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智慧城市添一勺心靈雞湯:科技時代的人文探索

為智慧城市添一勺心靈雞湯:科技時代的人文探索
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文學作品《白鯨記》,帶領讀者探討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2024-02-29
文・林一平
2760
我在一次演講中問聽眾:「假如您出門時忘記帶手機,會不自在的人請舉手?」所有人都舉手了。

頻繁滑手機,讓人的許多行為都加速了。節奏快速的城市生活,加上智慧手機這類高科技應用推波助瀾下,無論休閒或工作,都不知不覺讓人累積不少壓力。2010年某日,我決定找一清淨之處,思考未來城市如何發展,才能更提升人類的品質。

我關掉手機,帶著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和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濱散記》,來到台北佛光山道場住三天,與世隔絕讀書靜思。第一天早上我一直掛念,沒接手機可能會錯過重要事件;之後便漸漸淡定,不再掛念俗務。

我交錯閱讀帶來的兩本書,《白鯨記》不僅是一個經典的冒險故事,也是一個對神學和道德的探討,更是對自然和人類在其中地位的沉思;梅爾維爾藉由《白鯨記》,試圖教導我們不該對一件事物如此著迷,以至於失去對生命中更重要事物的視野。

梭羅的《湖濱散記》則暗示我們,城市生活是一種物質豐盛、但心靈貧乏的環,即便千百萬人聚在一起,卻仍感到孤獨。事實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野性而自由的;人們應滿懷信心走向自己的夢想,活出自己所想像的生活。

念書累時,我會凝視道場各處的佛像,並素描這些佛像。12樓每天免費供應香濃可口的臘八粥,細細品嘗時,我會欣賞中庭一座坐姿的觀音;在第十樓打開電梯時,會驚喜地看到站姿觀音,無言地淨化了我的思緒。深夜時,我會到第14樓,空無一人的如來殿靜坐。

三天的冥思,使我能清晰明確體會梅爾維爾和梭羅的思維,但如何具體實現?我雖有一些想法,但總覺難以達成。

佛光山-觀音-觀音佛像-佛像畫作-林一平-宗教-信仰位於台北佛光山道場中庭的觀音佛像。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佛光山-如來殿-靜坐-宗教-信仰-林一平-沉思民眾可以前往如來殿靜坐、沉澱心靈。圖片來源:林一平提供

在今日都市化的社會,先別提想自大地獨立於其外,光要過與現代科技體系脫節的生活,或對其需求抱持頑抗態度,都會如當年嬉皮的行徑,被視為叛逆;要完全脫離先進科技當道的社會,更會被視為異端叛逆,甚至精神異常。畢竟,被城市富足經濟發展視為大敵的人物,不是馬克思,而是梭羅啊!

構思智慧城市應用,如何融入梅爾維爾和梭羅的心靈雞湯?

我想起蒙福德(Lewis Mumford)《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這本書的警句:「在我們的時代,科技並不把生命與空氣、水、土壤以及所有自然界有機生態的關係,視為最古老和最基本的聯繫。相反地,科技不遺餘力地設計、製造可控制、有利可圖的替代品,以滿足人類物質的需求。這是一種愚蠢的浪費,也是對生物活力的扼殺。」

科技-社會-文化-人文-Lewis Mumford-林一平-人文主義蒙福德認為,科技雖滿足人類的需求,卻也扼殺了生物的活力。圖片來源:截自賓州大學圖書館官網

蒙福德因其城市、建築、科技、文學和現代生活的著作,而被譽為「最後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他在文學評論、建築評論、美國研究、城市歷史、文明和技術方面的貢獻,以及對區域規劃、環保和美國公共生活的貢獻,成為21世紀一個獨特的聲音。

蒙福德的重要著作《生命的更新》系列,從第一卷《技術與文明》開始,直到後來的作品,都試圖理解一再發生的「思想流產」(miscarriages);這些「流產」,限制了每個歷史文明的最高成就。

他對考古和歷史證據的解讀,呈現於三部曲的系列書籍,即1960年的《城市的歷史》、1967年的《技術與人類發展》和1970年的《權力的五角大樓》。蒙福德的作品關注整體現代生活如何提供了廣泛發展的可能,卻也同時反轉了這些可能——他清楚地揭示,現代風氣如何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釋放出一個機械奇蹟,最終卻威脅了他想達成的願景。

蒙福德的思維在不斷變革中,經歷了一系列轉變,擴大並深化了他的研究範圍。

他出版於1920年代的美國研究書籍,如1926年的《黃金時光》(Golden Day)和1929年的《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有助於我們重新發現1850年代文學超驗主義者(transcendentalists)的作品;而1931年的《褐色的十年》(Brown Decades),則讓公眾看見了理查德森(Henry Hobson Richardson)、沙利文(Louis Sullivan)和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建築成就。

他於1934年至1951年間出版的四卷本《生命的更新》系列,更概述了技術、城市和世界觀在西方文明發展中的地位,最後到他對文明的崛起、人類發展地位的研究。

他大膽地否定功利主義觀點,同時演化出對「有機人文主義」(organic humanism)的獨到見解。(延伸閱讀|從莫斯科到台南熱蘭遮城 結合人文科技的最佳載具——微縮世界

有機人文主義引導我想像,未來的智慧城市,應該朝向有機城市(organic city)發展——有機的人性深度、有機的歷史結構,可能改變巨型技術對城市文明造成的非人性化災難。恢復有機的人類目的,改變人類性格,能夠「優越於其生物需求和技術壓力,並能自由地吸取許多先前文化的堆肥」。

如果,我們要創造出心靈平衡的人類,能與所有其他善意的人進行全球合作,就必須提供一個有機城市環境,重視激發情感,並表達道德和美學價值,而不單重視科學發明和實際組織。

正如蒙福德在1946年的著作《生存價值》中所寫:「美德不是一種化學產物,而是一種歷史產物,就像語言和文學一樣;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不再關心它,不再培養它,不再傳遞其積累的價值,它的一大部分將變得毫無意義。」

對於「有機人文主義」實踐,我身體力行的結論,未來的城市應該提供環境,引導市民冥想沉思,洗滌壓力,成長有機心靈。另外,我也以智慧農業AgriTalk為載具,希望將有機無毒的農業引進鄉村的空曠農田及城市的大樓園圃,讓城鄉更走向有機之路。(延伸閱讀|SDG11永續城市:享受進步科技,也保有人性和文化的豐富多樣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