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總有吃膩的一天:公務員需要的,不只是創新

野餐總有吃膩的一天:公務員需要的,不只是創新
豐富的家庭野餐日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參與,但「好活動」是否就該一直辦下去?圖片來源:吳挺鋒
2019-10-19
文.吳挺鋒
5090
先說一段往事。 2015年9月5日,基隆市政府社會處舉辦家庭野餐日活動。這是基隆的第一次,實則全台風氣正夯。

這是我就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的第一年。基本上,我不太談「創新」二字,而比較強調「授權」。在我過往的經驗裡,只要與中階主管溝通清楚(這樣的時間千萬不要省),通常可以做到讓事情往上對齊政策方向,往下做到「不同(以往)而適切(需要)」。一成不變與絞盡腦汁搞花招的「創新」,都不是我們的組織目標。

搭上全台野餐風,加上是基隆第一次,又有城市海景的特色訴求,讓社會處的家庭野餐日獲得極大迴響。不只是市長夫人帶兩個小孩共襄盛舉,連鄰近縣市也有人前來嚐鮮。但活動結束後,我對同仁潑了盆冷水:「活動很成功,但要有退場的準備。」

大受歡迎的野餐活動。圖片來源:吳挺鋒

活動成功,為什麼要退場?

有沒有搞錯?優勝劣敗,只有失敗者才會面臨退場厄運,哪有贏家退場的道理?

但我是當真的。倘若初登場的票房奇差無比,當然無須戀棧;但即便叫好叫座,也要思考退場策略。理由很簡單,任何產品都有生命週期,再怎麼新鮮的玩意,都有走向平淡與衰退的一天。

試想,全台瘋野餐,能持續多久?此外,如果野餐這裡也有,那裡也辦,量多傷質的結果,更會讓野餐的生命週期提早走到盡頭。最後,社會處的經費有限,只能自辦;這雖然有助於同仁學習新事物(非常重要),但若遇到經費更多、規模更大、品質更好、宣傳能力更強的同質性活動,則我們的家庭野餐日將淪為可有可無。除非能夠在眾多面貌相仿的活動裡做到辨識度最高,做到不可取代,否則人力、經費受限的社會處就得預先思考退場時機,而非持續辦到無感,辦到無以為繼。

退場並不是壞事。若在活動的生命週期尾端繼續投入,只會事倍功半(我們不是應該盡量尋找事半功倍的槓桿點?);更何況,退場也打開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停辦、整併或轉型。無論如何,退場的思維,與如何進行資源活化的策略息息相關。

除了生命週期的考量外,我們更對活動初衷做了評估。對我們而言,野餐日不只是一場娛樂活動,這背後還有一個秘而不宣的意圖:主流的野餐,通常帶有濃厚的中產階級意味,但我們嘗試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跨越這條社會階級界線,把弱勢家庭帶進這場活動,作為打破社會隔離的共融實驗。

基於上述考量,家庭野餐日辦到第三年,正式謝幕。

【延伸閱讀】又趕、又遠、又窮?花博、燈會、基隆老屋新創,如何靠創意勇敢做大夢?

組織想要與時俱進,就該考慮退場機制

所有組織都一樣,規模的大與業務的多,是一體兩面。時間一久,大到不能倒是問題,多到不能少也是宿疾。但規模的大與業務的多,未必等於效益的高。

絕大多數的組織,是這樣長大的:新的業務一直加,但舊的工作持續存在。因為多吃少排,最後勢必得增加人手與經費才能支應,因此組織的膨脹無可避免。實際上,這還不是太嚴重的問題,真正棘手的困境是,人手的增加通常是「落後指標」,由於人手增加的速度與幅度必然落後業務增加的速度,因此職場的累,甚至是過勞,遂成為常被掛在嘴邊的話題。

理論上,每個組織的新增業務都很難排除。因為一個組織若要與時俱進,就必須隨時回應外界的需求,成為組織目標的一部份。既然新增業務少不了,則能做的便是設法讓舊的(所謂殭屍業務)退場。

然而,當組織一大、運作一久,要徹底盤點舊有業務,評斷割捨,也不是件容易事(這還涉及內部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比較可行可控的作法與認知,或許是類似家庭野餐日,當新專案進場時或進場之前,已經做好退場的心理準備。

在此,特別要強調的是,退場最好早點講清楚。因為這除了意味我們得「做完某件事」之外,還必須隨時觀察外界環境,評估何時啟動退場的按鈕。更重要的是,把退場說在前面,也形同對中階主管進行雙重授權:規劃進場可以上壘,但要跑回本壘得分,還得一併想想如何退場。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