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醜的城市」到「歐洲綠色首都」,挪威人如何打造環保奧斯陸?

從「好醜的城市」到「歐洲綠色首都」,挪威人如何打造環保奧斯陸?
奧斯陸正在改頭換面,宛如漂浮在峽灣上冰山的歌劇院於2008年開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019-01-24
文・李清玉
11823
20年前我自助旅行第一次造訪奧斯陸也是搭乘夜車抵達。當天早上我從臥鋪的房間走出來的時候,前一天剛認識的陌生人(後來這人成了我的老公)站在車窗邊等我,車子即將進站,他如是評論:「多麼醜的一個城市啊。」

【最新消息】未來城市開設新 FB 粉專囉!按這裡加入吧!

2019年的第一個星期五,我從挪威第三大城特隆赫姆搭乘夜車前往首都奧斯陸,準備參加歐洲綠色首都的開幕。在車上晃了一夜,我沒睡好,火車早上7點抵達,天還沒亮,沒積雪的北歐冬日黑得讓人有些沮喪。

20年前我自助旅行第一次造訪奧斯陸也是搭乘夜車抵達。當天早上我從臥鋪的房間走出來的時候,前一天剛認識的陌生人(後來這人成了我的老公)站在車窗邊等我,車子即將進站,他如是評論:「多麼醜的一個城市啊。」當時的情景便成了我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印象。後來才知道,某種程度說來奧斯陸也算挪威的「天龍國」,在資源分配方面得天獨厚,讓其他城市的子民們偶有不服。挪威其他地區的人多少有些反首都情結,我老公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不僅是自然裡的城市,也注重城市裡的自然

與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這兩個北歐鄰國首都相比,當年的奧斯陸的確略顯平庸無趣。人口不多,格局不大,有省城的況味,完全上不了國際級都會的檯面。但這些年下來,奧斯陸的蛻變有目共睹,外貌上變得更有特色,性格上也更有自信。

奧斯陸的中央火車站位於城市心臟地帶,附近原本是凌亂的海港區,如今已逐漸蛻變成摩登時尚的新天地。宛如冰山漂浮在峽灣上的歌劇院、新穎時髦的辦公住宅聚落,已經是城市建築的新名片;峽灣另一面有 Astrup Fearnly現代美術館坐鎮,那一帶也是市民休閒和遊客觀光的熱點。

挪威地廣人稀,國土有1/3位在北極圈之內,全國人口不到530萬,比台灣雙北地區還少;首都奧斯陸人口約66萬,大奧斯陸都會區則涵蓋大約150萬人。從人口數的規模來說,奧斯陸或許很難冠上大都會的名號,然而塵囂總是有的。奧斯陸是一個自然環繞的城市,有森林有峽灣,許多當地居民笑稱,他們喜歡這個城市,是因為離開城市相當方便。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來,奧斯陸不僅僅是大自然裡的城市,也非常注重城市裡的大自然。在自然保育上,這裡生態資源豐富,能找到挪威80%的物種。而打造親水城市是奧斯陸市政府近年來的發展策略,多年來的港口清理如今卓有成效,市民可以直接跳進峽灣游泳;同時也開放主要的城市水道,提供市民休閒、預防暴雨洪災和生態棲地復育等功能。這兩項成就,正是奧斯陸獲選為2019歐洲綠色首都的一部分原因。

從14個城市脫穎而出,奧斯陸做了什麼改變?

歐洲綠色首都這個獎項自2010年起每年頒發,城市必須自行提出申請。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已經分別在2010年和2014年當過歐洲綠色首都了,奧斯陸則是第三次提出申請,才終於在14個角逐城市中脫穎而出。而我這次「進京」,一方面以台灣媒體北歐特派員的身分採訪和蒐集資料,一方面也以特隆赫姆市政府氣候顧問的身份近距離觀摩。

開幕式前的記者會,左起:奧斯陸執行市長Raymond Johansen、歐盟委員會環境、漁業和航運事務專員Karmenu Vella、荷蘭奈梅亨市長Hubert Bruls、葡萄牙里斯本市長Fernando Medina和奧斯陸環境交通副市長Lan Marie Berg。作者提供。

綠色首都的評估涵蓋過去5到10年的發展、現今的狀況和未來的計畫。後起之秀奧斯陸可以說是實至名歸,12項指標(氣候減排和適應、城市交通、綠色城市區域和永續土地利用、自然和生態多樣性、空氣品質、聲音環境、廢棄物管理、水管理、汙水處理、創新與就業、能源績效、綜合環境管理)中有8項評分居冠。

開幕儀式的主持人是兩位年輕且有影響力的女性Gina Gylver和Iman Meskini。作者提供。

奧斯陸不僅有遠大的抱負、也有高效的執行力。他們計畫在2030年之前減排目標達到95%,城市財政預算中的氣候預算包含42項具體量化措施;這裡有世界電動車首都的美譽,30%的新車銷售都是電動車;市政府近年來逐步實行市中心車輛管制,並提升自行車和步行的比例;在循環經濟方面,他們用生質廢物和城市汙水生產的沼氣來驅動市公車和垃圾車;此外當局也建立企業、民間團體和市民間的對話機制,鼓勵創新。

開幕的星期五,我一整天行程滿滿。早上參加企業活動說明會、媒體遊船,下午有官方的開幕儀式,傍晚則去市民活動的地點聽執行市長發表演說。奧斯陸市政廳是每年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地方,歐洲綠色首都的交接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也特別有意義。在場800位來賓中有挪威的王后和王儲、挪威政府部長級的代表,也有合作夥伴、一般民眾、學校團體等等。執行市長雷蒙.約翰森(Raymond Johansen)是土生土長的奧斯陸人,他在致詞時說起童年印象,深切地感受到這座城市數十年來在環境建設方面的進步。當年奧斯陸的造船廠直接把含汞的廢棄物直接排到峽灣裡,而如今市民已經可以在峽灣裡游泳。然而他也強調,接下來氣候減排的相關工作刻不容緩:「我們是第一代感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人,也是最後一代能為此做出努力的人。」

位在峽灣邊的SALT是開幕周末活動的主要場地,執行市長Raymond Johansen在此對民眾發表演說。作者提供。

宜居才是重點,市民才是主角

馬不停蹄的一日結束後,我幾乎被奧斯陸的綠色光環弄得目眩神迷。然而,當天晚上我查了一下相關的媒體報導,不歌功頌德就算了,畢竟這本來就不是挪威媒體的一貫風格,但竟然有幾篇地方報紙的文章盡是嘲諷。

為了歐洲綠色首都一整年的活動,奧斯陸市政府規劃了1億2千萬挪威克朗的預算,其中開幕式是最花錢的活動之一。把納稅人的錢花在唱高調的活動上,不少人批評這是浪費公帑。歐洲綠色首都會不會只是環保人士互相取暖的小圈圈,而普羅大眾對這個頭銜一點都不在乎?

再者,主事者的自我感覺良好,和民眾的實際觀感也可能有所差距。奧斯陸60%的碳排放來自交通運輸這個環節,綠黨出身、負責環境和交通建設的副市長蘭.瑪莉.伯格(Lan Marie Berg)推動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時常招致爭議。綠色政策執行起來的確可能擾民,不是當地的居民或業主,恐怕感受不到。

市政府開幕式的隔天,我去參加了一場Pecha Kucha活動,上台的12個講者都是奧斯陸的市民,來自不同的生活領域,他們逐一用6分鐘40秒的時間介紹自己的綠項目,言談之間盡是對這個城市的愛。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KompassMat,他們用剩食來創造青少年的工作機會,一方面減少食材浪費,一方面也幫迷惘孤獨的青少年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這些市民的臉孔,讓我對奧斯陸的綠色信心指數又大幅提升了起來。

Sherry Hakimnejad女士用6分40秒的時間和大家介紹KompassMat的工作。作者提供。

在歐洲,有72%的人住在城市裡,2050年這個比例預計會提升到80%。對有關當局來說,這是個挑戰、也是個機遇。「Green Cities Fit for Life」── 綠色宜居城市,是歐洲綠色首都官方網頁上的口號。綠色首都能不能讓居民過得更好?接下來一年,奧斯陸要怎麼利用這個機會自我行銷?對城市可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城市的居民又有什麼想法?會如何參與?

我想,歐洲綠色首都會是一個有趣的平台,讓有志之士可以大展身手互相啟發。我期待接下來的觀察和分享,2019年,也是我的綠色城市年。

【本篇取自《獨立評論@天下》,原文標題:從「好醜的城市」到「歐洲綠色首都」,挪威人如何打造環保奧斯陸?

推薦閱讀:

《洪水來臨前》給世人的提醒──不急迫的,可能很重要
我在森林工作:從「森林專員」到「森林工程師」,瑞士如何培育守護環境人才?
藻礁、空氣品質、深澳海洋生態,台灣其實有辦法三者兼顧!

延伸閱讀

奧斯陸 用數據創造更多好空氣智慧椅凳隨享城市綠能充電潘冀專欄︱燒錢才能有綠色建設?多久能回本?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