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決議:「全球冷卻」提高能源效率,「淨零與韌性建築」成產業新常態

COP28決議:「全球冷卻」提高能源效率,「淨零與韌性建築」成產業新常態
COP28峰會中,各國簽署「全球冷卻」與「建築突破」倡議,透過建築物減能與減排。圖片來源:COP28 UAE
2023-12-19
文・陳治維
6765
甫落幕的COP28峰會,各國代表達成了具前瞻性的決議,超過60個國家簽署了「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

面臨極端氣候的衝擊,冷卻系統必然成為未來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估計,由於缺乏冷卻設施,超過十億人面臨極端高溫的風險,全球亦有近三分之一人口每年面臨超過20天的致命熱浪。

UNEP的報告指出,藉由被動冷卻策略、提高冷卻系統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及逐步汰除氫氟碳化合物(HFC)冷媒等措施,將能使冷卻產業降低60%的碳排;若能搭配電網去碳化,減碳量將上看96%。

COP28-建築突破-淨零-永續-綠建築-環保-減碳-陳治維-溫室效應-The concept of Passive House-Buildings Breakthrough-SDGs-Global Cooling Pledge-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全球冷卻COP28峰會共有60國家簽署「全球冷卻」行動承諾,減少熱浪帶來的致命風險。圖片來源:截自COP28 UAE影片

這項嶄新且極具雄心的全球承諾,值得台灣推動淨零轉型時參考。

目前台灣在此承諾下,除了給予購置節能電器稅額扣除,尚未見到其他更積極的作為。尤其是在被動冷卻策略的規劃上,國內雖然針對符合綠建築標準的新建物給予容積獎勵,但對於既有建物的改善,似乎未見相關策略討論;至於逐步汰除HFC冷媒,也應儘速規劃評估,才能減少HFCs帶來的溫室效應。

本次大會另一個減碳焦點,則是住商部門議題。由法國和摩洛哥主導,共28國簽署的「建築突破」倡議(Buildings Breakthrough),目標是在2030年前,使「淨零與韌性建築」成為產業的新常態,也是值得台灣社會努力的方向。

COP28-建築突破-淨零-永續-綠建築-環保-減碳-陳治維-溫室效應-The concept of Passive House-Buildings Breakthrough-SDGs-Global Cooling Pledge-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全球冷卻-建築突破COP28峰會上,法國與摩洛哥主導,共28國簽署建築突破倡議。圖片來源:COP28 UAE

營建產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統計,全球營建業至少貢獻能源部門近四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物質部門則高達50%,更產生了三分之一的全球廢棄物。可以說,只要營建業能成功減排,2050淨零碳排絕對唾手可及。

早在1988年,德國費斯特(Wolfgang Feist)及瑞典阿德森(Bo Adamson)兩位學者便已提出「被動式建築」(The concept of Passive House)的概念,期透過建築設計、建材選用、設備運用等面向,於建物興建、啟用、維護各環節中,以不主動使用更多能源的前提下,達成健康和舒適的居住環境。

近年來,被動式建築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在歐洲及其他國家;但其適用性亦不斷遭受質疑,例如在溫熱、潮濕的環境下,被動式建築是否仍能保持其預期效果。

事實上,日本鐮倉的許多建築,早已證明被動式建築概念同樣適用於濕熱環境。換句話說,若能於設計、建造過程中,以系統性設計思維,結合當地氣候、地理條件(如溫度、濕度等),因地制宜,將能有效改善建築通風、保溫,實踐被動式建築概念,達成建築節能。(延伸閱讀|藏電於民!日本如何靠7千戶家用蓄電池,打造虛擬電廠國家隊?

被動式建築-The concept of Passive House-淨零-永續-綠建築-減碳-環保被動式建築可以不靠能源,僅隨著氣候調節室內溫度。圖片來源:截自PASSIPEDIA官網

今日,從節能邁向淨零,無疑是從被動轉向主動。透過綜合考量建築物的生產及使用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透過低碳建材的使用、廢建材的循環利用、提高使用階段的能源使用效率及再生能源用量,能使建築物整體生命週期都能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節能與減排並非忍凍或受熱,而是透過智慧,探索並構築宜居的舒適環境。面對當代環境挑戰,國發會提出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亦明示了國內新建及既有建築轉為淨零建築的時程。年中立法院修正通過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強制要求新建物達一定規模須設置屋頂太陽能,便是淨零建築發展的具體表現。然而,對於零碳建材與廢建材的循環經濟,目前仍未有太多進展。

此外,韌性建築是在設計階段,綜合考量居民的安全、健康與舒適,讓建物能夠抵擋極端氣候帶來的威脅。過去國內的建物多只考慮地震造成的影響,未來如何適應極端氣候帶來的損害,將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延伸閱讀|氣候變遷是門好生意!全球最創新國家瑞士 如何養出改造水泥業的綠色新創?

嚴守升溫1.5℃目標,不是喊喊口號就行,只有全球攜手合作,落實能源轉型以外的減碳手段,才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台灣更應該藉此機會加速零碳轉型,以成為國際的減碳模範生,同時輸出典範來加大國際能見度,讓減碳結合外交,打造永續台灣。(延伸閱讀|減碳建築成效如何量化?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設計經驗談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