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社會議題與需求 提供創新機車價值

因應社會議題與需求 提供創新機車價值
台灣山葉機車工業總經理 小川真司圖片來源: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
2019-09-03
文・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
4267
在台灣很多人都有相同感受,就是只要走出家門,路上所見很難不會出現「機車」。

以目前全台將近1,390萬輛機車,約等於每1.7人即有一輛;這樣高密度的機車比例,除了凸顯台灣是個名符其實的「機車島」,也反映了機車對台灣民眾的重要性。其實若是走出台灣,就以機車如此便利的交通工具,幾乎在世界各國都可說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二十多年來在全球各地工作的經驗,台灣山葉機車工業總經理小川真司觀察,以早期中非地區因較為貧窮,道路基礎設施也不佳,數量有限的機車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包括負責載運醫療或教育的人員與物資;後來在經濟提升下,機車還可成為用來賺錢的交通設備。而在北美和部分歐洲地區,機車雖然不是必備用品,卻是許多人的休閒工具,希望能從騎乘機車中獲得樂趣和滿足;但像是西班牙、法國、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大眾運輸系統並非相當普及,也造就機車成為主要的移動方式。

從全球到台灣 機車深入各地生活

因此可以看到在不同地方,機車是以各種方式和人們建立強烈的連結。尤其到了現代,機車的運用發展更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社會議題;像是溫室效應造成的地球暖化現象,以及交通阻塞的問題,當然還有在使用機車的過程中,必須提供安全、舒適或樂趣的價值。此外,隨著交通運輸的創新,「最後一哩路」的概念也逐漸形成;也就是透過建構更完整的交通網路,使用者就可在不同情境和需求下,採用合適的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並以機車的便利性更能扮演完成「最後一哩路」的角色。

這種移動方式的革新,還可讓民眾不必擁有及照顧自己的交通工具,並藉由共享經濟的模式,當有需要時才選擇使用、達到移動目的,同時也就要靠更多技術、產品等方面的開發改進來達成。就如同小川真司提到,現在汽機車產業最熱門的關鍵字,就是「智慧化」(smart)和「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比如在研發更多樣的小型移動車輛,並加入能相互連結(connected)的物聯網功能之外,山葉機車也很早就投入研發自動化及無人駕駛的技術,並克服機車先天容易因操控不當而轉倒的特性,回應使用者想要更安全、舒適的移動工具需求。

甚至是在台灣,同樣面對全球共通的社會議題之外,在地民眾對機車的使用需求和影響,還反映在交通設施或政策管理上;例如機車的專用車道與停車空間,或是在路口規劃二段式的左轉措施等,都在其他國家相當少見。而且在台灣機車發達、深入民眾生活之下,不乏有人從小就接觸、習慣機車,直到老年都還需要靠機車來移動,儼然成為重要的必需品;現今更有不少人會將機車視為自我表彰、展現個性的管道。這種種因素都顯示出,機車業者必須要能隨著趨勢,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才能爭取消費者的認同。

從產品到服務 以高品質滿足消費者

而以身為跨國的機車製造商,小川真司表示,為能符合消費者各層面的需要,像是包括產品、服務,以及保養維修等環節,山葉機車都是以全球化的品質為基準;像是在台灣撐起機車產業的一大力量,就在於有多達二萬八千家的機車行,持續地為消費者提供保養維修的服務;並且要能成為山葉機車的經銷商,就必須通過服務技術(YTA)和部品配件(YPA)等二項培訓與認證,也是為了確保每一家山葉機車的經銷商,都能具有全球共同的技術實力及服務水準。

但是近年來在電動機車的興起下,不論是對機車的市場或企業經營,都帶來不小的挑戰。尤其電動機車在技術組成上,和既有的燃油機車並不相同,使得過去一家企業就能包辦所有關鍵技術的情況,已經不太可能再發生,相對也就需要與其他夥伴合作,才能達到產品及服務的開發目標。因此考量台灣的地域較小,較少有騎乘機車在城際間長途通勤,人口也集中於都市與集合住宅等因素,台灣山葉機車就與Gogoro共同合作,推出新一代的電動機車EC-05,並搭配更換電池系統,以因應台灣市場的使用環境。

不過小川真司認為,當電動機車要追求更高的性能或駕馭時,換電系統是無法滿足要求;並以碳足跡的觀點來看,目前電動機車未必比燃油機車還環保,也還有許多技術瓶頸和成本問題尚待克服。如果政府只是提出購買補貼的政策,或是貿然地從燃油機車轉換為電動機車,反而會對原有機車供應鏈中的零組件商、車廠、機車行等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因此若將補貼購買電動機車的經費,轉用於技術的革新,或是降低生產成本、建構基礎建設等方面,甚至是推動規格標準的統一,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台灣機車產業發展,也能留下更好的成果給後代。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