。

「我的團隊是世界級,」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也以金獎肯定陳適安的團隊。

但揚名國際的代價,是健康。

執行電燒手術,醫師要全程穿鉛衣預防X光傷害;但20年前鉛衣重達12公斤,相當一個2、3歲小孩。因人手不足,陳適安長年久站、撐過近千台電燒手術的結果,是脊椎嚴重走位,「那時候就是整個癱掉了。」

當時陳適安46歲,日後雖然恢復行走,卻再也無法站上第一線。

彷彿武俠小說情節:高手即便武功被廢,但靠著扎實內力,不出幾年又能練就一套武林絕學。憑什麼再戰人生下半場?陳適安將眼光看向「智慧醫療」。

早年為精準定位心臟放電處,陳適安便常跟理工學者一起寫程式、做3D影像;因此,當2017年科技部長陳良基喊出「AI元年」,多數醫院觀望不前,陳適安卻堅持「應立刻開始」,隔年,北榮開出全台第一個「AI輔助門診」,用執行速度回應環境的不確定。

彷彿趕進度似的,2021年接任台中榮總院長後,陳適安更是邁開大步:

對外,他義無反顧接下科技部「台灣智慧醫療聯盟」計畫總主持人,協調19個醫學中心;對內,親自主持三週一次智慧醫療會議,從務實打底的全院結構化病例,到創造願景的大型國際研討會,由上而下貫徹變革,「不一定要做AI,但要數位轉型,」

不到600天,轉型第一張成績單揭曉:中榮入選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2023全球智慧醫院」300強,是兩岸三地第一、也是唯一入榜醫院。

一開始雖是從邊陲起步的平凡醫師,但始終拚盡一切對不確定說「Yes」,最後,終究能匯聚成一支世界級團隊。

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智慧醫院-醫療科技-AI醫療陳適安(前排左二)接任台中榮總院長不到兩年,帶領團隊拿下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300強。圖片來源:台中榮總

如何入選全球「智慧醫院300強」?

未來城市@天下問(以下簡稱「問」):今年台中榮總入選「全球智慧醫院評比」300強,是台灣第一家入選的醫院。你認為,中榮能入選的關鍵是什麼?

陳適安答(以下簡稱「答」):全球智慧醫院評比分為電子功能、遠距醫療、數位影像、AI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等五大面向,可選擇提供哪些智慧醫療的成就項目;比如第一名的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以AI和機器人最傑出,但總排名還是第一。評比根據是醫院去年八月到今年八月的表現、各國專家學者的推薦與各國建議。

如果看五大面都提供評比的醫院,中榮排名全球第75名,已入選百大智慧醫院。

中榮歷任院長留下來的硬體、資訊架構已經很完整;2015、2019年,中榮也得過國家醫療品質獎的「智慧醫院」標章。所以我來中榮後,先重整智慧醫療推動的架構:

第一,許惠恆院長推動的「一科一AI」是很好的起點與鼓勵,現在開始收斂難以持續、技轉的計畫。我刪掉近一半的案子,剩下30多件集中資源、提高經費,現在幾乎全數達標。

第二,AI聽起來先進,但智慧醫院需要很多基礎設施;若太注重AI,智慧醫院反而難以全面化。所以,我盤點各科室的規劃——不做AI也沒關係,可以嘗試數位轉型,包含系統優化、管理優化、自然語言等等。

第三,每三週開一次智慧醫療小組會議,每兩個月再開一次智慧醫療委員會大會,這兩個會議我都親自主持。全院智慧醫療任務分成七個組:大數據組、教育組、技轉組、AI組、醫院管理組、護理組;每位組長、每三週報告一次,每次開會兩小時。今年,我們也辦了第二次國際智慧醫療高峰會。

各組提案的目標很多,比如去年四月才加入的遠距醫療組,因為5G應用不多,所以他們先從5G開始;一開始先透過轉播指導榮總嘉義分院手術,聲音、影像都不會延遲。後來,總統來看我們的達文西手術協作平台,透過5G在200公里外指揮手術,從台中榮總轉播到台北南港的科技會展。

去年四月,我們更帶著中華電信5G行動車上到桃園達觀、桃山部落,以超音波診斷病人、再同步傳輸回院內腸胃科,馬上診斷。今年八月還與醫院指揮中心結合,成立了AIoT的遠距醫療團隊。

每家醫院都做遠距醫療,問題是,遠距醫療要做些什麽?

中榮不只遠距視訊,還整合了日照居家、所有生理數值,及衛福部推動的北中南東遠距急救醫療群。

我做事的態度是這樣,只要力量夠,就會做廣、做深。

2021醫療科技展-蔡英文-總統-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2021年醫療科技展,中榮院長陳適安向總統蔡英文展示遠距醫療手術。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

問:各家醫院推動智慧化的方式都不同,中榮的模式是什麼?

答:這牽涉很多面向。第一,醫院願意投資多少人力和經費?第二,醫院想做學術研發、技轉賺錢,還是兩者並重?若優先考慮技轉,再來是學術、智慧醫院,目標就不一樣,要認清這一點。

智慧醫院不只有AI,還有醫務管理、電子病歷、結構化報告等基礎建設;全院都要有數位轉型的氛圍,才推得動。所以,推動智慧醫療時,醫院要先找出主打的項目、可以投資的人力與資金,這完全是企業經營的概念。

以中榮來說,我們每年都有資訊預算,光投資在軟、硬體就超過1億;現在100多項AI計畫,總經費近新台幣1億元;預算來源有醫院內部、合作機構、科技部與衛福部。這樣的資訊預算在醫學中心裡算是多的。

智慧醫院能走到什麼程度?醫院推動的決心,影響轉型的程度。再來,要看醫院數位轉型方向。以中榮來說,我每個面向都要看。

大家都在說AI,但為了徹底轉型,我們也做更困難的結構化病例——其實,兩年前長庚醫院就已經100%使用結構化報告;我們則預計是今年底完成100%結構化報告。病人同意書,則在去年底100%無紙化;中榮的FHIR檔案格式,也是第一家通過衛福部認可的醫院。

遠距醫療-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中榮「遠距照護中心」除有視訊醫療,還擴增服務據點,並在資訊平台整合AR、生理訊號傳輸等功能。圖片來源:台中榮總

問:醫院在內部推動智慧醫療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答:以結構化報告為例,若沒有結構化報告與電子病歷,做出來的大數據就不準確。醫師可能會忘了問問題、漏掉細節數據;但只要有結構化報告,每個人就能照單填,降低缺漏的機率。

但有些醫師非常反對,認為這降低了醫師自主權;或覺得按表填答太花時間,醫師無法自由發揮。其實,作法可以兩全其美:醫師先完成結構化報告,但表單也要保留讓醫師自由描述的非結構化區塊。

實際作法就涉及溝通了。比如說,中榮精神部原先反對結構化報告,認為每個人的心理狀況不同;但我請負責的醫師告訴精神科,「林口長庚病例已經結構化了,我們要不要試試看?」

當然,我們也保留彈性。例如先建立結構化報告原型,再詢問醫師還要增刪哪些欄位。

若有醫師真的不想做數位化,我會先了解原因;再問「國外都做得到,是否要試試看?」大部分醫師拒絕的原因是「麻煩」,但這是醫院政策,主任不做,就找主治醫師做,讓政策真正的top-down(由上而下)。

不是做AI就能成為智慧醫院,只鎖定AI也不太對,醫院做的應該是數位轉型。

院長不會寫軟體沒關係,但要知道軟硬體架構與運作原理;院長沒有強力推動,或執行的副院長不夠了解,就推不下去。

台灣業界數位轉型已經做得很好。我問過一位董事長,如何在公司推動「數位轉型」?他說,第一步就是找顧問來教育員工「何謂轉型」。

中榮轉型至今,大家算是認可。我們也讓大家了解轉型帶來的好處及壞處,不好的地方又該如何去克服。我們有共識:數位轉型、導入AI不是要裁減人力、造成失業;而是要省下重複的人力,去開創新事業。

溝通好這件事,就能減少轉型阻力。

問:智慧醫院推動的專案方方面面,哪類專案的數位化效最高?你如何取捨排序?

答:我覺得要考慮兩個重點:第一,能不能縮短手術或治療時間?第二,能不能增進手術或治療安全與準確?

比如說,手術立體定位系統能減少許多手術時間。我們可以從歷史數據發現,灼燒心臟哪個部位,較能一次成功解決心房顫動,這樣就能縮短手術時程,避免不斷嘗試。現在,心臟電燒手術就從過去的12小時減少成2至4小時,這都是科技幫醫療界做到的。

而達文西智慧手臂能利用多項科技設備,使手術傷口更輕巧——這則是對手術安全性、病人舒適度的改進。

數位化不只應用在病人、醫師,也能用在醫院管理。例如,傳統手術的傷口很大,病人需要住院7天、傷口很痛,耗費的醫療資源也多;若用達文西手臂,病人傷口小、恢復好,但要支付的智慧項目成本較高。因此,要看你想追求哪一個面向。

問:科技業與醫界合作時,常覺得不得其門而入或難以溝通。在與外界廠商合作上,中榮怎麼做?

答:每位醫師不同,有些醫師認為雙手萬能、不喜歡科技人員,質疑為何要用達文西手臂、定位系統等先進技術。

我認為雙方要多溝通、加強跨領域的磨合;我們的跨領域合作是近幾年才開始,但美國、歐洲很久前就開始了。

最近科技部也要求,智慧醫療計畫從一開始就應該與廠商合作,這種模式也較容易技轉;等到快做好或成品出來時再找廠商,他們不一定有興趣。

中榮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去年四月,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來中榮,我們馬上組了AI團隊、開始16項計畫;校長負責找校友,像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都非常支持。這項合作模式進入第二年,許多原型產品都將陸續完成。

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陳適安認為,醫界與科技界應多溝通、磨合,加速落實醫療科技。圖片來源:台中榮總

有問題就設法解決,有做總比沒做好

問:許多醫術頂尖的醫師較仰賴雙手,不會投入智慧醫療。您是世界級的心房顫動專家,為何會跨入智慧醫療?

答: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但我覺得並不意外。

我做心律不整治療,必須觀察心臟訊號的變化。所以30年前,就開始做心臟電氣生理檢查(EPS)——用心導管技術將多條電極導管放進心臟,透過電流刺激引發心率不整,記錄心臟內電器傳導的變化,在找出不正常的電流傳導路徑。

但心臟有四個心房心室,當時,為了精準找出心臟不正常放電的位置,我們做心臟電氣燒灼術的三度空間立體定位(3D),利用雷達搜索原理,將導管放入心臟後,不斷發射電波,感知與心臟壁的距離,重組心臟結構,方便醫師根據這些訊號灼燒。

因此,我很早就與資工、電機老師合作寫軟體,透過物理、數學程式解決問題。因為早接觸資訊科技,也容易嫁接相關知識。

問:後來你又是怎麼從心臟入手,全面投入發展智慧醫院?

答:一開始,是2017年陳良基擔任科技部長時,請醫院提出AI影像計畫。我認為,「This is a great idea. 我們應該馬上開始。」

後來,張德明院長組成智慧醫療委員會、我當執行長,帶大家一起做。現在,我投入AI已將近6年,能克服的就盡量做,不能克服的就想辦法,這是我的原則。

問:你對智慧醫療的使命感很強,動力是什麼?

答:我看到智慧醫療能達成的目的與願景。

我們可以從小地方開始,再說服更多人,幾年後,就有很大的收益。只要有幫助,那就去做,有做總比不做好。

這就像很多人用的iPhone手機,目前已經出到14版;但10多年前問世時,很多人也不用、認為傷眼;智慧型手機有問題,但傳統手機也有其不便。所以,我們要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避免科技帶來的傷害,而不是說它不好就不用。

例如,用自然語言技術(NLP)做口述病歷紀錄,醫師不用邊看診邊打字,能提高效率。但各專科使用的專有名詞、描述病情的方式都不同,機器學習要花許多功夫。可以先推4個科測試,下次就10個科,3年後就20個科,5年後全部轉型,就看得到它的好處。如果一開始什麼都不做,就什麼都沒有。

醫療、科技強強結合?「台灣人需要面對現實!」

問:觀察台灣目前智慧醫院的發展程度,你打幾分?

答:大家幻想,台灣醫療很強、IT很強,結合起來,智慧醫院就很強;事實上以全世界而言,台灣的智慧醫療尚須努力——因為軟體實力要再加強,資訊系統也沒更新。

第一,大家說台灣的IT世界有名,但我們厲害的是硬體;可是智慧醫院的主戰場在軟體。若只看AI,我們還贏不了美國、英國、日本。

第二,大家說台灣的醫療世界第一,但其實是醫療服務世界第一。醫療上,我們只有少數技術能上世界頂尖排名。

真正定位自己,深耕、精進,對問題追根究底,才是進步的原動力。

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智慧醫院-醫療科技-AI醫療陳適安指出,台灣智慧醫療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應重新定位自身能力再前進。圖片來源:台中榮總

問:你會給想做數位轉型的醫院哪些建議?

答:有很多需要一條龍的服務,可以串起來。比如,進入手術房,從計價、耗材,到繳費。

台灣每家醫院都在做自己的資訊系統,所以衛福部想整合成數個系統,先從19家部立醫院開始——這就是「次世代醫療資訊系統」,包含大數據、電子病歷、電子表單和結構化報告等。

問:當愈來愈多的科技進入醫療領域,你對未來醫院的想像是什麼?

答:我真的不敢想像,因為每一年都在變。科技的演進、電腦軟硬體的改變速度,都以兩、三倍以上翻新,人類做的事情已大幅改變,讓人難以想像。

好比說,我做遠距醫療後,才體會什麼是「無遠弗屆」——遠距醫療真的可以做到全世界,讓醫療無國界。過去大家認為,台灣很小、機構與醫院距離近,醫療介入方便;但再近也需要人力與救護車,若能像美國,病人躺在床上、馬上以視訊解決,能省下很多資源。

現在,台灣邁入老年社會,許多人住在安養院、長照中心,其實離醫院不算近。若用遠距醫療,長照機構就能與醫學中心聯繫,解決一般問題,嚴重問題有需要再盡快轉送。

台中榮民總醫院

  • 等級:醫學中心
  • 總床數:約1,600床
  • 員工數:約4,600人
  • 2021年營業額:新台幣203億元
  • 門診量:每年約210萬人次
  • 智慧醫療重點:全方位

台中榮總-陳適安-2023全球智慧智慧醫院-數位轉型-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台中榮總門診大樓。圖片來源:台中榮總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

專長為心律不整、心臟電氣生理學與心臟電氣燒灼術。曾任台北榮總台副院長,高雄醫學院(現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新聞周刊》(NewsWeek)智慧醫院排名

智慧醫院排名調查方法:

  1. 國際線上調查(占45%):具備智慧醫院知識的醫院經營者與健康照護專家,會受邀推薦全球領先智慧醫院。
  2. 國際醫院調查(占50%):醫院數位科技的導入與使用,會受醫院評估及資深數位科技主確認。
  3. 提名醫院數據確認(占5%):被提名醫院會根據既有數據,再做一次研究確認。

五大評比領域為:電子功能、遠距醫療、數位影像、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在調查期間(2022年六至七月),有超過4,000位專家參與投票調查,國際推薦的權重高於國內推薦,以強調排名的國際關注度。

2023年共有28國醫院入圍「智慧醫院300強」,其中美國最多(87所)、德國居次(23所)。

重磅專訪・台灣醫院院長專訪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灣龍頭醫院院長:別在島內競爭,要跟世界一流的醫院比

・【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智慧醫療是方法,提升品質是目的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智慧醫療首重病人安全,輔助診斷、改善流程是其次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醫院不一定要做AI,但要數位轉型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70歲還學AI的心臟名醫:別說「我不會!」既然都要學,不如早點學

深度專題|智慧醫療・我們的未來醫生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