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源大廠攜手台灣,共創綠能家園

德國能源大廠攜手台灣,共創綠能家園
2019-02-25
24316
再生能源如何穩定供電?台灣如何抓緊能源轉型的浪潮?安能亞太將與台灣產業攜手合作打造創新模式,共創能源的新未來。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德國政府宣示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於2020年將減少40%(與1990年相比)。2018年,德國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已達40.4%。身為德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安能(巴登-符騰堡能源)集團為順應政府的能源轉型(Energiewende),2013年內部重組大幅改變商業模式,提出「2020策略」白皮書,著手進行旗下核電廠退役,並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預計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安能總發電量40%,而風力發電佔了其中重要角色。安能也同步發展關鍵基礎建設、電動車充電等業務,創造綠能價值鏈。

安能亞太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名凱(Markus Wild)指出,公司將自身定調為「德國能源轉型的引擎」,全方位展現轉型決心。2018年,安能不僅在歐洲建設再生能源項目,也積極拓展至全球市場,並選定台灣設立亞太營運中心,期盼能攜手台灣共創能源新未來。

再生能源,台德三大共同點

韋名凱說,發展再生能源,台灣與德國有三個共同點。第一,德國與台灣政府均對能源轉型及發展再生能源有明確的願景。台灣採用開放商業模式,邀請國際頂尖開發商和供應商一同參與投資機會,而目前至2024年也有明確架構。

第二,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產業仰賴重工業基礎,建設離岸風場更是如此,而台灣重工業供應鏈發達,適合建立離岸風電供應鏈。加上政府鼓勵產業組建「Marine-Team」及「Wind-Team」兩大聯盟,大力拓展台灣風能專業知識,讓台灣擁有參與離岸風電供應市場的龐大潛能。

第三,自然環境條件絕佳。根據2015年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調查,全球最好的前18個離岸風場中有16個位於台灣海峽。韋名凱認為,「台灣的自然條件更勝德國波羅的海,更加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產業。」

學習安能開發再生能源、電網經驗

安能興建德國第一座商業離岸風場Baltic 1,並於鄰近的700人小鎮「巴赫夫特(Barhöft)」設立運維中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011年,安能集團在波羅的海離岸16公里的海上,啟用德國第一座商業離岸風場「Baltic 1」,創下德國能源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15年正式商轉第二座離岸風場「Baltic 2」,2019年更將啟用德國近年來最大的離岸風場「Hohe See」,不但離岸將近100公里,總計71座風機更可滿足56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並且減少15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安能在建造「Baltic1」風場時,也在鄰近小鎮興建風場運維中心。剛開始鎮民對於離岸風電產業非常陌生,安能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創造就業機會,僱用50名在地員工,為當地增加稅收,亦出資贊助動物保護協會,興建生態觀測的高塔,並讓鎮民免費使用安能所投資的光纖、通信及港口設備,最後居民皆支持安能在鎮上發展風場相關投資。

韋名凱強調,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在發展再生能源、核電退役、燃煤發電逐步退出市場的同時,將面臨電網輸配電的課題。他說,「受限傳統發電設備的框架,加上再生能源不如傳統發電般穩定,因此加強電網建設很重要!」

安能發展電網技術,將德國北邊波羅的海的離岸風電電力送到南部工業重鎮,確保供電無虞。

安能在德國建設智慧型電網,確保再生能源併網後的系統穩定性及可靠度,透過子公司TransnetBW控制中心調度能源,才能穩定地將再生能源「北電南送」。要讓電網營運更有效率,需要整合5G網路、工業4.0和物聯網科技,安能用成熟的預測系統及智慧解決方案整合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物質能、天然氣等能源的即時發電資訊,才能達到供需平衡。「越是整合物聯網,就越有效率!」韋名凱表示。

協助台灣成為區塊電網亞洲領頭羊

2018年2月,安能與上緯新能源、麥格理資本合作開發位於彰化縣離岸地區的海鼎風電,裝置容量達2GW。韋名凱表示,台灣面臨的能源挑戰是能源自給自足,安能亞太樂意分享自身經驗,因地制宜與台灣一起共同建設創新的能源模式,像是「區塊電網」,協助台灣打造能源模組。未來台灣不僅能有穩定的再生能源供電,也可將能源模組複製到亞太其他國家和城市,讓台灣有能力成為亞洲領頭羊。

打造再生能源產業鏈必須有相關配套架構,除了有長期計劃以及健康的投資環境,還需有擴張及改善電網的全面性思考。目前台灣政府雖已有規劃至2024年,但關鍵基礎建設的佈建需要時間,政府要設定穩定可行的架構及公用事業長期目標,提供誘因讓產業投資相關計劃,才能讓產業鏈的參與者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