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住宅問題(三)|衝突中誕生的城市魅力: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

台灣住宅問題(三)|衝突中誕生的城市魅力: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
1989年「928百對無屋佳偶結婚典禮」,並公布候選人住宅政見調查表,以住宅政見作為新人的嫁妝。圖片來源:夏鑄九提供
2019-09-13
文・夏鑄九
9864
社會運動是社會劇烈變動過程中,受經濟剝削、政治壓迫、及文化污名的弱勢人民組織起來集體表達委屈與價值的直接方式,是關乎歷史變遷社會意義的鬥爭。

它衝擊著社會與個人、塑造為文化,經由反省、返身、成熟而看到與改變自身。這是社會與個人成長過程的必經之道。

住宅運動的再反思

假如城市不只是物質地人口空間集中,而歷史地是特定社會與文化的建構,作為一種特定的都市空間營造,其實是社會關係的建構,是不同的歷史行動者賦予都市意義的充滿衝突的過程。

台灣的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被土地資本界定為房地產市場。住宅成為商品,都市空間是交換價值的實現;加上國家政策僵固,終究成為炒作之泡沫,這就是投機城市的意義賦予。與之相對抗的,無住屋運動則認為「土地、愛情、家」都不該成為商品,追求的是都市空間使用價值的實現,是市民權利與市民城市價值的空間再現。

台灣城市的都市意義是社會結構的不同展現。發展性國家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市民城市的都市意義,挑戰了國家的領導權與其正當性。這是城市市民行動者角色的歷史性浮現。城市,因此也歷史地是市民們共享都市意義的都市生活的空間。

無住屋運動認為「土地、愛情、與家」都不該成為商品。圖為1989年「928百對無屋佳偶結婚典禮」,並公布候選人住宅政見調查表,以住宅政見作為新人的嫁妝,祝福天下有情人皆有愛巢。

現在,台灣的國家即使民主化了,年年「選舉萬歲」卻不能實現選賢與能的文化期待。政治人物的表現多是赤裸裸的權力爭奪與利益輸送,忘記了昔日打動自己與獲得他人支持的初心,沒有能力「為人民服務」,台灣的政治制度實在不可愛。

台灣的經濟,有競爭力卻常常造成生態破壞與社會傷害,湧動的慾望是「愛拼才會贏」之下資本的貪婪之心。

而台灣的社會,有活力卻比較有點意思,既具有相較於國家機器的社會自主性與源自草根人民素質,又具備了某種自省自律的學習能力。

也因此,在充滿衝突的都市過程中營造出的台灣城市,既混亂又難看;然而,它卻慢慢地在改變,「我很醜,我卻很溫柔」。這是台灣城市魅力的來源。

如同渡邊雅男理論化《神隱少女》,折射《資本論》意涵,看到經營油屋溫泉旅館的現代資本家湯婆婆、股東、及其僱傭的勞動者、自然環境的污染與眾神困惑、象徵全球化的無臉男;少女千尋迎戰巫術、奪回名字、語言與意義傳達,解放異化,提醒別丟了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還需要更多這類作為異質地方的鏡子,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成長,台灣社會才得以真正轉化。

展望台灣明天的城市與住宅政策

當前台灣,連中收入階級的房貸屋奴也並未減少,它們未因全球經濟激勵的金融越界穿透而獲得應有的,在發達國家那般利率降低的待遇。更不必說,無能向面向草根市民的公共住宅政策致意,蝸牛之殼仍然沈重。

長期以來,住宅問題居台灣民怨之首,住宅問題只要未解決,無殼蝸牛運動就一定還會捲土重來,只是它會用不同的形式登上舞台。然而,我們必須記取昨日的教訓,躲避今日的陷阱,展望明天的城市。

就在這些年,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政策,台灣的社會日趨兩極化,台灣的城市已經是分裂的城市。都市更新加速了市中心區的縉紳化,高端的門禁社區有如都市防衛的城砦,社會排除之後的社會片斷化與空間隔離越發明顯。

面對全球信息化資本主義迫人的壓力,初浮現的台灣社會必須學會克服民粹政治致命的吸引力。面對信息霧霾,視而難見現實,信息眾多,卻遠離真相;傳達的權力與置入性行銷,媒體與廣告也難區分。網民們只在意自己相信的真相,只相信自己是什麼;認同,竟成為組織意義的唯一來源,而不是試圖認識都市現實裡實際之所作所為。

我們可以票選自己的總統,然而真實的決策卻掌握在遙遠的菁英手上。面對排他性認同,接納異己的包容城市,是克服社交媒體同溫層最需要的開放氛圍,尤其不能被右翼的民族主義、排外的種族主義置換了民主的果實,因為民粹主義完全不能解決問題,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另一方面,在開放與包容城市的基礎之上,展望台灣明天的城市與都市住宅政策。考量台灣的社會特徵與國家制度能力的條件限制,社會住宅,如荷蘭的經驗,多階級混居,結合主要承租與少數購買。或者說,合作式住宅的參與過程,如過去的日本京都U-Court與熊本M-Port經驗,都是可行的參照空間。

它當然需要國家的進步政策與法令,提供預算與土地的先行支持,以及,地方政府都市計劃部門的協助與透明的財務監督。住宅政策的形構與執行,必須能提供市民參與的規劃與設計過程;然後,依靠第三部門的自主經營管理,遠勝於將希望寄託於完全沒有行動能力、幾近癱瘓的台灣的國家機器。

圖為日本京都U-Court協同住宅(cooprative housing)。在住宅興建之前,參與者即透過交流與讀書會建立社區關係,並組建住宅合作社,並透過民主方式決定樓棟位置與互動空間等規劃。

總之,住宅是市民都市生存所必須的立足點。因此,住宅是市民生活的地方、是組織其一生的地方;住宅是市民的權利,若將其視為商品,就是將自己一生商品化,動搖了做為人存在的個性、人格的現實基礎。

全球城市不能成為房地產所俘虜的城市,這是沒有市民的城市。住宅,不能是社會排除之下,被污名的低端人口隔離聚居的社會斷片與都市角落。



夏鑄九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東南大學國際化示範學院教授、童寯講席教授,國際城市論壇傑出研究員(IFoU) (2013-現在)。曾任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2013-16),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創新學院2015駐院思想家(2015),亞洲規劃學院學會(APSA)會長(2014-16)以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5-11),城市與設計主編(1997-12),台灣社會研究社創社編委、主編(1990-92)、社長(1993-95)。已出版十本學術著作,包括《異質地方之営造(123冊)》與《窺見魔鬼的容顏》(2016),《三城記》(2015)等,編譯五本學術譯作,包括《曼威‧柯司特的信息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2003)三部曲等。研究與專長領域為建築、都市設計及規劃的理論與歷史,歷史保存,都市社會學。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