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跨系組隊,到芬蘭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

建築系跨系組隊,到芬蘭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
2017-03-01
文・程晏鈴
10899
學校教的,能讓學生應付未來世界嗎?大學教學現場怎麼佈局?逢甲抓緊社會需求,用實作教戰,培養產業升級轉型的創新人才。

開學第一週,幾個建築系大五的學生,忙著在逢甲大學圖書館旁,架起約兩個停車格大小、兩層樓高的木屋,這是建築師謝英俊和逢甲產學合作完成的案子。

這個原型屋,今年九月前往芬蘭,向全世界展示。

和產業緊密連結,是逢甲的策略。去年校務會議上,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看著底下各級主管,丟出這幾個問題,「一旦大學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大學該如何自處?教學該如何改變?」

接待室裡,李秉乾口沫橫飛地敘述當時情景,沒有人能回答這些大哉問。十二年前他擔任教務長開始,就透過教師專業社群、教學論壇以及會議溝通,推動轉型。

把學生變成創新的參與者

「我們要培養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的創新人才,」李秉乾說。

當創新成為各校口號,增設科系已不足以對付未來世界。李秉乾對準產業和社會的需求,從基礎教學和課程著手,以需求為導向,引進產業共同創新。現在和逢甲簽約為產學聯盟的廠商就超過五百家,學生畢業後三年的就業率超過九成。

去年,逢甲成為蘋果電腦教育中心在台唯一能夠訓練教師的據點,對校外開證照課程;同時校內學生也必修一學分的app課,「app或程式都是工具,知識、工具和整合的能力,才能夠創新。」

開學前,李秉乾請來新加坡理工大學的教授幫老師上課,學習怎麼將教學融入C(構思)、D(設計)、I(執行)與O(運營)的模式,要教授腦袋與時俱進。

構思到實踐,踏穩每一步

從校、院、系,課程教學都得加入這套流程。李秉乾解釋,過去大學教育不求成果,只有分數,所有專題只是可行性分析,沒有實踐。除了找問題,還得設計、做原型,讓產品運行,才是完整學習。

其中,通識教育和專業系所的課程都各有一○%到二○%的課程是專題式學習。

每個學生在專業領域之外,至少得完成五個專題實作,包括大一新鮮人專題、跨學期製作的畢業專題,以及三個為畢業專題而準備的前置專題,每一項都要落實CDIO。

逢甲D-school設計學院的產業設計課,由廠商提出需求,讓業師與教授輔導學生找痛點、解決問題。

每組學生有一、兩次額度可提出需求,舉凡app、廣告行銷、紀錄片、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技能,學校會聘請業師或教授開課,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學習。

李秉乾觀察,過去教授只開自己熟悉的課,也不管有沒有用,現在只有強化產業連結、實作跟整合,才能培育未來人才。

打破領域框架,建立新學制

除了教學創新,還有學制創新。設立超過五十年的逢甲建築系,去年改制全國唯一的建築專業學院,設有創新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學士學程,大一、大二學共同基礎必修,到大三,學生再選學程。

從傳統系所到學院制,課程彈性大幅增加,讓建築跨到不同領域。「未來人才的需求都是日新月異的,都有當下需要的技術,」逢甲建築專業學院院長黎淑婷說,技術變動太快,過去強調理論,現在要面對真實變動的世界。

所以專業學院打散一學期十八週的課程安排,引進講座、簡報、程式或專題等微學分、小模組課程,增加學生自主選擇和跨領域的彈性,也邀請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教授,接力開課。

「過去被必修綁死,想選紀錄片微學分課程,但也沒時間,覺得很可惜,」大五陳鈺炫特別有感。

黎淑婷說,傳統建築系缺少跨領域的機會。太陽能板加入機電技術,利用感測器自由調整太陽能板角度。而動畫遊戲裡的空間設計,更是建築系未來的市場需求,跨領域就是改變的契機。

跨領域外,得走入社會。寒暑假,學生到偏鄉蓋書屋,已經有一百多間,讓建築結合社會關懷,在地方生根。建築也跨到交通議題,重新思考都市的規劃。

「我每天都在想課程怎麼變化,」黎淑婷搔頭。建築設計學程主任高敬賢說,未來一切都是摸索跟實驗,要增加更多與城市、社會的連結,讓改變不只發生在校園。

老牌逢甲大學,十二年來蹲穩馬步,求創新。沒有絢爛改革或招生策略,有的只是將面對趨勢的不安與危機感,化作往前走的動力。


逢甲大學

● 成立時間:1960年成立,原名逢甲工商學院,1980年改制為逢甲大學

● 105學年註冊率:95.5%

● 轉型特色:

1.學制創新:傳統建築系改為建築專業學院;國際科技與管理學院和國外三校以2+2學制合作專班

2.教學創新:小模組課程、微學分、專題導向式學習、CDIO教學流程

3.產業連結:D-School產業設計課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授權《未來城市@天下》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